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侨联刊文《浙江省侨联以高水平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高质量侨联事业发展》

2023-07-19 09:06:00

编者按:

近年来,浙江省侨联通过抓引领、抓基层、抓服务、抓队伍,引导全省各级基层侨联组织不断提升“组织力”“引领力”“贡献力”“服务力”,开创了以高水平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推动高质量侨联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01 抓引领、把方向、筑牢基层“组织力”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引导,坚持以党建带侨建。加强侨界政治引领,把党建带侨建、侨建促党建作为基层侨联组织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和“牛鼻子”。浙江省侨联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侨胞,采用座谈、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问基层之需、纾侨联之困、解侨胞之难,找准新时代浙江侨联工作着力点。结合调研成果,针对浙江特点、新侨特色,制定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全省侨联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四带五联”工作机制,团结凝聚基层侨界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进一步凝聚起“侨心向党”的思想共识和侨界“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二是分类指导,扩面提质,推动覆盖有形有效。根据不同的侨情特点、不同的组织类型和不同的服务对象,分层分类加强科学指导,推动基层侨联组织应建尽建。一方面,按照“涉侨地区哪里有基层党组织,哪里就有基层侨联组织”的思路,完善“省、市、县、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五级侨联组织体系,使基层侨联组织真正成为党在基层的群团组织。目前,全省有侨联组织2903个,其中地市侨联11个,县(市、区)侨联92个,乡镇(街道)侨联934个,村居(社区)侨联1622个。宁波率先实现乡镇(街道)侨联组织全覆盖。另一方面,按照“哪里有侨胞需求,哪里就有为侨服务工作”的思路,在高校、企业、银行、医院等行业细分领域建立功能型侨联组织243个,在温州、宁波、杭州等地推行“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机制和“基层侨联组织+海外华侨华人社团”“1+Y”联络结对机制,广泛联系覆盖侨界群众,横向拓展工作服务外延,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上下互动”的基层组织网格。

中国侨联刊文《浙江省侨联以高水平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高质量侨联事业发展》

三是省市联动,补齐短板,加快组织赋码赋能。落实中国侨联赋码工作部署要求,立足浙江省基层侨联组织“层级全面、资金充分、履职受限”等特点,浙江省侨联创新“一张蓝图+二张清单+四项行动”工作体系,与杭州、宁波、温州和丽水四地市侨联共同开展基层侨联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颁发组织专属“身份证”,补齐基层侨联组织“没户头、没身份”的短板,并利用赋码契机不断扩大侨联组织队伍,搭建基层“主阵地”。目前已累计完成赋码任务632个,赋码率占全国(1222)总量的51.72%,暂居全国首位,同时积极开展赋码后银行开户试点工作,为后续基层侨联拓展经费来源,吸引海外资产回流,日常监督管理等提供程序保障。

02 抓基层、打基础,彰显阵地“引领力”

一是细化标准,全域领跑。在全省各地相继出台《杭州市“侨胞之家”示范创建的实施意见(试行)》《宁波市关于开展基层侨联组织示范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州市“侨胞之家”评审管理办法》和《关于全面推进“侨家小院”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依托全省基层侨联组织网,通过自建、联建、共建等形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侨胞之家”1776家,其中地市和区县级“侨胞之家”实现全覆盖,构建起序列式、规范化、成体系的实体化服务阵地。

二是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在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活动基础上,浙江省侨联研究制定《浙江省侨联系统“星级侨胞之家”选树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评选标准。各地侨联根据《办法》,积极推动“五有”向“五好”转型,围绕“阵地建设规范、队伍坚强有力、活动丰富多样、服务特色突出、制度规范可行、保障支持到位”六方面升级打造“星级侨胞之家”,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形式”与“内涵”提升。比如,宁波以听取汇报、查阅台账、现场点评方式开展基层组织示范创建验收工作,致力提升“侨胞之家”活跃度、贡献度,着力打造一批精品“侨胞之家”,带动营造全市“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中国侨联刊文《浙江省侨联以高水平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高质量侨联事业发展》

三是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依托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楼宇创客平台、侨资企业办公场所,借鉴党政部门和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优秀经验,使“侨胞之家”嵌入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留学人员及眷属所在的各类园区、高校、企业、楼宇、特色小镇等,共同扩展服务空间,推动形成“大统战”“大侨务”工作格局。比如,湖州吴兴区针对单个基层侨联组织涉侨对象、涉侨活动偏少的现实困境,凝聚合力打造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侨胞之家”,辐射中心城5个街道42个社区,形成了以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协同的为侨服务阵地;台州利用统战部“乡贤馆”建设时机,争取资金、场地、人员支持,配套建设“侨家小院”,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信息互通,共建成各级“侨家小院”123家,实现活动阵地“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

中国侨联刊文《浙江省侨联以高水平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高质量侨联事业发展》

03 抓服务、求实效,展现活动“贡献力”

一是为侨服务有温度。坚持实处发力,依托涉侨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暖侨爱侨活动,推出“一市一品,一域一品”创建。台州依托文化宣传月开展“百家小院百场活动”,绍兴针对侨界空巢老人建立“三个一”亲情关爱服务机制,宁波建立“侨助联盟”实现扩大侨益最高目标,温州打造“侨帮侨”助企工程,一大批有辨识度、有制度、有成效的为侨服务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同时,健全“一法律、两中心、N联盟”华侨权益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各地陆续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动涉侨法务专家、调解员、行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公益普法等服务,畅通侨界群众服务和维权路径。

中国侨联刊文《浙江省侨联以高水平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高质量侨联事业发展》

二是服务大局有力度。聚焦“两个先行”奋斗目标,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引导广大侨胞在发展一线建功立业。回馈社会撒播爱心,2022年,共驰援海外抗疫物资5万多份,公益事业捐赠达3.12亿元,慰问特殊困难群体910余人,凝心聚力彰显侨界新作为。发挥侨智服务创新创业,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经济发展大局,利用侨联成立人才服务站、海外联络站、侨贤智囊团等,汇集侨界智慧和力量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引领侨资企业创新创业,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以侨为桥助力共同富裕,推出“千侨(企)帮千村”“侨助工坊”“乡村侨舍”等“同心共富·侨来建功”系列活动,加大侨商在生态民宿、休闲旅游、来料加工、农村电商等领域资源导入,引导侨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实践。

04抓队伍、强素质,提升队伍“服务力”

一是抓干部资源。针对侨联“人少事多”,服务侨胞力量不足等问题,抓改革、增编制、转职能,多管齐下壮大侨联队伍。在市、县层面,通过选调一批专职干部、选配一批兼职副主席、选用一批兼职副主席联络员、选派一批兼挂职人员、推荐一批高校志愿者等“五个一批”,培育“为我所用”力量;在乡镇(街道)层面,采取“宣统委员+统战专干+侨联专干(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在社区、村级侨联组织则推广温州“白忙官”“百忙官”经验,培养“为我所用”力量。

二是抓志愿服务。重视志愿服务价值,依托各类社团、群众组织和海外社团将“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服务意识好、贡献影响大”的侨界人士组建成志愿服务队,推动志愿服务由个体凝聚为整体、由零星活动转变为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行动。组建以来,各地侨联志愿者与当地党员志愿者进行有效串联,共同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反馈需求信息、送达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听侨情,解侨盼,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从服务对象变为工作力量,形成双向志愿服务模式。

中国侨联刊文《浙江省侨联以高水平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高质量侨联事业发展》

三是抓培训教育。一方面依托各级党校、浙江嘉兴红船干部学院等红色殿堂,每年定期举办侨联基层干部培训班,以政治引领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导向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课程,系统锤炼“四有”侨联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和为侨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召开基层侨联组织现场推进会,以“现场观摩+口头汇报+提问交流+总结点评”的方式建言献策,在切磋讨教中找差距、理思路,在思想碰撞中定方向、明目标,及时总结基层侨联建设优秀经验,部署谋划未来侨联工作,共同助推新时代浙江侨联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侨联刊文《浙江省侨联以高水平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高质量侨联事业发展》来源:中国侨联、浙江侨联

上一篇:直播预告|共话钱王故事
下一篇:全省侨联经济科技工作交流会在丽水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