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致敬!了不起的侨界教师!

2021-09-10 10:45:00

致敬!了不起的侨界教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今天,是第37个教师节。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在这个光荣而崇高的职业中,有不少来自侨界的身影。他们秉持报国的赤子之心,在授业解惑、教育强国中担当“引路人”“奠基石”。

黄大年:“时代楷模”

致敬!了不起的侨界教师!

当他离开旅居18年的英国回到中国,有外国媒体报道称:“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他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首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黄大年。

归国七年,黄大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推动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

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为了节省白天宝贵的时间,总是订夜航。后来病倒在床,打着吊瓶的他还在改方案,和学生、同事讨论科研进展。

为方便培养学生,他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实验班”的班主任,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叮嘱学生,“出去了要回来,出息了要报国”。在学生们心中,他从来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一个“严师慈父的长辈”,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黄大年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6月,中国侨联追授黄大年同志“侨界楷模”荣誉称号。

谢希德:中国半导体“破冰者”

致敬!了不起的侨界教师!

她是享誉海内外的固体物理学家,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

她赴外求学,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取道英国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身兼多门基础课的教学和教材编写,从无到有建设了大量学科,培养了一大批骨干科研人才和中科院院士;在技术物理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培育更多的工程人才;建立技术物理中专,培养实验技术人才;坚持创新引领,鼓励国际合作,为提升复旦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加强中外学术交流积极奔走……

谢希德注重将名人名师请进来,把师生送出去,还亲自为学生写出国推荐信。据不完全统计,在她担任校长的几年里,平均三天就要写一封推荐信,但她每封都亲力亲为,而且写得全面而真实。她送出去的师生在留学期满后大多都回到祖国,并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国家的栋梁。

她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后,本有小轿车接送,但她每天都和老师们一起坐学校班车上下班,借此提前处理公事,以及和同事们交流。

她在病中仍然坚持工作,每天处理大量文件,修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论文,为青少年的科普读物写作,接受媒体采访等。

她说:“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科学工作者,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要战斗,就要为党的科学事业奋斗不息。”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致敬!了不起的侨界教师!

他的名字,写在《外科学》第一页第一行第一位;他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完成我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翻译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创造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完成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

他一辈子惦念的就是病人和学生。从医以来,他自主创新重大医学成果30多项,创建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基础,主刀完成包括我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1.6万台重大肝脏手术。

吴孟超对病人从不发火,但手下的学生们都很怕他,因为吴老唯独对他们“凶”得不得了。几乎每个学生都挨过吴老的训斥,但大家心里清楚,这是一种敦促。很多学生被他训多了,也就训出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

吴老说,自己只能救治有限的病人,传承和培养是当务之急。他先后培养出近300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吴老将奖励给他的600万元全部捐给单位用于人才培养,90岁之后还牵头建成了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叶嘉莹:“穿裙子的士”

致敬!了不起的侨界教师!

她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辗转多国却始终情牵华夏,多年来坚持自费回国讲学,2013年,因年老不能再越洋奔波,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她是叶嘉莹,被称作“穿裙子的士”。

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诗人席慕蓉直言“她就是诗魂”;作家白先勇称“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他回忆在台大读书的时候常常从外文系逃课去听叶先生的课。

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她说:“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

她陆续将自己的全部财产3500多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直到91岁时,她还在家中给学生上课。她要求学生读文献原文,多背诵。对于不认真的学生,她会严厉地批评,语气近乎呵斥。但学生如果刻苦认真,即使谈诗谈得笨拙可笑,她也宽容。

她说:“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希望我倒在讲台上,如果有来生,还教古典诗词。”

卢永根:“布衣院士”

致敬!了不起的侨界教师!

他是我国作物遗传领域的著名学者,在多个领域立下首创之功;他生活极度节俭,却捐出毕生积蓄奖教奖学,被誉为“布衣院士”。

他是华南农业大学的老校长——卢永根。担任校长十余年间,他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鞠躬尽瘁,慧眼识人、悉心育人,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他带着学生跋山涉水,四处收集野生稻。当亲眼看到野生稻的生长环境,采到宝贵的野生稻时,疲惫至极的卢永根异常激动,他俯下身子紧紧握着稻穗对学生们说:“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必须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一定要亲自察看现场,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细节。”

他曾说:“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学校派出了一批又一批教师出国攻读学位、开展合作科研等。

对即将出国学习的每一位教师,他都会找他们谈话,还经常亲自给在国外的教师们写信,向他们介绍学校的情况,对每一位留学人员的来信亲自回复。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水稻育种专家选择学成回来报效祖国。

2017年3月,他捐出毕业积蓄880多万元扶持农业教育事业。2018年3月,被评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同年8月,荣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称号。

在卢永根办公桌上的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着用来自勉的四个“一点”: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他们以爱国之情、仁爱之心,在教师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把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传播着他们的知识,人们感念着他们的故事,祖国记载着他们的功勋。

又是一年教师节,在此,向广大教师、侨界教育工作者道一声:“教师节快乐!”

来源中国侨联

上一篇:改革跃向新阶段 为侨服务全球通“项目超市”应用场景技术对接座谈会召开
下一篇:中国侨联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