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同心·侨助共富㉟ | 徐百明:“巷深竹缘”的乡情与共富故事

作者:省侨联 发布时间:2025-11-17

编者按

         近年来,省侨联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重大使命,大力推进“之江同心·侨助共富”系列工作,打造了“千个侨团(企)帮千村”“乡村侨舍”“侨助工坊”“侨韵街区”等侨助共富标志性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树立典型,引领示范,现特开设“之江同心·侨助共富”专栏。今天浙小侨带您走近绍兴市归侨徐百明。

图片 1.png

         祖籍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下灶村的徐百明,虽出生于上海,却始终心系故土。这位有着丰富海外经历的游子,早年赴日本留学深造,后定居新西兰创业,并担任新西兰绍兴同乡会副会长,积极促进中新文化交流。在上海经营酒店业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事业蒸蒸日上。58岁那年,在侨联牵线搭桥下,徐百明决定返乡创业,投资建设侨家乐和侨舍,开启自己的“收官”事业。在侨联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他将平水镇下灶村小千自然村尽头的200余亩荒地,打造成了集生态观光、休闲康养、民宿餐饮、农耕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巷深竹缘”。该侨舍不仅被评为省级“乡村侨舍”,还荣获省级“五星级侨胞之家”称号,成为省内小有名气的“森林康养基地”。

图片 2.png

文旅赋能:山村振兴新引擎

         平水镇下灶村,这片被青山环抱、绿水萦绕的桃源之地,千百年来保持着最淳朴的乡风民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诉说着自然的馈赠,一户一院都延续着世代相传的温情。然而,受限于旅游开发经验不足,这片“世外桃源”一直鲜为人知。徐百明回到家乡后,在与基层侨联工作人员的交流中,他敏锐地洞察到,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正是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绝佳基础。经过深入调研,他决定将自己在上海积累的酒店管理经验用于侨舍建设,打造一个“老人们的养生天堂、孩子们的欢乐园地”让长者们可以漫步竹林幽径,享受静谧的田园时光;让孩子们能在自然课堂中认识生态,在农耕体验中收获快乐。

         在不破坏原有山体结构的基础上,徐百明对侨舍进行了全面改造。他优化了绿化设计,改善了旅游环境,将盆景变为风景。他还从上海运输了大量餐饮设备,并引进了经验丰富的餐饮管理人员,将完善的餐饮流程引入侨舍。此外,他因地制宜地改造了原有的沼气池等后厨操作间,提升了侨舍的整体运营水平。

         在基层侨联组织的助力下,徐百明在文旅融合方面风生水起。他充分利用在圈子里的人脉优势、多年事业的积累和吆喝推介,在上海旅游市场上打响了“巷深竹缘”的名气,吸引了大量从上海远道而来的游客,将平水镇的文旅“朋友圈”辐射至长三角地区。

         徐百明表示,目前侨舍不少客源都来自上海,这些游客大多是“回头客”,他们不仅自己定期前来休闲养生,还帮助宣传,进一步提升了侨舍的知名度。

助农兴乡:文明新风润民心

         在“巷深竹缘”运营过程中,徐百明始终不忘回馈家乡,秉持“取之于乡、用之于乡”的理念,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他深知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的关键,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近5公里长的游步道,并在两旁种植罗汉松,既保留了乡村原始风貌,又提升了景观品质。这些游步道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场所,也带动了周边消费,成为村民和游客共同喜爱的打卡地。

         在侨舍前台,徐百明在基层侨联组织的协助下,专门规划了农副产品展销区域,销售村民的笋干、土鸡蛋、番薯片等土特产。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组建专业团队开发了线上小程序,每年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几十万元。此外,侨舍从附近村民家中收购新鲜蔬菜、禽蛋、山珍等食材,既保证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度,又带动了村民增收。

         徐百明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同样倾注心血。每逢传统佳节,他都会在侨联组织的协助下,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礼包和关怀。他还定期在侨舍举办打年糕、舞龙、篝火晚会等传统年俗活动,挖掘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举措既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更让古老的乡村文化焕发新生。村民们都表示,徐百明的善举让他们感到温暖,不仅消失多年的年味又回来了,现在年轻人也爱回村过节了。

图片 3.png

侨舍为媒:结对共建促发展

         正是在侨联组织的积极鼓励和协调帮助下,徐百明的“巷深竹缘”不仅被打造成一个旅游胜地,同时还成为了“会稽山麓侨之家”的所在地。结合平水会稽山的山水风貌和侨舍的康养特色,徐百明按照“五有”“五型”“五好”的标准,打造了侨胞接待服务厅、侨企产品展示厅、连心侨会客厅、如归客房服务区、家味餐饮服务区、特色文化研学基地等功能区。这里不仅是侨界人士的“交友站”和“栖息地”,也是当地侨界群众可信赖的温暖之家。

         2021年,浙江省侨联启动“千个侨团(企)扶千村”活动,徐百明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与下灶村结对,投入产业投资资金和帮扶资金,建设乡村综合体侨舍项目。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改善下灶村的旅游环境,实现了将“盆景”变“风景”的美丽蜕变,也吸引了更多游客。

         此外,在文化赋能方面,徐百明还深入挖掘平水镇作为古越文化发源地的人文底蕴,并通过侨文化资源创新推行“文化+生活”理念,打造“巷深竹缘”特色民宿IP。正是在基层侨联组织的关心鼓励和帮助协调下,他精心打造的既保留江南韵味,又融入欧式特色“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乡村侨舍,不仅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康养、民宿餐饮、农耕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更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鲜活样本。

来源:绍兴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