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海外中餐馆:小载体大文化

2012-05-17 08:43:16

海外中餐馆:小载体大文化

海外中餐馆:小载体大文化

讲究色香味意形的中式菜肴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说到中华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餐美食的色、香、味、意、形赞不绝口。的确,中华饮食博大精深,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中华灿烂文明的一部分。海外中餐馆则传承着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弘扬四海,飘香万里。

  据美国《侨报》报道,近日,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分校任职40多年的华裔教授劳思源在波特兰中国城举办讲座并售书,讲述了美国华人餐馆的百年发展历史,让海外中餐馆这一散落世界、微小却见乡情的文化载体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落地生根

  有人说:“中国人走到哪里,中餐馆就开到哪里。”此言不虚。都说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靠的是“三刀”:菜刀、剪刀、剃头刀。对于绝大多数第一代华人来说,开中餐馆就是他们用“菜刀”打拼出的事业,几乎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唯一选择。

  以美国为例,1840年的“淘金热”使第一批华人移民踏上了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他们多从事铁路修建,最早的中式菜肴就随着这批人的到来而在美国大陆诞生。大铁路时代后不久,美国排华运动兴起,华人艰难度日,只能选择洗衣和开中餐厅等行业。直到二战时期,美国人才真正开始接受中餐。如今,“淘金热”已过去100多年,但中餐厅大多由华人经营这一情形丝毫未变,中餐业堪称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支柱产业,中餐则已成为华人的文化图腾。

  在世界其它角落,中餐馆同样蓬勃发展。据悉,2006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英国约有中餐馆9000家,占全英各式餐馆的1/4;荷兰拥有2200多家中餐馆,占全荷各类餐馆的28%;德国80%以上的华人从事餐饮业,中餐馆和华人快餐店超过7000家……小小中餐馆就这样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

  转型创新

  在时下风靡的各种美剧里,经常能看到中式外卖的身影,听老外说要来一份“Kong Pao Chicken”(宫保鸡丁)。此外,左宗棠鸡、陈皮鸡等,也都是广受外国食客欢迎的中式菜品。目前,仅在美国就有逾4.5万家中餐馆,数量超过麦当劳连锁店。

  在海外,中餐馆大多利用中国风格浓郁的装修和服饰来营造异域风情,吸引当地客人。不过,“糟糕服务”加上菜式单调、不适合当地人口味等,一度使得中餐厅陷入“吸收改变、不变关店”的困局。近年来,中餐菜式不断突破传统瓶颈,在延续中国风味的同时创新迎合本土口味,加之色彩靓丽、味道醇厚、口味丰富,已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打健康牌的素食菜系、改走精品路线的高档餐厅、巧妙融传统文化与美食于一体的创意菜肴……海外中餐馆不断推陈出新,正华丽转型为吸引世界各国人们垂涎的魅力好食肆。

  锻造品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份名为《世界眼中的中国》的调查结果显示,中餐仅次于长城和功夫,成为“中国象征”。然而,放眼海外中餐行业,却少见闯出大名堂的招牌企业。例如,世界权威餐厅指南《米其林美食指南》显示,在法国数以千计的中餐馆中,名列榜单的高档中餐馆仅有两家。

  的确,在步履蹒跚地走过了百余年旅程后,作为海外华人经济支柱的中餐业,需要发展理念上的根本变革。从前,开中餐馆是出于谋生的需要,而今,则有必要在涉足中餐业时树立起品牌意识,思考如何打造响当当的中餐品牌。

  有分析认为,在海外,像“皇朝”那样把餐厅作为家族事业经营的例子太少,这也是中餐没能发展出知名品牌的原因之一。要在小本经营、小富即安的发展模式下打造名牌,难度的确很大。海外中餐馆如何做大做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瑰宝,仍需整个产业不懈探索。

上一篇:美科学院最年轻华人院士庄小威
下一篇:全球瞩目中国TD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