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创新难 不创新更难

2008-09-04 19:55:08

创新难 不创新更难 ——从筹建“市留联会”看进一步激发侨联工作的活力 第二届市侨联主席 徐国远

我从1988年7月起,分别以一届驻会副主席和二届主席的身份主持侨联工作,市侨联从零间办公室、一颗印章、两张办公桌、三把椅子起家,到基本上步入正轨。在市委领导下,在广大归侨侨眷和各级侨联组织的支持下,本着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在海内外联谊、宣传、落实政策、侨务经济、自身建设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筹建并顺利成立“舟山市留学生眷属联谊会”(以下简称“市留联会”),这个带有创新意义的工作至今令人不能忘怀。

  筹建市留联会是二届市侨联的点睛之作。看今朝,留学人员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海归”一词也屡见诸于大小各报。留学人员及其眷属的工作,早已成为全省各级侨联的重点工作之一,且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重视及全社会的认同。就我市而言,1995年3月18日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市级留联会后,岱山、普陀又相继成立了留联会组织,它所联系的海外学子也由建会初期的170多人到现在的一千余人。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情况却不是这样的。那时,对留学人员及其眷属的现状的了解尚处在朦胧之中,其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尚未被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如何开展这方面工作更是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当时,连留学人员的眷属是否应纳入我们侨联在国内的工作对象也模糊不清……想起筹建市留联会的过程,历时近两年,其艰辛的过程甜涩交加,回味无穷。

  一、没有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就没有筹建留联会的思路

  1993年8月,经历了又一次机构改革,在解决侨联的定位和编制的重大问题之后,市侨联顺利换届。在研讨确定二届市侨联工作思路时,常委们不约而同地谈到,在重视海外第二、三代侨胞工作的同时,我们应该重视以留学人员为主体的海外新移民工作。留学人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迅速壮大的一个特殊群体。据当时资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派及通过各种途径去海外留学人员已达到三千多万人。这个特殊群体,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   其一、与老一代侨胞不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侨胞中的老一辈,迫于种种原因,背井离乡,大部分靠“三刀”打拼起家,其中不乏少数凤毛麟角者脱颖而出,但其原始资本的积累过程,历尽千难万险,甚至是血与泪的洗礼;而留学人员有着较高的起点,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专业文化功底扎实,思想开放,思维敏捷,锐意进取,不少人通过努力奋斗,事业上已有一定基础,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上已初露锋芒,有些人已迅速融入当地中产阶层和主流社会。   其二、和海外成长起来的二、三代侨胞华裔不同。他们的孩提和青少年时代均生活在中国,因此,对祖国心有情结,脑海里始终萦绕着:“祖国是我的母亲”,深深体会到,没有祖国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他们的留学生涯,祖国兴衰和他们的命运休戚相关。同时,对中国特有的国情,既有感性认知,又容易在理性上认同。一句话,他们身在海外,根在中华。   其三、就一般而言,他们的智商(IQ)和情商(EQ)是同龄一族中的佼佼者。在他们身上,现代的和传统的优秀品格融为一体,中西方文化共同孕育,特殊的社会经历和学历,使这个群体成为高层次的人才库,其能量和作用的性价比,远远超过这个群体的人数。   其四、应该承认,现时的中国,与留学人员所在国相比,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产业能力,国民素质,社会环境诸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因此,留学人员比较愿意在留学所在国工作、学习、奋斗,也在情理之中。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留学人员学成回国率仅28.57%,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崛起,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现在“海归”创业群体及其他们的事业在不断扩大,但不可否认,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已经或即将介入华侨(华人)社会,将成为华侨(华人)第二、三代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海归”还是继续留在国外,他们所掌握的处于世界前沿的科技知识及经济实力,总是可以为祖国做出贡献的。   鉴于以上认识,常委们达成一致共识,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留学人员群体,无疑是我们崭新的主要工作对象。重视和认真做好出国留学人员的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跨世纪工程,于是筹建市留联会的工作顺理成章地摆上了二届侨联的工作日程。

  二、没有实际工作的创新,就不可能克服筹建工作中的重重困难。   有了成立“留联会”的思路和愿望,仅仅开始了第一步。但真要着手了,就感到囊中羞涩,两手空空。当时我们一无基础,二无《章程》,三无经费,觉得困难重重。如果囿于陈习,按照机关常规工作程序,那么天上绝不会掉下一个“馅饼”来的。我们决心用留学人员在海外艰苦打拼,自强创新的精神为榜样,知难而进去克服筹建工作中一个个具体困难。   进行对留学人员及其眷属情况的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筹建留联会基础的基础。当时,市侨联仅有2名驻会人员,经过分工,由我主持面上工作,杨良义同志侧重对我市留学人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我们采用了“中心开花,波浪推进”的办法,第一波以市和各县区现有掌握资讯为中心,如普陀张浩才,岱山申屠安以及利用本人长期在舟山中学工作的有利条件,网罗了第一批留学人员,如定海的赵阳、杨涛、王良素、钟斌、翁文超,胡一峰,乐小华、郑国华;普陀的倪莹雏、陈文颖;岱山的余毅,梁栋、王伦跃等;第二波挨家挨户走访第一波留学人员的眷属和有关学校,如舟山中学,请他们提供知悉的留学人员情况;第三波,多渠道联系海外学子,利用电讯、咨询、接待回乡探亲的留学人员等方式,请他们提供所在国和地区的舟山海外学子情况。市侨联还专门设计印制了调查表格,夏顶烈日,冬战寒风,穿街走巷,挨家挨户,调查一个登记一个。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初步掌握了150余位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他们遍步美、英、法、德、澳大利亚、日本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金融、IT、教育、医药、贸易等各行各业,为留联会成立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   撰写留联会《章程》(草案)是筹建工作的又一场重头戏。筹建市留联会在全省地市级侨联中尚属“吃螃蟹”,当时我们也查遍了可以得到的全国各省、市侨联有关资料,均“无章可循”。当时,我们得知慈溪(县)市已率先成立了相应组织,于是我利用参加宁波市侨联企业经济座谈会的机会,顺道取经,要来了他们的《章程》粗稿,结合我市实际,几易其稿。最后,经市侨联常委会讨论形成《章程》(草案),提请全体委员会议通过。   捉襟见肘的侨联办公经费对筹建留联会来说又是一大难事。当时市里是不可能给钱的。有关涉侨单位也不可能支持我们。于是,我们采用“一垫”,即调研出差、通讯联络、文印资料等日常开支,由市侨联垫付;“二拉”即向部分比较有实力的留学人员眷属所在单位拉赞助,如舟渔赞助了10000元,舟山市轮船公司赞助了5000元等;“三集”,不少热心的眷属,获悉筹建经费困难,自愿预交了会费,从而保证了筹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没有工作机制的创新,就不可能有今后市留联会顺畅的工作环境和可喜的工作成绩   在筹建过程中,我们积极争取多方支持,确立了市侨联作为留联会的主管单位地位,理顺了市留联会工作机制和归属关系,创造了市留联会顺畅的工作环境。   1995年3月18日,舟山市留学生眷属联谊会成立大会在定海举行。市四套班子和统战部领导出席了大会,市委姚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大会通过了留联会《章程》,选举了第一届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决定了秘书长、副秘书长,原舟山地委常委、秘书长,原市政协副主席钟砚耕当选为会长,还聘请了市领导傅贤可,王世和及美籍华人方惠成先生任该会名誉会长。会议获得圆满成功。《舟山日报》第二天以显著篇幅报道了留联会成立的盛况。   市留联会成立后,作为市侨联工作的一翼,以此为载体,以民间渠道形式,通过留联会眷属联系海外学子及专业团体,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留学人员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我市的特点,开展了各方面富有特色且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眷属的认同。市级留联会被评为市级优秀社团、市委统战部先进集体,杨良义同志被评为市级社团先进个人。从一个侧面,使市侨联工作更富有生机和活力,被上级领导誉为“舟山市侨联有超前意识”的一项工程,为全省其他地市树立了榜样。   从筹建市留联会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为了不断开创侨联工作的新局面,增强侨联工作新的活力,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难,不创新更难。新的三届、四届、五届侨联领导班子,路子更加开拓,工作更有生机,其日新月异的骄绩,早已昔日不能比。这次承“娘家”之邀,为侨联写点什么,悟感触最深的事,拙成此文,算是完成了一份“作业”。祝侨联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跃上新的层面,争取更大的胜利。

上一篇:打造“侨心健身工程” 助推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关于加强舟山籍华侨华人社团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