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向世界展现浙江•侨浙好地方㉟  汇集侨界“功力” 指点文化“江湖” ——海宁盐官金庸书院

2021-04-09 09:57:00

浙江

七山一水二分田

青山绿水勾勒出水墨江南

人文荟萃孕育出璀璨文化

也诞生了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的浙江精神。

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是侨联组织整合社会资源、推进优势互补、合力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目前,浙江共有22家“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44家“浙江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从3月17日起,浙江省侨联继续推出特别策划——“向世界展现浙江·侨浙好地方”系列报道,用小视频、照片、文字等多形式展示这些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海宁盐官金庸书院2019年入选第一批“浙江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今天,小编带你逛逛这家有着“侨”基因的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宁盐官金庸书院。

海宁盐官金庸书院

向世界展现浙江•侨浙好地方㉟  汇集侨界“功力” 指点文化“江湖” ——海宁盐官金庸书院

也许,大家都知道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先生的老家在浙江海宁,却不一定知道,在海宁盐官有目前中国独一无二的“金庸书院。

金庸也成了海宁“名人文化”的“金名片”,相信对于海宁来说,“金庸书院”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个研究和宣扬金庸武侠文化的场所。

向世界展现浙江•侨浙好地方㉟  汇集侨界“功力” 指点文化“江湖” ——海宁盐官金庸书院

金庸书院地处海宁盐官,座落于盐官景区著名的景点海神庙西南,书院于2008年由海宁市人民政府筹建,由金庸先生亲自奠基建设,并于2010年观潮节期间落成开放,总占地438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2900平方米。

向世界展现浙江•侨浙好地方㉟  汇集侨界“功力” 指点文化“江湖” ——海宁盐官金庸书院

书院内部格局江南水乡韵味十足,主体部分有讲学、展示、藏书等功用,由大堂、水阁、偏厅、水榭、爬山廊等组成,集游览、收藏、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书院精心收藏了金庸的著作、藏品和相关研究资料,集中展示了金庸先生的学术成就。整个书院按清式风格建造,建筑群层层叠进,体现了“礼乐相成”的思想,是一个具有较高欣赏和研究价值的文化旅游场所。

向世界展现浙江•侨浙好地方㉟  汇集侨界“功力” 指点文化“江湖” ——海宁盐官金庸书院

进入书院,主通道为青石板铺就而成,左侧围墙上嵌设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标题前言和金庸15部作品的石材浮雕。书院正门,朝南“金庸书院”为原浙大党委书记张浚生所题,内侧书有“明德之善”砖雕门楼。正厅名为“书剑堂”,正中摆设一张造型古朴的讲桌,可用于文学交流、文化讲坛等。墙上是一幅大型东阳木雕作品《海宁潮》。书院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为藏书楼,三开间,是书院藏书、检书、展示的场所,一楼是“儒侠金庸陈列”,为金庸先生成就展。藏书楼内收藏着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手稿,还有赠剑。西南庭院里栽种着两棵桂花树,乃是金庸先生奠基时亲手种的,寓意美好、吉祥、友好,也代表忠贞之士。“鹿鸣楼”底楼为接待室,通过假山上去二楼,为会议室。走过水榭,在假山之巅,有一座亭子,皎月清风,可以游赏、品茗,名为“望云亭”,作为休憩赏景之用。

2018年7月,基于金庸先生在港澳台和海外华人文化圈中的影响力及金庸书院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金庸书院设立了“港澳台海外青年交流基地”。并于2019年12月正式获评首批浙江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书院建成以来,合计港澳台及海外游客接待人次219.57万,已逐步成为面向海外开展文化交流的特色工作载体。书院通过完善的运行机制、周密的日常管理,港澳台海外青年交流活动搭建沟通平台,拓宽联络渠道,起到了海纳百川、联通四海的积极作用,成为金庸武侠面向海外的文化名片和桥梁纽带。

向世界展现浙江•侨浙好地方㉟  汇集侨界“功力” 指点文化“江湖” ——海宁盐官金庸书院

落成十年以来,书院积极开展涉侨活动100余场次,其中包括20多场“金庸书院论剑”主题活动,邀请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员和海外侨团高层次人才交流研讨,促进合作共赢。他们相聚在金庸书院,汇集众多精英的“功力”,指点科技“江湖”,分享产业发展“秘籍”,为浙江乃至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

向世界展现浙江•侨浙好地方㉟  汇集侨界“功力” 指点文化“江湖” ——海宁盐官金庸书院

近年来,金庸书院不遗余力地挖掘、展示、运用优质文化资源,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互通搭建平台,落实好宣传引导、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主要任务,积极组织华裔青少年、归侨侨眷、海归留学人员及海外侨胞等开展学习考察和文化交流活动,向海内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凝聚侨心、汇聚侨智、集聚侨力。

供稿 茅璐婷、汪菁璐、陈倩倩

上一篇: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听总书记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下一篇:新刊推荐  周一平:中葡两国中小企业未来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