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永嘉县巽宅镇侨联主席自掏腰包建沙埠村“爱心食堂”

2015-11-13 10:00:09

永嘉县巽宅镇侨联主席自掏腰包建沙埠村“爱心食堂”

  永嘉县巺宅镇沙埠村开设爱心食堂,让80岁以上老人免费吃饭。村里三十来位80岁以上老人,每个月象征性出100元,便可顿顿有鱼有肉,每顿餐标不少于10元。这样的好事,已经坚持4个月了。更可贵的是,爱心活动的发起人——永嘉县巽宅镇侨联主席吴良义和他的朋友吴继钏并非家产万贯,前者是永嘉县供电公司的员工,后者是巺宅镇城管中队的工作人员。

永嘉县巽宅镇侨联主席自掏腰包建沙埠村“爱心食堂”

  马上面临退休的他们说,今后还可以通过打工赚钱,年龄继续增大干不动了,还有子女可以赚钱,他们一定要把这件好事坚持做下去。

  一年所需费用不少于12万元

  红烧田鱼、炖猪蹄、烤鸭等大菜,摆了满满一桌。在永嘉县巺宅镇沙埠村一个由宗祠改造的爱心食堂内,常能见到这一幕。

  从开锅到现在,这个爱心食堂已经不知不觉间坚持了4个多月了。

  每天,村里三十来位80岁以上的老人,围坐三桌吃饭,中午、晚上两餐,每位老人每顿标准为10元左右,老人们除了每个月象征性地支付100元,用于烧菜阿姨费用等支出,其他的费用全免。

  烧菜工汤和平告诉记者,爱心食堂顿顿都有鱼和肉,每餐至少五菜一汤,碰到八月十五等重要节日还要加餐。

  巽宅镇侨联主席吴良义和他的朋友吴继钏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爱心食堂每年开支起码要12万元,除了村里和政府部门能争取到的补助外,剩下的近6万元,他们只能寻求爱心人士帮助。

  “其实,我们心里很清楚,村民们大都不富,即便在外闯荡,也大都小打小闹,很可能会导致费用空缺。”吴良义说,但他们已经下决心了,既然要办,就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把爱心食堂延续下来,费用不够,他们来出。

  “即使我做不动了,还有我的孩子”

  实际上,平时主要靠工资维持生计的吴良义,为打造爱心食堂,已经砸入10多万元。而吴继钏也已经投入2万多元。

  “改造食堂、购置餐椅等,钱如流水一样花出去了。”马上面临退休的吴良义说,“我准备到时再去打工,即使我今后年纪大了做不动了,还有我的孩子”。

  而另一位发起者吴继钏表示,他也会发动自己的子女一起维持爱心食堂。

  “衣服穿好穿坏都只不过是一件衣服,关键是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吴良义说,他看到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自己做顿饭都困难,都是看着他长大的父辈们,谁都有老的一天。当吴继钏提出建一个爱心食堂时,两人一拍即合。

  吴良义和吴继钏的举动,影响到了许多村民。

  烧菜工汤和平虽然每个月只拿1500元工资,但她总会把自己家种的蔬菜带到食堂来。

  “能省点就省点,也有些村民自发送菜来。”汤和平说。

  就餐的老人多少都胖了些

  符合就餐条件的三十来位老人中,年纪最大的应大奶,已经104岁,她无法像其他老人那样,自己去食堂。

  于是,汤和平就亲自把饭餐端到老人家里。

  对于其他自己能来爱心食堂就餐的老人,汤和平每天每顿开餐前,都会清点人数。

  “年岁大了,谁都可能有个突发情况。”汤和平说,大部分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如果老人没有按时前来,她会叫人或者自己跑到老人家里了解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起到了一种监控作用。”吴继钏告诉记者,有几个老人因为突发状况身体不好,都被他们第一时间发现了。

  82岁的村民吴德南是村老年协会会长,他向记者感叹,在爱心食堂就餐几个月下来,他至少重了两斤。因为年纪大了,此前一日三餐都随意将就,一般情况下,每天就烧一顿,然后,早、中、晚对付着吃。现在,一日三餐都准时了,而且比自己平时随意将就的菜肴,不知好多少倍。

  “平时自己在家,一顿饭吃一天已经算好了,有时一吃就是好几天,没吃完肯定舍不得倒掉。”另一名老人接过话说,据他观察,来就餐的老人,气色明显变好了,多少都胖了些。

  吴德南称,还有一位老人,尽管子女要给她找个保姆,但老人节俭了一辈子,对雇请保姆一事始终不同意。爱心食堂的出现,成为老人的最佳选择。

  不过让吴德南忧心的是,周边一些村庄也搞过爱心食堂,但坚持不了多久,都不了了之。(永嘉县侨联)

上一篇:世界青田人大会阜山籍侨领“家乡行”活动举行
下一篇: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侨联为侨眷庆金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