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应该重视“留守儿童”和“外国孩子”的华文教育

2009-02-13 13:00:45

应该重视“留守儿童”和“外国孩子”的华文教育

朱阐贤

  人们谈论华文教育时,往往比较关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华文教育。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华文教育是整个华文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华文教育搞好了,对于整个华文教育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侨社、侨校、侨报是促进华文教育发展的三大优势。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侨社是海外华文教育的支柱。海外绝大多数的华文教育都是通过华侨社团组织开展起来的。各地侨社为华文教育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有的侨团组织开办侨校,为海外青少年学汉语,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培养人才。有的侨社安排各类华文补习班、培训班、夏令营等多种形式让海外华侨子弟初步接受华文教育,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侨校是海外华文教育的主要场所。它不仅让青少年学习华文汉语,还可以培养出大批华文教学人才。侨报则是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华文媒体,也是学习华文的重要工具。

  我们海外各地侨社因地制宜地开展华文教育活动,除自己开办华文学校,出版华文报纸刊物外,争取当地学校开设华文班,让华文教学列入当地文化教育范围。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各地侨务部门更是把海外华文教育列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内容,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帮助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华文汉语教育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已取得很大成绩。至使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世代相传,后继有人,使之发扬光大,这是十分可喜的。

  然而,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华文教育也出现不少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外籍的中国孩子,人们称为“留守儿童”和在华的外国孩子,有人直称为“外国孩子”的华文教育问题,便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华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就“留守儿童”和“外国孩子”而论,做好这些送到国内来的特殊孩子群体的华文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这些孩子到中国来学华文,说汉语,待他们学成回国后,尤如一批华文教育的优质种子,撒向世界各地。他们将成为普及和促进世界华文教育的骨干力量。

  此外,他们在中国就学期间,与当地的中国孩子是同学关系,跟老师是师生关系。彼此之间结成了同学和师生情谊。有的甚至成为很好的朋友。这是一种很难得的“海外关系”。它为日后的国际友好交流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另外,他们在中国生活学习较长一段时间,等他们回到所在国时,恐怕还处在同学少年阶段,回去3、5年后,多数都长大成人了。成为新的年轻一代。他们既掌握本地语言,又学会华文,能说汉语。他们对中国的现实情况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会把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告知他们的同学、同事、亲友以及其他身边人们,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中国。这样一来,他们对中国实情起到很好的传媒作用。这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都在国外创业,父母、孩子都加入所在国国籍,父母忙于工作,无时间管教孩子。一般2、3岁,也有十来岁便送回国内老家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们的父母也希望孩子来中国学点中文,好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这些孩子留在老家有点像我们国内的农民工那样,他们在外打工,将孩子留在老家,孩子成为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了。这类从海外送回来的“留守儿童”,在我省侨乡,如温州、丽水等地非常普遍。

  “外国孩子”和“留守儿童”的区别是,父母和孩子都是外国人,父母来华干事业,将小孩带在身边。这些“外国孩子”也要接受教育。在华期间,父母也很想孩子学点中文,以便长大后更好在华工作。这类“外国孩子”,在外国人相对集中的地方,如义乌等地最为常见。

  不论是“留守儿童”或是“外国孩子”,他们的华文教育是整个华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各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给予更多的关爱。

  要做好这类孩子群体的华文教育。应该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作出规划,根据不同特点,分类指导,按照不同学龄分别实施。

  对于2、3岁就送回老家来的孩子,他们虽然从国外回来,但自幼在老家长大,与当地孩子并无区别,他们的中文教学好办。待到入学年龄,接受国内同龄教育即可。

  若是6、7岁,有的甚至10多岁才送回国内来的孩子,他们的中文教育就非同一般了。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内教学来安排,应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根据这些孩子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学习中文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安排课程和进度。对初学中文有困难的,还得开点小灶,让他们有一个适应过程,以逐步跟上当地孩子的学习进度。

  由于这些孩子已接受过所在国的文化教育,讲的是外语,也懂点外文。虽然是外籍的中国孩子,父母都讲中国话。但他们对汉语、华文还是比较默生的。这跟“外国孩子”一样,到中国来以后,处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之中,一切都得从头学起。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华文教学的有关人士有更多的耐心和热忱,做好这类孩子的华文教学工作。

  至于从各国来的“外国孩子”,走到一起来学习中文,难度比前者更大些。他们尤如处在一个国际留学班。那就得根据不同国家孩子特点来安排中文教学活动了。让他们逐步会说普通话,学会中文,掌握中国文化。

  不过,从孩童开始学习语言,还是比较容易入手的,不管是“留守儿童”或是“外国孩子”,他们与中国孩子生活在一起,学中文,处在我们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多数小孩只要经过一年半载的适应期,很快便能跟上教学进度。

  作为“留守儿童”和“外国孩子”,他们在中国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后,短则3、5年,长则7、8年不等,就要回到所在国去跟随父母团聚。对他们来说,有一个后续教学、学习期,以巩固在中国所学到的中文成果,很有必要。不然的话,就会像我们中国孩子学外文一样。学过后,停了一段时间,不常用,把学到的东西都会忘掉了。所以,对这些孩子来说,回国后,中文的后续教学、学习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所在学校及其相关部门应为这些“留守儿童”和“外国孩子”的中文教学提供必要的后续服务。

  首先,掌握好这类孩子的流动情况,建立起与其有效的通讯网络,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回去后的华文、汉语情况,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

  其次,为他们提供下一学习阶段的教材。小学未毕业的,给予学至小学毕业的教材,主要是语文、数学课本。小学毕业的,送给初中阶段的教材,包括语文、数学。有条件的还可送给一些中国地理、中国历史的简易读物等。如此类推,以便回国后,增加他们学习华文时间和内容。

  第三,为他们提供在中国学习华文的情况说明,介绍他们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联系就学的办法,以便海外的侨社、侨校、侨报等机构为他们继续学习华文提供帮助。

  “留守儿童”和“外国孩子”的华文教育,是当前我们浙江华文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这方面的华文教育,尚缺乏实际经验。文中所提出的一些想法,仅作抛砖引玉而已,若有不当之处,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上一篇:作者的回声
下一篇:把根留住的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