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少波:瑞安侨眷 、携职旅社老总

作者:admin 来源:侨界骄子 发布时间:2016-10-25


温少波:做点与钱无关的事

整理/《钱江侨音》记者 刘  俊

  9年前,瑞安侨眷温少波的一个决定,让杭州万塘路上的携职旅社成为堪称全杭州乃至全省最佳“求职招待所”。这家“28元求职旅社”,一天房费28元,且只接待35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开业8年来已接待近4.5万人,并帮助数千人找到了工作,旅舍中的各类人物、各种故事还被写成了纪实小说《求职公寓》。

  28元能买什么?在杭州这样的城市也许只够买一份稍丰盛的盒饭。但对于那些暂时“漂”在城市又囊中羞涩的大学毕业生而言,28元一天的房费无疑相当实惠,其意义也显而易见。这样的旅社尽管不那么舒适,但总算有一张床铺是个“窝”,累了可以休息,闲时可以“充电”;找工作碰了壁,可以和室友总结经验;在外面受了委屈,还可以向室友倒倒苦水。有朝一日在城市扎下根,不会忘记曾有这样一个“家”—— 在这里艰苦打拼,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本色;即便不如意,或辗转其他城市,或回到故乡,偶尔回忆起以前的生活,都应该会想起这个“家”,自己曾经在这里落过脚,感受过城市的温情,激励自己在生活中也能传递善意。

  “做点与钱无关的事”—— 这是温少波的微信签名,但2008年,他在杭州六部桥直街开出第一家携职旅社时,为的其实是商机。

  当时如家等便捷经济酒店在全国迅速扩张,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做过新闻主播、办过广告公司的温少波算了这样一笔账:经济型酒店一个房间住一晚需要花费200多元,每年来杭州找工作的大学生那么多,求职时要经历投简历、面试等环节,按平均十天计算,住宿费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负担不小。但如果一个房间设6至8张床位,每个床位30元,一晚上也能收入200元。办这样一家“求职旅社”,面向大学生,以宿舍租床位的方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然而温少波眼中的这片商业蓝海并未打动身边人,“温州人一向善于经商,有时候考虑得更多的是盈利。”温少波创办携职旅社,看中的并不仅是廉价住宿获得的收益,但如何把企业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更好地结合起来,他也很迷茫。

  2009年,温少波在网上看到英国大使馆文化处的培训项目,叫做“社会企业技能培训”,他一琢磨,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不正是自己所想所做的?于是他报名去北京参加培训。培训归来后,携职旅社的服务渐渐多起来。“我们是垂直化发展,不只是做一家旅馆,还会提供与大学生求职相关的服务。”温少波表示,杭州很多企业都缺人才,但大学生并不了解企业的需求,携职旅社就在对接环节发挥作用,为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并获取回报,这个环节跟普通职业中介的经营模式相似,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和携职建立了长期合作。

  来到携程旅社,凭学生证或毕业证,第一晚可以免费入住,此后租床位也仅需10至30元/天,而且会有专职的“人才红娘”提供建议和意见,甚至推荐面试。由于超低的价格与灵活的周期,求职旅社、求职公寓等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如果愿意打扫卫生或是在前台打工,“携职”还可以为住客提供免费住宿和时薪,也有可能提供长期工作的岗位。

  多年前,原本蜗居“携职”的待业大学生张美艳一度留在携职旅社工作。最初,她的工资每月只有1500元,而如今,她已是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业务的一名高级主管。“从‘携职’到支付宝大厦,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但她跨过的是现实到理想的距离。”温少波说,“携职提供的不仅是床位,而是一种氛围,一群年轻人怀揣梦想来奋斗,让他们觉得同伴还有很多,而且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帮你。”

  在携职旅社的前台、走廊墙壁、洗手间门板上,都贴着温少波从古玩市场“扫描”回来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宣传画,每一张都配上口号,有“求职未酬誓不休”,也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2008年开始至今,有45000余名大学生入住过携职旅社,其中8000多人通过“携职”的推荐成功找到了工作。

  携职旅社的故事打动过很多人,而发生在“携职”的许多故事和“携职”自己的一路发展,都被写在了《求职公寓》这本书里。温少波的下一个计划是将它拍成像《爱情公寓》一样的情景剧,已有上市影视公司跟他洽谈过合作,“不管是投资拍剧,还是投资开分店,心态都是最重要的。”温少波坦言。

  “现在的我收获了许多快乐,每天来上班,工作人员都很兴奋地告诉我,今天又帮一个大学生找到了工作等,甚至连身边的家人、朋友,看我的眼神都和以前不一样。”温少波语带骄傲地说,现在工作最大的动力就这份快乐和荣誉感。

  温少波会在办公室的墙上贴上“奖状”—— 有英国大使馆颁发的“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获奖证书,也有入围2012年达沃斯论坛十佳视频的证明。温少波还经常接到陌生来电,表示要为携职里的大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得到了认可,会觉得更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做得更好”。

  在携职旅社频繁接触90后这一群体后,温少波观察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一个人在陌生城市举目无亲,到底该怎么办?”他坚信,“天底下没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根据他的观察,不少年轻人求职准备严重不足却又自视甚高,二、三本院校毕业,又没有工作经验,用人单位不可能开出高薪。

  “有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急于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们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并不能完全地匹配,这中间有期望值的问题,有就业心态的问题,也有职业技能的问题。”温少波觉得自己要做的和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最近他就在筹建携程就业创业学院。据悉,该学院与全国各高校共建人才培养模式“3/2 +1”模式,“3/2”指在校内学习由“携职”与企业共同编写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1”是指一年在“携职”的提升就业培训、实训、实习教学年,结束后由携职就业创业学院安排就业。

  此外,温少波还加入了阿里巴巴的“百城千校”计划,共同签署了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协议。同时已经与全国各地50多所高校一起合作筹备“就业大学”,用线上MOOC、线下培训结合的方式帮助更多大学生提前掌握就业相关技能。今后还将有更多高校加入,而温少波的目标是借助“互联网+”概念建成“全国人数最多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