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小社区如何“破题”为侨服务

2012-03-07 08:42:06

小社区如何“破题”为侨服务

小社区如何“破题”为侨服务

  宁波市后大街社区举行志愿者服务

小社区如何“破题”为侨服务

  威海市北竹岛社区举行2011新春大联欢

  “十二五”时期,如何更好地为侨服务,推进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使侨务工作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更深层次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如何做好国内3000多万归侨侨眷的工作,进一步夯实侨务工作基础?这些都是侨务部门必须破解的难题。近年来,国务院侨办依托社区开展侨务工作,就是破题之举。

  “侨”牌富人也暖心

  “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

  这句话在山东省威海市北竹岛社区的建设中得到了鲜活的验证。

  北竹岛社区有居民1600多人,归侨侨眷占90%以上,有海外侨胞8700多人,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到百元的小渔村。

  穷则思变。改革开放初期,北竹岛人看到了自身“侨”的优势,开始琢磨着如何打出这张牌。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北竹岛引进了侨资项目20个,新技术项目上百个、先进设备近千台套,并于1997年成立了“山东侨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跨越发展之路。

  焕发生机的侨乡北竹岛用世界眼光设计未来,完成了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到现代化服务业主导的嬗变,变成威海市的中心新社区,总资产迅速积聚20多亿元。

  富了的北竹岛人深知自己的幸福源于“侨”,也深知只有“凝侨心、聚侨力”才能“打侨牌”。

  为了让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北竹岛按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建立和完善了劳动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归侨侨眷的生活品质;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健身广场、活动中心等,还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自发建立志愿者队伍,定期走访长期居住的侨胞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

  为了打造“魅力侨乡”,北竹岛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1100多平方米“侨乡大学堂”,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学习和日常活动的场所,引导老年人创享幸福,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乐园。

  社区“亮点”照归人

  “社区侨务工作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由借鉴大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而来。”国务院侨办国内司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社区侨务工作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借助基层社区这一原有平台,关注生活在社区里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努力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深入开展侨务工作。”

  去年,国侨办与民政部联合会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侨务工作的意见》,推动了社区侨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国侨办开展了“明星社区和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北竹岛社区是去年国务院侨办授予的20个“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之一。其他明星社区在开展侨务方面也都“亮点”频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胜利东社区有归侨侨眷3000多人,是柳州市最大的归侨侨眷集中居住地。为了解决困难侨眷的就业问题,社区举办了免费育婴员培训班和创业培训班,一年来为归侨侨眷推荐再就业人数115人,上岗人数40多人。

  浙江省宁波市后大街社区着力打造以“侨之家”为龙头的社区侨界文化中心,建成全国首家社区博物馆,另外还建成了侨界共享的社区文化广场和100多个休闲文化活动点,为社区侨眷侨属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再建千个“侨之家”

  据介绍,目前,国务院侨办已经创建了100个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点,其中明星社区20个,示范单位80个。

  以社区为依托,为侨服务,使侨务工作的触角延伸下去,是新形势下国内侨务工作的需要。

  据介绍,未来5年,国侨办将在全国遴选1000个社区,创建以“侨之家”为名的社区侨务工作阵地,基本覆盖归侨侨眷集中的城乡社区,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社区为侨服务工作网络。

  “侨的特点,是与国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归侨侨眷生活在国内,家庭人口少,很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做好归侨侨眷的工作,解的是5000万华侨华人的后顾之忧。”国侨办国内司负责同志说,“国内侨务工作是基础,任务在国内,影响在海外。”

上一篇:外国媒体关注中国经济转型
下一篇:胡锦涛向全国妇女同胞致以节日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