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20世纪初南非金矿也有浙江华工

2009-09-27 10:38:00

20世纪初南非金矿也有浙江华工

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 郭剑波

  契约华工是指国内破产的劳动者,与外国资本家或华人工头订立契约,应“募”到海外做工的中国人。早期称“苦力”、“猪仔”,后期称华工,境遇比前者要好。

  关于浙江契约华工问题,从现有史料来看,数量不多。宁波是华工出国的口岸之一,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浙江人陈义、张福等一批人经宁波口岸被运送到古巴当苦力;1855年(咸丰五年)2月,西方殖民主义者以每名3~8块银元的价格,在宁波、镇海和慈溪等地拐买47名女孩,卖到古巴为奴,称为“猪花”;1859年,上海、宁波等地208名华工出国到西印度群岛的瓜德罗普从事劳务。1880年 (光绪六年),在清政府驻古巴总领事署注册的浙籍华工有“一百零五名”, 未在领事署注册的也有一些,但数量不大。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镇海县有人被诱至南洋一带做苦力。20世纪20年代,杭州笕桥石寿村有夏小罗、夏亚利等几十人赴马来亚作契约华工。

  20世纪初的南非华工,一般的侨史论著都认为有6万多人,并认定他们主要来自中国北方诸省,特别是山东、直隶和山西,而南方人很少,浙江人更少(甚至没有提及)。事实上确实如此。目前有两则史料可以证实:20世纪初的南非金矿中也有浙江华工。

  一、1904年(光绪三十年),温州平阳县有十几人被洋人招募到南非德兰士瓦金矿做苦工。【浙江华侨志(未刊稿)】

  二、李安山编注,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丛书之二十八《非洲华侨华人社会史资料选辑》(1880-2005),根据清朝光绪年间(1906年)英国人柏理稳所注的《南斐洲金矿华工信图》制成《屈兰斯瓦尔(Transvaal,即德兰士瓦)各金矿部分华工名单》(第59—107页),其中第64页刊登了浙江常山县人刘国新在南非德兰士瓦狼哈斯德(Lancastar)金矿从事“打眼”工作,薪金每月20元等信息。

  这些史料不是孤证,基本可以确定南非金矿浙江华工的存在。但有关的详情尚待考证,如第一则材料中10余人的姓名、工种、薪酬,如何到达南非的等等,第二则材料中刘氏的年龄、有否同伴等。希望有关地方史志或族(家)谱中能有新的发现。

上一篇:旅西华人二代教育问题凸显
下一篇:侨乡留守儿童青少年工作的心得体会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