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三衢 侨创未来:浙江省留联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省侨界智库联盟产研对接活动在衢州成功举办

作者:省侨联 发布时间:2025-09-26

图片 1.png

       2025年9月25日至26日,由浙江省侨联主办,衢州市委统战部、衢江区人民政府共同协办的浙江省留联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省侨界智库联盟产研对接衢州行活动在衢州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智汇三衢 侨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侨智赋能新质生产力、产研协同促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发布、经验交流、需求对接、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推动侨界高端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为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衢州“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注入侨界新动能。

图片 2.png

       9月25日下午,活动开幕式在衢州衢江东方大酒店举行。浙江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周松一受庄莉萍主席委托出席并致辞。衢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朝雄,市政副主席戴泾平,衢江区委书记贵丽青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全省11个市留联会的留联会理事、省侨界智库联盟专家、高校统战工作代表以及衢州本地重点企业负责人等近120人参加活动。

图片 3.png

       周松一在致辞中系统阐释了浙江当前聚焦“315”科技创新体系与“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融合发展的战略背景。他强调,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为侨界人才投身浙江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他指出,省留联会是广大留学人员的“团结之家、智慧高地”,省侨界智库联盟是推动科技产业创新的“思想引擎”,如何将“侨”的独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智”能动力,是当前侨联工作的核心课题。围绕这一目标,他提出三点期待:一是期待侨界专家既做“建言者”,更做“实干家”,深入车间一线,推动技术落地;二是期待衢州企业家把握机遇,勇当“开拓者”与“合伙人”;三是期待各级侨联组织当好“调度员”与“筑巢人”,构建“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高效联动机制,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

图片 4.png

       张朝雄在致辞中指出,衢州作为“四省通衢、南孔圣地”,正聚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等六大标志性产业链。他表示,本次活动的举办是“人才与产业的珠联璧合、格局与开放的战略升级、创新与发展的同频共振”,衢州将以“千金市骏”的诚意广纳侨界英才。

图片 5.png

       贵丽青详细介绍了衢江区近年来在构建“1+1+N”创新联合体、实施“侨智回归”“侨企赋能”工程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表示衢江将以最开放的姿态、最优惠的政策和最周到的服务,为侨界人才营造宜居宜业的优良环境。

       开幕式上,一系列务实举措相继发布:浙江省留联会正式推出“同根连心·浙里启航”服务留学回国人员十大举措,从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生活服务等多方面为归国学子提供系统支持;省侨界智库联盟与衢州学院等本地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侨界智力与地方科教深度融合;随后举行的浙江省侨界智库联盟产研对接衢州行启动仪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标志着对接活动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活动设理事会会议与产研对接两大平行会场,体现“一会一展一对接”的务实特色。

图片 6.png

       在省留联会六届二次理事会会场,会议传达了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省留联会年度工作报告。各地市留联会负责人及高校代表围绕组织建设、为侨服务、创新创业等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共同谋划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图片 7.png

       在侨界智库产研对接专场,活动精准聚焦企业技术需求。衢州市现场发布20项关键技术需求清单,涵盖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多位侨界智库专家代表作科技成果项目路演,并与衢州企业开展“一对一”分组洽谈。现场交流热烈,初步在多个技术方向上达成合作意向,为后续联合攻关与项目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8.png

       9月26日,与会代表赴衢衢州海洋世界、衢州综合保税区开展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衢州在海洋科技、开放平台等方面的建设成果。

图片 9.png图片 10.png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浙江省侨联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创新浙江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化“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侨智回归”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搭建高效对接平台,进一步凝聚了侨心侨智,拓宽了侨界服务全省大局的路径,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持续贡献侨界力量。

来源:通讯员:陈瑶 胡肖剑 刘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