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对文成侨乡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13-12-23 14:22:51

对文成侨乡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一、文成县侨乡留守老人的基本情况

  文成县是浙江省著名侨乡,全县总人口数39万,华侨华人10万多,将近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国热潮的不断兴起,出国人数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侨乡留守老人也逐渐增多,成为侨乡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据侨情调查数据显示:我县现有侨乡留守老人(60岁以上)约16650 人,占全县留守老人的30%。华侨出国创业为家庭、为家乡、也为国家创造了财富,然而也让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日益突现出来——即是侨乡留守老人的安居养老问题。调查表明:在我县各侨乡的侨界留守老人中不同程度都存在着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困难;看病“难”,小病不看,积病成疾;精神苦闷孤独;受社会歧视和排斥;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容易上当受骗丢失钱财;缺少监护,遭遇保姆歧视和虐待;甚至于还发生过留守老人因无人陪伴,在家中消然离世,竟无人知晓的惨状。在侨乡留守老人当中出现了“生活无靠一筹莫展”、“情感缺失悲观冷漠”、“生病苦痛日夜纠缠”、“受骗上当防不胜防”等等现象。侨乡留守老人面临的种种困难与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让在外拼搏创业的侨胞们感到日益担忧与不安,也成为影响我县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侨乡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生活缺少照料,日常生活困难重重。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华侨老人遇到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换电灯炮、剪脚指甲、提重物等都成为难题。本人就见过一个侨乡老人因年老身体无法弯曲而剪不了脚指甲,不断长出的脚指甲倒嵌入肌肉而疼痛不已的事例;在生病时,他们也会因没人陪同看病而总是一熬再熬,小病不看成大病;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华侨老人,虽然雇用了保姆,但有些素质差的保姆,见老人无亲人在身边,经常会虐待老人,常有让老人饿饭,偷取老人钱财,或生病不送医院看病等等。有些素质稍好的保姆,也只会烧菜做饭,不懂医疗护理保健知识,老人日常保健护理没有保障。综上所述,侨乡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面临种种困难。

  (二)情感缺失严重,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与其他老人相比,侨乡留守老人由于长期与儿女分离,很难享受到来自儿女的亲情与抚慰,长期精神上的孤独和寂寞,容易让他们在心理上滋生抑郁自卑、偏激焦虑乃至厌世嫉俗、厌倦生活等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由于我县的侨乡留守老人大多生活在农村,地处偏僻,老人们想找个人来说说话都很难,更别说是娱乐生活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几乎就是零,往往过着一种“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苦闷生活。特别是在老人生病的时候,更会让他们觉得孤独无助,病痛加上孤独,会让他们难以忍受,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侨乡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找到精神寄托,生活没有乐趣,心理安慰和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三)监护难以到位,安全问题堪忧。一是由于侨乡留守老人大多是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村人,他们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对识别危险、避险和自救能力都比较差,因此被骗被偷的事件屡见不鲜,还时有发生车祸、溺水、火烧和触电等不安全事件。二是一些留守老人记忆力下降,有的行动不便或身有残疾,一些日常生活行为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导致悲剧。三是侨乡留守老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突发性疾病,发病时亲人又不在身边,因此经常会出现因抢救不及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导致一些严重后果发生的现象。在我县大峃镇就发生过留守老人因无人陪伴,在家中消然离世而无人知晓的事件。因此侨乡留守老人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四)担负抚养孙辈的重任,心理负担重。部分刚刚出国创业的华侨,由于经济条件差,往往将子女留在国内或带回国内,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这些年老体弱、自我照顾尚且很难的侨乡留守老人却还要承担起抚养孙辈的重任,无疑会增加他们的劳动强度和生活压力;除此之外,这些老人还要承担起培养和教育小孩的重任,而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低,很多小学没毕业就失学了,无法辅导小孩学习,因此他们会担心孙辈学习成绩差而造成心理压力。更严重的是,目前一些学校附近还存在一些隐形或非隐形的网吧、游戏厅等玩乐场所,若孩子逗留在外,老人们就会担心孩子发生意外,或因缺少管教而变坏等等,因此而让留守老人承受他们难已承受的心理压力。

  (五)政府重视不够,社会关爱薄弱,留守老人安居工程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虽然政府部门对当地的侨乡留守老人安居问题做了一些工作,但面对目前我县侨乡留守老人人数多、范围广、涉及面大、情况复杂的现状,政府的投入依然不足,宣传力度依然不够,关爱力量依然薄弱。主要表现在:1、政府关注依然不够,至今没把侨乡留守老人工作纳入工作考核机制和制定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我县的为侨服务志愿队缺少活力和动力,为侨服务活动难以深入开展,成效不显著。2、宣传力度不够,对关爱侨乡留守老人的爱心人士及事迹没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树立典型,鼓励先进,营造关爱“侨乡留守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爱心队伍难以壮大。3、政府至今未投入专项关爱活动经费,关爱侨乡留守老人的各项活动因缺少经费而难以持续运行。

  三、解决侨乡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统筹,构建组织管理网络。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侨乡留守老人的安居养老问题,切实担负起责任。把留守老人安居养老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建议建立由宣传部、文明办、公安、教育、司法、民政、关工委、妇联、共青团、侨联侨办等多部门组成的关爱侨乡留守老人工作协调小组,形成制度,各司其职,及时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关爱工作。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关爱侨乡留守老人活动经费的投入,设立关爱资金,确保各项活动的持续进行。要不断推出解决侨乡留守老人问题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优化留守老人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例如在医院等窗口单位设立留守老人优先窗口,给予留守老人优先照顾等等;又如制订“为侨服务工作激励机制”,激发为侨服务的活力和动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年轻人进行“尊老爱老孝道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对尊老爱老先进事迹弘扬表彰,对歧视、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曝光、鞭达。树立社会正气,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侨乡留守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强“为侨服务志愿队”建设,深化为侨服务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县对侨务工作的重视,关爱侨乡留守老人工作在各个侨乡不同程度的开展起来,为侨服务志愿者队伍得以组建并发挥了作用,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重节日,轻平时”、“走形式,难实际”等现象,服务团队临时不固定,服务内容单调呆板,不贴近侨乡留守老人的实际需求,不能解决留守老人实际问题。因此,建议组建一支相对固定有活力的为侨服务志愿者队伍,并且借鉴温州大学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活动成功实践经验,由县政府制订为侨服务志愿者工作激励机制,通过工作评先评优、工作考核加分或学习加分等形式对为侨服务志愿者先进分子进行奖励,树立典型,激发广大中青年或大学生投心为侨乡留守老人服务的热情。同时为侨服务活动一定要深入侨乡留守老人生活实际,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和服务,让服务活动常态化、持续化,确保实效。

  (三)加快建设侨乡寄宿制学校,减轻侨乡留守老人抚养孙辈的负担。加快筹建一所集学习、生活、医疗和娱乐为一体寄宿制华侨子弟学校,让华侨子女实现在校内学习和生活,即可以根治华侨子女隔代教育问题,又能解决侨乡留守老人抚养孙辈的沉重负担。同时,在华侨子弟学校还未建成之前,建议我县各重点侨乡应试点性开展“华侨子女中文速成班”教育工作,对一些交给年事已高,不具备抚养能力的侨乡留守老人身边的华侨子女给予安排校内寄宿,以重点解决这部份侨乡留守老人抚养孙辈的负担,让他们安享晚年。

  (四)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试点性开展“老侨”安居工作。在我县高档疗养院还没有正式建成之前,建议各地侨乡当地政府应当在各地选择一个规模不太大,但适合侨乡留守老人安居养老的场所,根据华侨老人养老需求,加以规划和建设,配备吃住、安保和娱乐等设施;同时发动社会力量组建一支与此安居点相对应的包括医疗、保健和精神抚慰的志愿者队伍,轮流持续为留守老人提供医疗、保健和精神抚慰等服务活动。通过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和优质的保障服务工作,吸引部分没有雇用保姆的侨乡留守老人入住,让“老侨”安居工程在我县各侨乡小范围试点开展起来。不求做大,但要做精,做细,做出成效来,让侨乡留守老人在安居点内切实得保障、得温暖、得快乐、得幸福,以真迹实绩赢来侨乡留守老人及侨界群众的普遍认可和乐于接受。在些基础上,逐步做强做大,扩大影响力,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将侨乡留守老人安居工程推向市场化。建议: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安居点创建工作经费应当由政府扶持,社会慈善力量加入,入住户个人出资等形式筹集资金。

  (五)加快筹建华侨疗养院,从根本上解决侨乡留守老人安居养老问题。加快筹建一所集吃住、娱乐、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华侨疗养院,给侨乡留守老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我县广大侨胞的迫切呼声与期盼!相对来说,华侨出国创业,多数事业有成,物质条件比较好,生活比较富裕,能够提供的起其国内留守父母入住疗养院的费用。只有通过筹建华侨疗养院,才能满足广大侨乡留守老人实现生活上有照料,精神上有安慰,安全健康有保障的现实需求。并通过疗养院的优质生活服务、丰富的娱乐活动和科学的保健护理,把爱、阳光和幸福点点滴滴撒向侨乡留守老人,温暖侨乡留守老人曾经孤独的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安享晚年。(文成县侨联 包小荣)

上一篇:鄞州籍重点港胞曹其镛、李德麟齐获殊荣
下一篇:嘉兴市委统战部领导带侨商赴嘉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