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恒顺化工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08-06-13

 

  企业金名片:“衢州市高新科技企业”、“浙江高新科技企业”、“浙江省先进基础工会”等。公司总经理周宗祥系衢江区侨联主席,先后被评为“区优秀政协委员”、“区优秀企业家”、“市侨联先进工作者”、 “市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劳动模范”等。

  衢州恒顺化工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4月,当时共有职工30余人,注册资金150万元,年产值200余万元。公司生产、办公场地拥挤,生产设备简陋,职工的工资、福利水平低。而今,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公司已发展到有200余名职工,资产6000余万元,年产值突破亿元,利税逾千万元的集生产、研发、贸易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型企业。

  历经10年的艰苦拼搏,衢州恒顺化工由小变大,逐步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氯代吡啶”及衍生物生产企业。氯代吡啶的生产规模名列世界第二。“光催化2-氯吡啶生产工艺”、“四氯吡啶生产工艺”等多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并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先后被省、市各级政府、部门评定为 “浙江高新科技企业”、“衢州市高新科技技术企业”。

  衢州恒顺化工创建之初,生产设备简陋,产品单一,经济效益徘徊不前,在困境面前,公司领导痛定思痛,下决心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科技要创新,关键在人才,为此,公司总经理周宗祥果断决策,在公司财力非常薄弱的情况下,用高薪聘请,赠送股权一系列有力措施引进了一批科技人才。公司对引进的人才十分重视,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工作上充分信任、支持,使科技人员一心一意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

  公司的主打产品—二氯吡啶,传统的生产工艺采用高温氯化管道反应工艺,由于反应条件苛刻,一次转化率低,能耗高,产品质量也达不到国际标准。公司科研人员开发了“光催化2-氯吡啶生产” 新工艺后,大大提高了吡啶的一次转化率,降低了能耗及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产量。通过技术改进,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外市场,许多客户要求与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中一些国外客户一次签订上亿元的供货合同。

  新型农药“毒死稗”,因高效低毒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广。但因受生产成本的制约,市场一直得不到普及。公司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刻苦攻关,开发出生产“毒死稗”的新原料——四氯吡啶,用四氯吡啶做原料生产“毒死稗”,不仅使“毒死稗”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还减少了“三废”排放,深受生产厂家欢迎。“四氯吡啶”尚在中试阶段,就接到厂家的大量订单。目前“四氯吡啶”虽已规模生产,但一直供不应求。高新产品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生产厂家减少“三废”排放,为农民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量,提高了食品安全。通过这一减两降一提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含金量,为公司增加了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

  公司通过筑巢引凤,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也迅速改变了公司的面貌,走出了经营困境。自2000年起,公司的产值和效益逐年攀升,正式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几年来的科技创新实践,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创造精神文明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公司在得到发展的同时,不忘与社会、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公司先后花费巨资改善生产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和职工思想教育,安全培训等,努力打造和谐企业,为创建“和谐社会、平安衢江”添砖加瓦。近年来,公司先后被授予“浙江高新科技企业”、“浙江省先进基础工会”等荣誉称号。公司总经理周宗祥作为侨属被衢州市侨联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衢江区侨联主席。被有关部门授予“优秀共产党”、 “浙江省劳动模范”、“优秀政协委员”等光荣称号。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公司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得出的切身体会,衢州恒顺化工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决心借科技东风,再创企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