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一本护照讲述印尼归侨回国心路历程

2014-03-11 16:07:44

  一本护照,不同年代,不同际遇。四十年代,印尼护照尚能由本人保管,有效期为一年,而且出入印尼手续简单;到了五十年代,回国者需要在临时护照上注明“永远不回印尼”等表明态度的字样,回到国内后上交;六十年代,凡持有中国护照者一律在印尼海关处当场签字承诺,表明态度,才允许登上由中国政府派来的船只。上世纪中叶,沈君荷、关光秀、周慧兰三位不同护照持有人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印方态度,从侧面反映了印尼华侨华人的艰辛回国路。

游子回家,不需要理由——一本护照讲述印尼归侨回国心路历程

文/《钱江侨音》记者 蔡小飞

  “呜——”汽笛一声长鸣,巨轮缓缓启动,徐徐开出码头,驶向蔚蓝海洋,朝着中国的方向前行。

  上世纪中叶,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涌现“归国潮”,回国的大多数是热血青年,他们怀着一颗热爱祖国,致力于家乡建设的赤子之心奔向祖国母亲的怀抱。从此,扎根乡土,一门心思搞建设,促发展,即使在黑色岁月,由于所谓的“海外关系”遭受不公平待遇,在海外亲人的不断呼唤中,依然选择留在熟悉的土地上,凭借个人努力和顽强意志等来一片曙光。

  人物:沈君荷

  1936年出生于先达市

  1948年跟随父母回国

  护照情况:全家人持有印尼护照,可自由出入印尼,有效期为一年。

  从机关退休后,沈君荷利用空暇时间写了一本回忆录《岁月回眸》,提供给沈姓族人做参考。书里记录了他的海外、国内成长经历,从八岁到七十有余,跨度为一甲子。

  1936年,沈君荷出生在印尼先达市,他是第二代华侨。父亲为他取名“君荷”,“君”是沈家的辈分,“荷”是指出生在荷兰统治的年代(彼时印尼尚未独立,属荷兰殖民地)。

一本护照讲述印尼归侨回国心路历程

  上世纪二十年代,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年仅14岁的父亲沈忠安为谋生计,离开故乡福建连城,跟随堂叔沈忠松乘着小木船,冒着生命危险“漂”到印尼。先是抵达爪哇省万隆市,之后转到北苏门答腊岛先达市。

  先达是一座华人居多的城市。父亲先在一华侨开的鞋铺里当学徒,后与人合伙开鞋店,同时经营橡胶和皮革,凭借勤劳双手慢慢积累财富。

  沈君荷就读于先达中华学校,一所专门为华人子女开办的学校,老师、员工均为华人。尽管享有办校的独立性,但遇到印尼重大节日,依然要悬挂印尼国旗。遇上当地组织的募捐活动,学生们也要捐款。

  对祖国的认识,除了课本、老师、家人的讲述,更多更直接的了解来自同乡会。离家不远的福建同乡会时常开展一些文艺演出,表演者为进步青年,演出节目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如《团结就是力量》、《义勇军进行曲》等听了令人血脉贲张的歌曲。“每看一次演出,就是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沈君荷回忆,小时候,一家人居住在城市,社会环境相对安稳,但生活在城市外围的华侨华人的生活却不尽如人意,亟待改善。

  1948年,父亲想将四个儿子送回国内念书,母亲放心不下,加之父母思乡心切,最终决定全家回国。此后,随着护照的过期,一家人再也没有去过印尼。

  人物:关光秀

  1936年12月出生于泗水市

  1953年在叔叔的陪同下回国

  护照情况:回国前,退还印尼护照,持临时护照登船回到中国,后上交。

一本护照讲述印尼归侨回国心路历程

关光秀的印尼出生证明

  “再见了,妈妈!”“祝福我们吧”,一群华侨青年情绪高涨,奋力地摇晃手臂,对着亲人呼喊,码头上人山人海,笑声哭声汇成一片。

  1952年冬,在荷兰籍“芝查连加”号客轮上,17岁的关光秀正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他的回乡之路。自出生以后,他就生活在泗水,脑海里,“祖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客轮从印尼出发,辗转香港、广州两地,一个月后,抵达福建莆田。第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关光秀很兴奋,心里很踏实,“终于回到父辈口中经常提及的家乡了。”

  选择回到祖国,对当时的热血青年而言,是一个痛快的决定。1949年,新中国成立。消息传来,印尼华人无不欢呼雀跃,从小受到爱国爱乡教育的青年们一个个激情澎湃,纷纷要求回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关光秀就是其中一个。

  “在印尼,华侨子女没有机会上大学。但国内不一样,人人都有机会上大学。”冲着这一点,关光秀打定主意回国,父母起先不允许,但当时政府对归侨有照顾政策,而且“落叶归根”的中国传统观念也促使他们点头。

  “除了在印尼的出生证明自己保存外,临时护照之类全部上交了”,回到莆田后,关光秀以归侨身份得到照顾,福建归侨接待处给他送来了棉被、衣物等生活用品,还将他安排进了一所补习学校。

  在泗水,关光秀一家生活在华人区,大家平时交流都使用家乡方言。回国后,语言并不成问题。但在联合中学(印尼的华人学校)接受教育时,尽管授课教师也是华侨,可是上课内容按照规定为印尼历史与政治,所以对国内这两方面的内容,他知之甚少。

  经过半年进修,暑假后,他正式进入莆田二中学习,并于1956年报考杭州大学数学系,后顺利被录取。毕业后,关光秀留在了杭州工作。

  人物:周慧兰

  1942年出生于巨港市

  1960年只身一人回国

  护照情况:持中国护照,在印尼海关处当场签字承诺永不回印尼,回国后上交。

  孙女:“奶奶,当时印尼环境那么好,食物又这么美味,你为什么要回来?”

  周慧兰的孙女得知奶奶是印尼归侨,忍不住问她。

  为什么回来?对于周慧兰这一代人来说,不需要解释。

一本护照讲述印尼归侨回国心路历程

周慧兰回国前在印尼的居所

  从祖父挑着两筐胭脂、花粉下南洋,到父亲购买中国书籍在当地经营销售,周慧兰一家在印尼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升,等到她出生,家庭条件已处于中产。尽管如此,父母对家乡始终念念不忘,在家里每个人都讲绍兴话。

  因为对家乡的思念,父母经常向孩子们讲岳飞、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的故事,描绘一幅幅绍兴的风土人情。加之父亲销售中国图书,她借此把书籍读了个遍,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更多好感。

  1953年,周慧兰随父母来到雅加达,进入中华中学读书,校长即华侨教育家、第三届全国侨联主席张国基。在雅加达生活的日子里,周慧兰获得前往大使馆的机会,大使馆与当地华人关系友好,每逢过年,邀请华侨华人观看国内革命电影《青春之歌》,阅读《人民画报》等刊物,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对祖国更加向往,对回国充满更多期待。

  1960年,时值印尼排华情绪最严重的时期。周慧兰说:“那时走在大街经常会看到有人辱骂华侨华人。”而且,在当地,很多成绩优异的女孩毕业后都当起了家庭主妇。个性好强的周慧兰不愿意平庸度过一生,18岁的她决心回国,父母给予支持。

  尽管受到排华压力,父母也不愿意让女儿加入印尼国籍,他们甚至希望其他子女也能够一个个回到国内。

  在印尼海关处,海关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离开印尼,就要承诺永远不再回印尼了。”周慧兰毫不犹豫地签了字,踏上了由中国政府派来的船只。

  离开是在1960年底,等船靠岸,已经是新的一年。当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广州码头上随风飘扬时,周慧兰说,“同行的人都激动得直落泪。”

  今年2月,周慧兰的大儿子带着孩子去了雅加达,在母亲的嘱咐下,他们去看了看老宅。儿子回来说,跟母亲当初的经历相比,现在的印尼社会环境很不错,印尼人的文明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离开父母,放弃舒适的海外生活,选择回到一个新生国家,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印尼华侨对新中国的肯定。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更加深切、忠诚的爱国热忱,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奉献一生。对年轻一代而言,已经难以理解他们的选择,究竟是什么样的理由使他们如此坚定不移地回国。也许,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游子回家,不需要理由!

上一篇:一张华侨老照片揭示青田华侨在波兰的生活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