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金华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现状及对策

2008-06-27 10:14:11

金华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才现状及对策

陈肖英

  人才总量问题是提升金华综合竞争力的瓶颈之一。解决这一瓶颈,一方面要大力加快本地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较有成效的是要加快引进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实施好智力回归工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包括我国公派或自费留学人员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目前国内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之一,在人才大战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吸引和使用海外人才,是实施人才兴国、人才兴省、人才兴市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才回国回乡创办企业,将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对外联系渠道等一起引入,不仅增加了税收,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最近几年以来,金华市政府为吸引和使用海外留学人员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制定、实施《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市委【2000】17号)等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方面的政策。但是,就目前我市吸引和使用海外留学人员的现实情况以及我市政府所制定的有关政策来看,这一工作仍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吸引和使用海外留学人员到我市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难度大、持续时间长、总体规模大、政策力度强的系统工程,它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得到迅速、彻底的解决。

  一、引进海外人才现状

  金华市目前主要通过几种途径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才:一是凭借举办“中国·金华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简称“工科会”)平台。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工科会”。 “工科会”已不仅仅是工业科技合作洽谈的盛会,它已成为集科技合作、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区域性盛会,成为科学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综合性平台。二是举办“海外博士故乡行”活动。金华历来是个尊师重教之地,扎实的基础教育为海内外的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据不完全统计,仅近几年,金华市在海外的留学人员就有1170余名,其中不少人已在科技、经济领域取得成绩。这批人员正是金华经济建设的人才资源。为让金华的民间资本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先进技术成功对接,金华市委统战部积极组织海外博士携带其科研成果返回故乡,与家乡的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洽谈。到目前为止,金华已经举办了三届金华籍“海外博士故乡行”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既为金华市引进科技成果,也引进了一些高素质人才。2004年第三届“海外博士故乡行”活动期间,共有90多名海外博士与会,包括日本新华侨华人金华访问团、中创协会、中澳科学交流协会、旅法中国同学会、旅美科协代表团等。

  为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乡创业,2002年10月,金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与金华市人事局共同创办了“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现已升格为"浙江省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市政府每年财政拨出100万元,设立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用于鼓励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充分利用工科会、博洽会、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网站等各类平台,宣传优惠政策,吸纳海外专业技术人才来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创业。截止2004年底,共引进来自美国、日本、荷兰、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14名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才来园区创业,已创办企业14家,涉及机电一体化、环保、医学、电子、IT、生物及新材料等多个技术领域。这些人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占93%多,留学国家遍及美洲、亚洲、欧洲,其中以美国为主,占64.4%。i到2005年中,已吸纳海外归国留学人员25名,其中15名博士创办的留学人员企业16家。ii这些企业中,有从事IT行业的,如基业通译软件有限公司搞软件开发、美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搞无纸办公管理系统开发、运通高科有限公司进行精益制造管理软件开发等;有开发环保技术的,如诚信技贸有限公司开放新型治理环境污染制剂、达斯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污水处理与回用新技术及环境与土木工程安全检测系统开发等;有医疗仪器方面的开发,如留美博士董天华设立的浙江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从事导航系统、二氧化碳血造影系统开发;也有从事电子技术开发的,如天阳电子有限公司进行水声系列产品开发,目前,此公司生产的水下扬声器已销售至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瑞典、奥地利、罗马尼亚、意大利、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甚至远至冰岛。现在,主要的产品是为美国体育用品设计与开发公司(Sports Design & Development, Inc.)生产生物声纳传播载体,与该公司开发的生物声纳鱼饵系统配套使用。将生物声纳技术应用于钓鱼运动(在许多国家,钓鱼是一项体育运动),是钓鱼运动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此外,金华市政府在筹资4000万元开办为留学生服务的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后,又在开发区组建一个专门为归国创业的留学生提供各项无偿服务的科技园产业服务公司。与此同时,专门为归国留学生建造的、孵化科技成果的高智能大楼开始筹建,一系列有关鼓励留学生进科技园孵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相继出台,主要有:1、创业基金:按照留学人员项目及投资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留学人员带高新技术成果、项目来园区实施转化或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孵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可获得10万元以下的一次性创业资助资金2、办公用房:为归国留学人员提供办公生产用房,前两年免收租金,第三年减半收取,

  减免用房面积比国内创业者增加50%。3、生活用房:免房租提供专家公寓、归国博士购买自住用房给予160平方米50%的财政补贴、归国硕士购买自住用房给予140平方米25%的财政补贴。留学归来人员租用住房按500-800/月标准给予租房补贴。4、税收政策:上交税收留地方部分五年那由财政全额奖给企业,三年内免收一切行政性收费。5、工商注册:注册资本最低标准为1万美元,注册资本在6.1万美元以上的,可赋予自营进出口权。专利等经评估后参与项目投资,其作价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可达35%到50%。此外,还给予科技奖励与科技立项倾斜、地方贡献奖、出口奖励、全程免费代理等优惠政策。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华目前在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才方面虽存在一些问题,但因为其具有的某些潜在优势,如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资源丰富,相对低廉的企业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低,低地价1等),发达的民营企业经济,加上市政府对引进人才的高度重视等,使金华逐渐成为吸引一些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创业的目的地。

  第一, 创新工作机制,统筹规划,整合力量

  承担吸引海外人才的任务涉及许多政府部门,包括金华市政府、市委统战部、侨联、侨办、海外联络处、工商业联合会等,如金华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主要由中国社科院、金华市人民政府举办,而“海外博士故乡行”活动主要由市委统战部主办,这么多相关部门参与到引进海外人才这个任务中,难免会出现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现象,使海外华侨华人专家感到有些混乱。

  为更有效地引进海外人才,必须健全机制,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具体而言,一是尽快成立“金华市留学人员(华侨华人专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或“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指导委员会”一类的机构,以加强对全市留学人员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领导任组长,人事、侨务、教育、科技、公安、财政、海关、工商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全市留学人员工作的重大问题,审议制定工作计划和长期规划,促进职能部门出台或履行相关政策措施,综合协调有关工作。这方面,可以借鉴金华已经成立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市委办[2004]2号文件)iii,在市、县两级党委相应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以侨务部门为主体,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另外,应充分发挥涉侨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如可以利用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管全市外事与侨务工作)业已形成的引智工作机制网络、业务经费,以带动海外侨胞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也可以发挥致公党在海外联系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强多党合作,共同做好引智工作。当然,华侨华人专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有其特殊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二是对已经回乡创业发展的专业人士要加大关心和扶持力度,从各方面满足其工作、生活的需要。尤其要做好回乡创业专业人才的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来金华发展的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是吸引华侨华人专业人才来金华创业的基础性的、也是具有较大效应的工作。

  二是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将各部门掌握的留学人才信息资源集中汇总,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华侨华人专家信息库、引智项目库和创业人员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以信息流带动人才流。要汇集人才信息资源,深入调查研究是最基本的前提。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普查方案,准确掌握本地籍及外省市籍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才的情况,建立资料信息库,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引智工作。

  三是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继续组织开展大型人才交流会、外出招聘、专业性人才招聘会和中、高级人才封闭式洽谈会等人才招聘活动,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和杭州等金华博士联谊会的作用,继续运用好工科会、农交会等载体,力争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服务中心,加大实施金华籍在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回归工程力度。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和智力。要继续扩大与中科院、北大、北师大、上海复旦、同济、浙大、浙工大、浙师大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做好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引进工作。

  四是积极协助在金华留学生创业园成立金华市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联合会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经济促进协会,促进留学回国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留学人员及其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渠道。目前,多数留学人员缺乏与海关、外管、财税等部门打交道的经验,此类业务不熟,企业间又缺少往来和沟通。

  第二,改进设施,完善政策

  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乡创业,对于金华和留学人员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为此,要重视园区建设的自身特色,充分发挥园区内现有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这两大产业支柱,利用现有硬件设施和服务平台的优势,再创园区新气象。目前,海外留学人员与金华市内合作交流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如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共创办的14家留学人员企业中,主要涉及机电一体化、环保、医学、电子、IT、生物及新材料等科技领域,而在经济、管理、商贸、金融、法律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合作交流较为薄弱。在引智的专业领域方面,偏重高科技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定式,忽视对企业管理人才的引进。此外,要不断完善留学人员创业园功能,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层次,为留学人员回来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这既需要从宏观上完善国家法律、市场政策环境、转变社会价值观,又需要从微观上改变创业园的管理模式、加强创业园内部制度化、规范化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从改进服务角度讲,对留学人员的创业基金、企业注册、人才招聘、税收、技术入股、学历评估、人员出入境、子女入学、交通等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尤其要重视落实引进海外智力的后续性政策。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出国人员来浙江工作的意见》(浙政发[1996]16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意见》(浙政发[2001]28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畅通渠道,完善措施,解决留学人员来浙创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就具体实施而言,金华在贯彻落实这些优惠政策的同时,应多注重在海外留学人员出入境、住房、子女入学、交通等方面提供切实的服务,以周到的服务留住海外留学人员的人心。

  完善人才机制,改善人才环境。要注意完善人才流通机制,打破地区、单位、部门及国籍的界限及狭隘的祖籍地观念,更多地吸引知识型华侨华人。落实“来去自由”的方针,建立柔性的海外人才流动机制,这是吸引留学人才来婺工作或智力回归的重要条件。目前,金华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式已趋多样化,可以采用正式调入,也可以不转人事关系和档案、不迁户口来金华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iv这不仅有利于海外人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发挥潜能,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在人才结构上不断更新,并向高层次发展,也符合留学人员的基本心态。此外,也可以采取“候鸟”政策,对海外留学人才实施请进来短期讲学、提供咨询、科研项目合作等,也可聘请海外高层次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另外,应考虑进一步放宽诸如创办高科技的公司企业、创办各种研究与咨询机构和办学等领域的相应政策,允许并鼓励留学人员以合作形式或独立地在金华兴办以上公司和机构,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有利发展的环境。

  第三,加强对外宣传联谊,扩大信息交流

  引进华侨华人专业人才工作不能只在国内做,更重要的是应充分运用海外资源及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以扩大引智成效。联络海外华人一个重要的非官方渠道是通过社团组织的联系。借助华侨社团,可以促进科研合作。具体如借助海外华人科技团体,邀请海外专家介绍最新的科技和产业发展信息;帮助市内与外国政府、大学、企业、研究所等部门牵线搭桥,促进双方合作,或直接参加合作及投资项目;为市内重大科技规划的制定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参与市内重大科研项目的评审与成果评估;安排海外专家与市内对口单位直接交流,到企业实地参观指导,加强双方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定期邀请一些有影响的海外科技社团的负责人回国访问交流、讲学咨询等方式参加市内对口单位的科研合作等。此外,要充分利用海外的留学生社会团体如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会,华侨、华人社团组织,旅外同乡会、同学会,驻外使馆等机构,做好海外留学人员的资料登记和信息贮存,疏通留学人员信息源,通过这些团体使之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帮助推荐人才,提供人才信息,寻找合作渠道。同时,要发挥我市海外华侨华人眷属联谊会的作用,并重视做好新华侨华人国内眷属的工作,引导他们用亲情感染华侨华人专业人才回故乡服务创业。也可以在海外知识型华侨华人资源较为集中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一些民办官助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市内的引智工作架设桥梁。这方面,可以借鉴温州的作法,温州市政府2004年11月赋予法国华侨华人会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36个温籍海外侨团对外招商引资工作职能,挂招商引资联络处的牌子,聘相应侨团负责人为联络处主任。金华也可以赋予海外有关侨团招商引资引智职能,以扩大宣传力度,凸现招商引资引智效果。

  必须重视并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沟通人才供需信息、实现人才的网上登录,有效提高海外华人知识型群体引进工作的效率与水平。目前金华市在对外宣传上主要借助“金华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http://www.jhcy.cn/)和“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http://www.jhk.gov.cn/index.jsp)两大专业网站加强对外联络,使海外学子及时了解金华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留学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人才和项目的需求情况等。另外,建议仿照宁波、温州、青田等设立“金华侨网”或“金华外侨”专业网站,通过侨务渠道加大引进华侨华人专业人才力度。

  第四,树立“大侨务”观,整合侨务资源

  侨务资源不仅仅是侨乡地域性的资源,也是全国性资源,不仅是侨务部门的资源,也是全社会的资源。客观地讲,浙江省的海外侨胞大多是从宁波、温州、青田等地出去的,而金华的侨务资源相对较少,海外侨胞和市内的归侨侨眷仅约10万人,海外联系渠道较少。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克服“我市海外侨胞少,侨务资源有限”的片面看法,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打破海外侨胞资源的省籍、地籍界限,树立“大侨务”的观念,立足金华,侧重海外,将所有的海外三千万侨胞全部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具体做法,一是加强对海外侨情资料的收集工作,包括本省籍和外省籍的侨情,特别是重点侨胞和重点侨团资料的收集,切实加强动态管理工作,不断健全、充实具有侨情新变化、新特点的信息资料库。通过专业网站的建设,可以与政府、涉侨机构、新闻传媒、社会各界、华侨华人社团等建立起便捷的交流渠道,同时,网站通过全方面地收集信息,及时提供海外侨胞有关投资政策、涉侨法规等信息,从多角度便利华侨华人了解我国的法规政策和投资环境,为我们在引进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技术、人才工作中,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二是做好本地区籍侨胞工作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大对外省籍海外侨胞的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侨胞来本地区创业发展。具体来说,在联络接待工作中,无论是本地区籍的,还是外省籍的,都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侨务出访过程中,不仅要访问本地区籍侨胞,也要访问外省籍侨胞;重视加强对外省籍侨胞来本地区兴业发展的宣传等。

  三是逐步完善工作机制。侨务资源已经不仅仅是部门资源,也是全社会的资源,各地方各部门都在广泛地运用侨务资源。为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必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特别是重点人物、重点侨团、重大活动要统筹协调,使侨务工作协调一致、健康有序地开展。在侨务系统内,实现上下左右联合协作,广泛宣传“大侨务”观念,积极争取全社会各界对侨界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把侨务工作纳入社区工作中,依靠社区把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到基层。

  第五,发挥大学、科研机构的优势利用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才资源

  大学、科研机构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学科研究基地,科研实力较雄厚,这是吸引华侨华人专业人才的一大优势。要重视把引进技术、人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起来。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来华创业,最重要的是专业接触。很多专业都需要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方面的配合支持。同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可利用与国外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吸引华侨华人回来创业或工作。正是认识到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独特优势,秉持“政府作引导,企业为主体,院所唱大戏,社会共参与”的思路,金华市政府自1999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届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藉此加强了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使院校所的一大批技术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还成为企业与院校所联系的纽带,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000年又建立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市、县两级市场, 进一步密切了院校所和金华市企业的产学研联合。如2004年第五届工科会,院地合作继续得到深化。据统计,参加大会的有143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95 名代表,其中院士1名,专家、教授297名。企业与科研院所达成科技合作协议180多项,协议(合同)金额5.5亿元,其中会上有60多家企业与31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共签订了69项技术开发、成果转让协议,总投资2.3亿元,其中与中科院合作的项目11个。v

  产学研合作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目前,较多留学回国人员已在金华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回国后带回了自己在国外的先进教学、科研成果、图书资料,并引进了一批精良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他们把在国外的学习、科研与国内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了我市高校新兴学科、交叉科学和边缘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加速了教育管理科学化和教育科技现代化进程。这不仅造就了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提高了科研能力与水平,对于抬高学校的学术起点也起到重要作用,使得学校在整体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仅浙江师范大学,目前已有10名海外回归留学人员在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留学国别遍及美洲、欧洲、非洲、亚洲,专业涉及艺术(音乐、美术)、外语、数学、生物等,这些人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少教学和科研成果。这些留学回国人员,因为他们在海外接受深层次教育,对海外留学人员情况相对较了解,也有一定的科研圈子和人际关系网,在引进海外智力上定能发挥不可预计的作用。

  除了高等院校引进的海外留学人员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海外资源,那就是大学教工子女在海外留学或工作定居的群体。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教工子女在海外留学、定居或已经入籍的有100名左右,其中以侨居美国最多,从事电脑、商务、实验室、研究所等工作。此外,浙江师范大学还有不少归侨和“三胞”眷属。做好对这部分人的联谊工作,也将能达到一定的引智、引资、引技术的目的。vi另外,其他的大专院校如理工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等也引进了部分海外智力,如“海外博士故乡行”活动以来,已有22位海外博士被金华理工学院聘为客座教授。此外,高等院校每年出国的学生不少,他们与母校感情较深,联系密切,这也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可以通过各个高校加强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联系,争取吸引他们回来工作或创业。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继续扩大与中科院、北大、北师大、上海复旦、同济、浙大、浙工大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并以考察访问、短期讲学、合作研究、共同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形式,与市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做好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引进工作。与市内大专院校的合作,做好对各个大专院校侨情的普查摸底工作,摸清引进华侨华人专业人才数量、地区分布、专业类别等基本情况,并建立通讯录和联系网络。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人才强市”战略服务。

  实践证明,引进海外华人知识型群体,从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一条花钱少、收效快的渠道。大力引进海外华人知识型群体,对于我市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少走弯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对于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i根据金华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提供的资料而统计。

  ii《金华开发》第9期(总第451期),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办,2005年6月。

  iii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市委办〔2004〕58号

  iv见《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市委〔2000〕17号)

  v蔡健:《对我市科技合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2004-04-02),(作者系金华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金华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jinhua.gov.cn/0703/5834.htm

  vi见浙江师范大学组织部统计的《归侨侨眷台属成员登记表》、《金华市婺城区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与海外留学人员情况登记表》、《金华市婺城区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留学生亲属情况调查表》等。

上一篇:华侨华人子女的华文教育现状分析
下一篇:浙南籍华侨华人经济现代化道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