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华人“江湖”:让人眼花缭乱

2011-11-18 08:37:07

华人“江湖”:让人眼花缭乱

华人“江湖”:让人眼花缭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分合。如果将海外华人社会比作江湖,华人社团则是其中不能不说的因素。16日,新西兰中华新闻网就发表评论文章,称:“社团繁多、侨领甚众,已成为海外华人社团一大奇观。”

  结社初衷

  中国的传统文化寄望于“以友辅仁”,二三同志,以志趣相结交,分其趣与同道,示其志以躬行,是为社团。近代以降,社团更是成为有志之士集聚力量的重要组织形式。而侨胞们身居海外,异国他乡,与故国朋友聚,畅叙乡愁,聊以慰藉,守望相助,更显示出华人社团的重要价值。

  1840-1949这一百多年里,中国饱受外忧内乱、天灾人祸的折磨,华人迫于无奈漂泊海外,不仅作为契约劳工受到压榨盘剥,也极难得到当地政府公正善待,更不能奢望得到母国保障。先侨为求自保生存,只能依借与利用血缘、地缘关系,成立乡帮、业帮、宗亲会馆、秘密会社一类社会组织,互相接济帮助。

  在去年中国的“两会”期间,有侨领就表示,客旅重洋、互助为先是海外华人社团产生的根本原因,互助抵外患、合作共营商是所有海外华人事业成功的支柱和保障。这大概也很好地描述了华人社团成立之初衷。

  而事实上,众多的海外华人社团也确实不仅成为当地华人的一大归宿,另一方面也心系中国发展。16日在香港举行的2011年首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上,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任启亮也指出,海外华人对中国海外投资等特殊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汶川、在玉树、在西南省份遭受灾祸的时候,很多华人社团都挺身而出,奉献力量。

  江湖“缭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外华人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华人新移民数量上看,1946年为870万人,1989年为2900万人,估计现在超过了3000万人。华人社团也随之蓬勃兴起,昔日“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的描述,已经演进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人社团”的壮观局面。

  随着数量的增多,华社良莠不齐也在所难免。数量多,往往名头也多,容易造成职责不明确,光看社团的名字就让人眼花缭乱:某某市华人总会、某某市华人联谊会、某某市华人协会,三个不同社团,但他们之间的区别,估计会员们也很难区分。

  随之而来的,是社团领袖们的头衔多。除了本职工作,他们往往还兼任很多其他社团的荣誉头衔。据报道,曾经有一位马来西亚归侨,由于头衔实在太多,他专门把自己的名片做成了中国古代奏折的样子,折叠打开有好几页。甚至有报道称,这些“头领”们之间,还产生了“争山头,争‘龙椅’,争头衔,争职务”的“四争”之风。

  此外,一些百年华社还“内忧”不断。比如一些同乡会,因为所属地域不同各有歧见,影响了华社间的合作和华社自身的和谐发展;华社服务领域的重叠,也让一些华侨华人无所适从。

  美国华文媒体还指出,移民几代的老侨与第一代新侨之间存在隔阂。在“宅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对华社组织也不够热心。华社似乎有些“变味儿”。

  华社新貌

  当然,华社初衷之“善”,也在根本上决定了,其“缭乱之象”并非是华社的“全象”。

  为规范社团制度,明确职能,不少海外华社完善了组织架构,除设立理事会之外,还设立了青年团、妇女部、奖贷学金委员会等部门。一些华社还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立面向专业人士、商界人士及非华语教育背景人士的组织,以团结联络这些人士。

  华社也逐步规模化,使其更有力地向世界传递华人的声音。华文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的鼎力相助,华社也为华侨在当地的发展争得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很多商业类的社团,有效地促进了业界合作竞争,维护了当地侨胞的利益。还有一些华社为华人参政议政提供更多强有力的支持,搭建起华侨华人与主流社会沟通的桥梁。

  随着更多“80后”乃至“90后”的华人青年的加入,华社也进一步年轻化。这些年轻人,往往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经济地位,富于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并且擅长运用各种先进的互联网等技术,让华社的活动更加多元化、即时化。

上一篇:国内求贤若渴VS海归求职遇冷
下一篇:美国的校车何以安全?因为它是“特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