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炜:香港温岭同乡会会长

发布时间:2014-07-28


詹炜:为理想插上翅膀的儒商

文/谈文儒

詹炜向质检员了解产品质量情况

  1963年9月,詹炜出生于温岭县城关镇(现太平街道)。他当过县五金交化公司营业员和县图书馆管理员。1984年考入省委党校理论班,毕业后在县委宣传部理论科任科员;1989年任县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1991年初下海到香港创业,现为云之彩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政协台州市第三届、四届委员;政协温岭市第十一届委员;香港台州同乡会副会长、深圳台州同乡会副会长、香港温岭同乡会会长。获香港商学院财务硕士学位。

  辞职下海,从头再来

  在位于深圳宝安区观澜镇的云之彩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总部的办公室内,笔者见到了詹炜。一米八的个头,一副黑边眼镜,紫色的体恤衫,配上灰色的休闲裤和那爽朗的笑声,完全是一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书生气势,活脱脱一个儒商形象。

  说起下海,詹炜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妻子已经在香港定居,这是内因;二是90年代初期,全国兴起了一股鼓励下海经商的热潮,这是外因。1991年初,也就是詹炜28岁那年,在一大批亲戚朋友很不理解的氛围下,詹炜辞去了县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的职位,放弃了县委组织部后备干部的人选和良好的仕途前程,告别了亲人,离别了家乡,到香港创业。这一别,就是整整22年。

  初到香港,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虽有妻子相伴,但她也不过是一个制衣厂的普通工人,帮不上大忙。对詹炜而言,原先在大陆所学的专业和积累的人脉,一切都归零了。一句话,重头再来。

  此时的詹炜,白天到处去搜集报纸,从中寻找离住处近(不坐公交省钱)、适合的工作;晚上还得去上夜校学英语和粤语,以便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在香港的头两年,他干过电子元件设备厂的流水线工人、印染厂的化验员、运输公司的仓库保管员兼搬运工。在运输公司干活,每天都要搬运几十件重量达数百斤的货柜,对于从来没有干过重体力活的詹炜来说简直就是摧残。傍晚回到家,累得整个人就像散了架似的,但还得强打起精神去夜校学习。詹炜说,当时很迷茫,好多次都想打退堂鼓,回家算了。不过冷静下来慢慢思忖,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所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也许是冥冥中上天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因为没有退路,他必须选择坚持。

  抓住机遇,水到渠成

  俗话说的好,机会往往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两年后的一天,詹炜在一家报纸的广告上看到一则招工启事,一家生产画材的工厂要招生产助理。这家企业原先生产毛笔,在香港也很有名气,老板以前还是香港大学的一位教授,是一家文化品位比较高的的企业。通过努力,詹炜获得了生产助理这一职位。说是生产助理,其实就是打杂工,车间里扫地、整理工具、办公室寄信,甚至还要干上下货物等重体力活。好在这些活他都经历过,能胜任。一年后,机遇终于来了。这家企业要在内地发展,准备整体搬迁至广东惠州博罗县一个叫罗口顺的村子。总部老板需要挑选一个内地来的管理人员,根据詹炜的表现和来自大陆的背景,于是被选中并担任厂务助理。

  由于罗口顺村离香港有二百多公里,早上五六点从香港出发,需经过火车、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历经十多个小时的折腾,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到这个被称之为“世外桃源”的工厂。

  然而,詹炜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他不停地去学习、探索。每次假期回香港,他都会去书店买许多企业管理的书籍,还钻研起水彩颜料、美术玩具等产品的设计生产的全过程。有空还去上业余学校,除学习语言外,还开始学习计算机、财务知识和企业管理。一年后,詹炜当上了厂务总监。1996年,他又升任为这家企业的总经理。

  从干杂务到到总经理,按照詹炜的说法,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为他进一步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他的心底里撞出了火花,萌发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2001年年底,詹炜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在深圳宝安区观澜镇租赁了800多平方米的厂房(现已扩大到2.8万平方米),注册成立了云之彩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詹炜说,他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期间,他还读完了香港商学院的研究生财务课程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NBA课程,获得财务硕士学位。

  詹炜说,“云之彩”的英文名叫“Wing art”,翻译成中文就是“飞翔的艺术或理想的翅膀”。因为他们的产品是儿童画材、美术玩具,孩子们通过画画,会产生一种无限的想象空间,像天上多姿多彩的云,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云之彩”公司从当初的十多号人发展到现在的一千多名员工,产品系列也发展到30多项,达上千个种产品。2009年,公司又投资3000万元,在广东河源市征地500多亩,建造了1.5万平方米的厂房。与华南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和深圳大学合作,聘用了一批高技能研发团队,开发新颖冷染颜料,手工艺颜料。生产马克笔、水彩笔和手工艺珠子。产品百分之百销往国外,其中美国就占了90%,其余的销往法国、德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还和美国20多家生产经营画材和手工艺颜料的高端公司进行了长期的合作,一些公司还主动参股“云之彩”公司。目前,公司的年产值也达到了4000万美金。“云之彩”公司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品数量最多、最齐全的手工艺颜料和儿童画材生产厂家之一。公司还多次被中国文教体育行业评为“百强活力企业”、被深圳市评为“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

  从2012年起,公司把目光投向国内,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术等艺术的追求将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儿童画材和美术玩具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詹炜说,这是他们经过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

  企业文化,促进发展

  “当旭日冉冉升起,宣告‘世界末日’已成过去,我们又仿佛来到了新的起点!满怀希望迎接地球新生,满怀希望迎接2013……”这是詹炜在该公司内部刊物《云之彩》2013年第一期新年寄语中的首段话。

  詹炜说,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激励员工的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十多年来,云之彩公司之所以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公司对企业文化的重视。

  《云之彩》图文并茂,有反映公司高管活动情况的报道和大事记,又有员工对公司产品和市场的分析调研报告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文章;既有好人好事和员工文体活动的报道,又有诗歌散文(游记)等微文学作品的刊登,内容丰富多彩,很实用。詹炜说,杂志自2006年创刊,双月出版,至今已出版70多期。杂志的所有采编人员都是由爱好文字的员工兼任,而且还是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出来的。他自己担任主编,除经常发表一些调研文章外,每年的首期,他都要写一篇新年寄语,以感谢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劳动。同时为新的一年祈福,让员工懂得“云之彩”就是他们的家,企业发展好了,员工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詹炜告诉记者,公司还成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云之彩彩云社”摄影社,他本人就是摄影社的成员。经常性地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如趣味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健身操赛、书法、摄影比赛等,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2011年8月,员工们还自发组织义工小组,他们穿着红马甲,主动到街道、社区疏导行人,帮助指挥交通,照顾残障儿童和孤寡老人,搞好社区环境卫生,演出文艺节目等,把“云之彩”的企业文化延伸到社区街道,多次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如今,公司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到义工小组,义工小组已经成了公司对外的一张名片。

  自公司成立以来,每年的元旦文艺晚会,不请一个明星,所有节目全部由爱好文艺的员工们自编自导,“云之彩”晚会已经成了深圳宝安区观澜镇工业园区的一个文化品牌,每次都能吸引数千名附近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前来观看,极大地提升了“云之彩”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除了企业文化活动以外,人文关怀也是“云之彩”公司的一大特色。公司每年都要表彰一批优秀员工,并给予奖励。分期分批组织员工到国外、国内度假旅游。员工生病有工会干部上门看望,生日有专人送上蛋糕举行生日派对。每逢元宵、端午、中秋等佳节,公司都会送上汤圆、粽子和月饼。夫妻在一个公司工作的,安排40平方米的夫妻房;在外租房的,还享受房租补贴……

  如果说“云之彩”公司靠企业文化凝聚了员工的向心力,那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詹炜说,公司的精神就是八个字:诚信、尊重、创新、理想。十二年来,当不少企业为员工频频跳槽而烦恼时,“云之彩”却稳坐钓鱼台,员工们都为在“云之彩”工作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就连当初成立“云之彩”公司时的6名合伙人,没有一个退出离去的,至今都已成了公司高管,而且合作地更加紧密。

  詹炜的办公室挂着一幅写有“和正通缘”四个字的书法,这是一位当地很有名望的书法家在公司刚刚成立时专门为他书写的,他一直在办公室挂了整整12年。上前细看,只见“和正通缘”的下方有两行小楷:待人处事已和为贵,生财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做人,和正者乃通一切缘分也。

  或许,这就是詹炜,一位儒商的处事之道吧。(温岭市侨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