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杭州天水街道“社区金桥京剧社”唱响杭城

2010-06-01 14:49:29

杭州天水街道“社区金桥京剧社”唱响杭城

  [通讯员 吴伟民 程寅生] 5月27日下午,武林广场红磨坊演艺大厅里高朋满座,京味浓郁,京腔嘹亮,台上,十几位京剧演员粉墨登场,为市民作了京剧小组联唱、毛主席诗词《咏梅》、《红灯记》、《穆桂英挂帅》、《沙家浜》《甘露寺》、《霸王别姬》等京剧段子的演唱;台下,众多侨眷和市民随着台上演员的唱腔应和,人们不禁为国粹京剧在杭城的弘扬光大而鼓舞。在毛主席诗词《咏梅》清唱中,演员、该社社长、留学生眷属俞雅琴女士边唱边舞,并当场挥毫泼墨,绘就梅花国画一幅,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在京剧《沙家浜》选段中,天水街道侨联秘书长吴伟民扮演了郭建光一角,他荡气回肠的唱腔赢得了满堂喝采声。然而,当人们了解今天的京剧演出完全是由一个街道的侨眷自编自导后,人们更感到有兴趣了,因为一个街道的侨眷出于对京剧国粹的执著热爱,在下城区侨联和天水街道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自发组织了这样一个社区京剧社,应该说很值得肯定。

  说起这个草根京剧社,京剧社社长俞雅琴充满了自豪。她告诉笔者,天水街道的侨眷们之所以要组织这样一个群众性的文艺团队,是因为大家都爱好京剧,又都热爱天水这个大家园,于是,想通过开展京剧文艺演出活动,来推动社会的公益活动,丰富侨眷和广大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侨界人士和市民的品质生活。目前,这个京剧社有社员25人,社员以侨眷、港澳台同胞、留学生家属和京剧爱好者为主,排练活动时间固定为每星期一下午,其余活动时间不定期。

  从群众中产生、群众真心拥护的事物往往拥有强大的生命力。长期以来,天水街道侨联在市、区、天水街道的关怀下,积极创新新世纪为侨服务工作,推出了“独居、空巢归侨侨眷‘八个一’服务保障机制”。“八个一”服务保障机制是天水街道探索为侨服务工作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归侨侨眷的一大“亲民”举措,也是一项社会系统长效工程,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后,天水街道在全面深入推行该保障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在强化基础保障、深化运作机制、优化日常服务上加大工作力度,使“八个一”服务保障机制真正成为一项为侨服务和凝聚侨心的长效工程。

  在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心下,天水地区广大侨眷的积极性、凝聚力和艺术才华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这次成立的“社区金桥京剧社”也是天水地区广大归侨、侨眷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回报社会的一个体现。对于这一株长在天水沃土中的文艺新苗,广大侨眷和群众十分珍爱,人们处处掩饰不住对她的呵护之情。就在京剧社刚成立时,天水街道侨联委员、灯芯巷社区侨联分会副主席吴医鑫老先生主动捐助一笔资金,以帮助京剧社购买服装和开展排练活动所需。吴先生说,一个新生的由侨眷自编自导的群众文艺团体呱呱坠地,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十分需要各界的帮助。我作为一个侨眷,尚有一点余力,我对她作出一点帮助是完全应该的。在吴先生和京剧社社长俞雅琴的带动下,其他4位社员慷慨解囊,大家凑了一笔经费,算是为京剧社的诞生举行了一个洗礼。

  别看这个京剧社是民间自发成立,其艺术水平可不能小看,京剧社的艺术总监、导演皆为国家一级、二级演员,他们虽已退休,但他们热心家乡的文艺事业,主动为京剧社的演出作指导或操琴,从而提高了京剧社的档次和水平。

  我们坚信,有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和广大侨界人士的热心支持,天水街道“社区金桥京剧社”一定会象春天的幼苗茁壮成长!

上一篇:杭州石桥街道积极打造为侨服务“温馨工程”
下一篇:金华兰溪市马涧镇侨联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