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临海小芝镇,青山环抱,雾霭缭绕的胜坑村,一座民宿静静伫立半山腰上,这便是草宿。草宿位于胜坑村制高点,背靠竹山,建筑外形复刻了古村老屋的模样,是一座外表与村庄融为一体,内部现代元素完善的精致民宿。2016年,主人夫妇回村创办草宿,两年间,“草宿”就成为台州首家被省文旅厅授予“白金宿”荣誉称号的民宿。在探索乡村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中,草宿也在克制而有序的发展。
缘起胜坑 归侨回乡
草宿的主人晖哥,曾在日本和新加坡工作多年,回归家乡后在大厂工作。2015年某天,晖哥在网上翻到胜坑村的照片,觉得很合眼缘。当时正值前期民宿投资失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女主人水草与晖哥果断转移阵地,在胜坑建造了草宿。作为归侨,抛弃城里的生活,卖掉住宅,回归家乡,他们却不觉后悔:“仔细想想,不是我们选择了胜坑,而是村子和村民接纳了我们。”水草这样说道。
原生韵味 声名远扬
“相比民宿,我更热爱做一个快乐的包工头。”在草宿落成之后,晖哥这样说道。
在确定民宿选址后,水草与晖哥花了半年时间,深入了解这个村的历史、人文、地理、地貌和村民的生活习性,遵循原貌修建、原生态生活的原则,对房子进行改造。2016年,草宿正式开业,当年就入围了“中国最佳设计酒店”大奖,也让胜坑这个遗留自南宋的沉寂古村落,慢慢出现在大众眼前。2017年,草宿被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一条”发现并发视频推广,流量破千万;2020年,周迅等明星参与的综艺节目《很高兴认识你》在草宿取景拍摄,大大提高了草宿的知名度。水草夫妇一手设计、打造的草宿,经由互联网的传播,吸引八方心仪的游客络绎而来,使得胜坑村的烟火气有了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味道。有了设计开发草宿的成功经验,晖哥找到了自己热爱的方向,开始在乡建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带领着由多位胜坑村民组成的施工队,外出多地承揽工程,做得风生水起,绍兴新昌县的民宿“踏雪九里”、松阳飞茑集的餐厅“山果落”,还有正在开工建造的安吉丘季,都由晖哥的团队负责施工建设。有同行评价,晖哥带着土气的山村小工做出了一个个洋气的乡村美学空间。这些,都是草宿入驻,带给古村落的变化和收获。
挖掘特色 创新模式
“3位阿姨都是当地人,其中一位是本村人。她们岁数加一起快200岁了。”水草这样说道:“这些年下来,草宿与村庄渐渐融为一体,成为长在了村里的民宿。”
“对于藏在深山里的单体民宿来说,要想留住年轻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既然留不住年轻的专职管家,倒不如好好培养我们的阿姨,她们的待客之道一点也不比年轻的管家差。”这便是水草关于专职管家的新理念,与传统民宿不同,她选择了带有“乡土”气息,农村土生土长的阿姨,在保留农民特质的同时,培养她们拥有五星级酒店的技能。同样的,草宿要发展,也需要新鲜的血液加入,既然留不住长期的专职管家,就尝试全球招募体验管家。水草表示:“虽然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背景,但她们有着共同的特性,就是热爱乡村,热爱民宿,认可草宿。”通过短期参与草宿建设,体验管家对乡村的感情更加深刻,对乡村的认识有了新看法。除了专职管家模式的创新,草宿还在乡村文化遗产保育和社区营造的概念上积极尝试,目前为止成功举办了乡村摄影展,制作了胜坑人文影集。
和谐共处 带富一方
在看到草宿的“成长”后,村民也渐渐对老房子改造有了想法。有一次,一位胜坑村民主动问晖哥:“我家也有几个房子,你看租给你做民宿合不合适?”晖哥和水草商量后,就又租了3栋村屋。一栋改造成民宿,只设计3个房间,用来整租或是接待亲子客群,一栋作为员工宿舍,还有一栋作为公共空间。
草宿作为侨企,自建成以来,也发挥着带富一方的作用。胜坑因草宿而重焕生机,年轻人回流明显,外地人也开着车子来村里摆摊了,臭豆腐,冰淇淋都有了;因客流量增加,一些村民在村口卖起了农产品,村民自种的果蔬、饲养的鸡鸭在增值;受客流影响,村里农家乐、民宿的数量也在增加,周边也有村民效仿将破落的房子修葺一新,胜坑村从一个荒废的村子变成了旅游目的地,大巴车也一辆接一辆的带着游客开进了村子,此外,在水草牵线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教授携她的团队来胜坑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了再设计,通过设计包装,草宿也帮助当地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发掘了新销路,走上了品牌化道路。
“在我们成长的几年,市里镇里对草宿也都很关注,经常邀请上级领导、专家等来指导。”水草说:“还有村干部村民,他们把我们当作村里人。村民经常把地里种的最好的东西送到草宿,比如草宿提供给客人喝的猕猴桃酒,猕猴桃和白酒都是村民自种、自酿的。村民家里红白喜事都会邀请我们,有急事也会跑来求助。他们说,夜里看到草宿的灯光,心安。”
乡村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够帮助发展的产业,更需要有感情并能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的运营,杭州市民宿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夏雨清说:假如没有民宿,这十年的乡村不会那么有趣。一家民宿带火一个村子,在草宿的身上也在正在发生着。草宿寻求的“克制有序的发展之道”,酿造出胜坑如今的和谐恬淡之景。归侨与回乡,草宿与胜坑,平淡而有韵味,朴素却又不简单,作为繁忙生活中短暂停留的驿站,草宿渐渐成为新一代人时间的容器,留下了过往乡村,老一辈的记忆,也成为了年轻人心中,兼具古老和现代气质的新乡村记忆。
(通讯员 郭凌蔚 俞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