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最忆是槟城

2016-05-24 16:55:37

最忆是槟城

文/周添成

  如果有人问我,这辈子最忆何处?我当然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槟城。

  槟城,亦称槟榔屿(因盛产槟榔而得名),是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之一。槟城风光秀丽,气候舒适,物产丰富,美食诱人,素有“东方花园”之称。马来西亚独立后,经过多年的改造与建设,旧貌换新颜,迎来更多的观光游客,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槟城在2013年选入“亚洲最佳居城市”名单,位列第8名,也在马来西亚各州大城市中居首。经济排名第一,吸引了各大集团前去投资。2014年,槟城获得“全球40大最佳景点”美誉,排名第8位。虽已离开那里65年之久,几经苍桑,物是人非,但至今仍对它念念不忘。当然,这不是因为它拥有的荣耀与光环,而是因为—— 那是我出生之地。

最忆是槟城

1952年10月21日回国时,同窗好友到轮船上送行(前左一为作者)

  1934年2月18日,我在槟城呱呱坠地,成为土生土长的第三代移民。童年与少年都在槟城度过,那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在那里,有生我育我的亲人,有儿时玩耍的伙伴,有教我读书识字、做人处世的恩师,有同窗共砚的校友……有太多的人与事难以忘怀。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我常会梦见自己与同窗好友骑上自行车,到关仔角去观海潮,或坐在市政厅前的草坪上听铜管乐队演奏。星期日或节假日,我们相约或徒步爬上升旗山,一览槟城全景;或乘车到植物园观赏热带的奇花异草;或到依山而建的那座东南亚最雄伟的华人寺庙—— 极乐寺参观,在刻有康有为题写“勿忘故国”的大岩石前留影纪念……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曾经三次返回槟城,一次因公出访,两次因私探亲,但每一次都只能稍解我对它的思念。

最忆是槟城

和同学在极乐寺刻有康有为题词“勿忘故国”的大岩石上留影,以互相勉励(右一为作者)

  槟城是我祖辈安息之地。我的祖籍是福建龙海市,龙海是福建省的一个沿海县级市,解放前“下南洋”的人特别多,旅居槟城的福建人当中,龙海人就占了很大的比例。听祖母说,祖父因家境贫寒,早在19世纪末就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槟城谋生,而祖母是土生土长的华裔,人称“惹娘”,她与祖父结婚后生下两男一女,长子就是我的父亲。我的祖辈们与其他华侨华人一样,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在海外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经过几十年的拼搏,省吃俭用,积累财富,置地建房,终于在当地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中上人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我出生前,祖父和父亲在一次出海经商时不幸双双遇难,周家从此失去栋梁。我的母亲年纪尚轻,只好另谋出路,改嫁他人,无可非议。5岁那年,我唯一的亲人祖母也因患癌症医治无效,撒手人寰,从此我就被寄养于其妹妹、我的姨婆家中。亲人不能“叶落归根”,死后都埋葬在槟城的福建公墓里。回国以前,每逢清明,姨婆都会带我去扫墓。回国以后,远隔重洋,无法做到,直到1991年底,偕同妻子第一次返马探亲访友时,才又去上一次坟。槟城,有我的祖坟,怎能不让我牵肠挂肚?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华侨华人众多的国家之一,而槟城是马来西亚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据统计,华侨华人占该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六、七十,因此在槟城,不论在哪条街上,随处都可见繁体的华文招牌和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似乎以为自己身处中国的城市中。据史书记载,英国人莱特初抵槟岛,只有居民58人,其中3人即张理、邱兆进和马福春在丹绒道上过着打鱼生活。这三位客家人于1745年到槟城,比莱特早了41年。由此可见,我们的移民到槟城是很早的。在槟城华侨华人中,以福建人居多,闽南话在那里通行无阻,一些马来人与印度人甚至也能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话。

最忆是槟城

和同学在“槟榔屿华侨抗战殉国机工、罹难同胞纪念碑”前留影(左二为作者)

  福建、广东等地的人移民到槟城,也把他们家乡的风俗习惯以及祖籍国的传统文化带到那里,我就参加过当地华侨华人的各种节日活动,比如除夕吃团圆饭、春节拜年讨压岁钱、元宵吃汤圆闹灯会、清明踏青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等。海外侨胞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组织同乡会、宗亲会、行业协会,槟城的华人社团也不少,较大的有中华堂、丽泽社、福建会馆、广东会馆、三江会馆、漳洲会馆等,这些社团对初来乍到的唐山客给予很大的帮助,为他们提供吃住,代他们寻找工作。

  槟城的华文教育起步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建有私塾,后来学校从幼稚园到高中齐全,有民办与公办的,非常发达,其中尤以钟灵中学最为著名,它历史悠久,教学质量高,享誉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子女可以在海外接受很好的母语教育,才不致于数典忘祖。我曾经生活在这样一个华人社会长达18年,对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感到十分亲切,永不会忘记。

  槟城是海外侨胞支持祖国革命与建设之地。海外侨胞热爱祖国,对祖国的革命与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早在辛亥革命时期,侨居槟城的华侨华人就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当年的槟城还是同盟会革命党人在东南亚的根据地,他们在那里组织“槟城阅书报社”宣传革命。黄花岗起义就是孙中山、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于1910年11月13日在那里讨论和策划的。据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4人来自槟城。如今,槟城还在发行的华文报纸——《光华日报》就是由孙中山提议创办的。《光华日报》取光复中华之意,刊名由孙中山题写。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时任中国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出访马来西亚,在吉隆坡会见了部分旅居马来西亚的辛亥革命烈士后裔,其中就有来自槟城的代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海外侨胞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槟城的侨胞在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槟城的华人人力车夫靠体力劳动,收入微薄,艰辛度日,也踊跃捐出他们的血汗钱,令人感动不已。上世纪30年代,日货充斥东南亚,海外侨团发动抵制日货运动。彼时我在上幼稚园,也在华文教师的带领下上街义卖爱国花。我们听从学校的号召,每天节省两个铜板,捐给祖国抗日。学校教唱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等,宣传抗日道理。槟城有不少青年回国参战,参加南侨机工队,为祖国洒热血。战后,侨胞为纪念他们而建造“槟城南侨机工罹难纪念碑”,让后人瞻仰。日寇占领期间,不少华侨青壮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与敌人作殊死战斗,可歌可泣。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槟城的侨胞纷纷回乡投资办企业,捐资办公益,又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力量。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槟城。人生数十载,最忆是槟城。(作者系浙江省华侨华人研究会顾问、《钱江侨音》审读委员会委员、马来西亚归侨)

上一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下一篇:西湖是一种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