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浙南籍华侨华人经济现代化道路探析

2008-06-27 10:15:37

浙南籍华侨华人经济现代化道路探析

史 澄 詹于虹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5年我国放宽了对出国人员的审批手续之后,离开祖国前往世界各地的移民达到了一个空前未有的高潮。历史上浙江曾有过以浙南人为主的两次移民海外的高潮: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20、30年代,出国人数达5万~6万,他们中有的开餐馆,有的做家具,有的卖石雕,主要从事商业服务业。第二次出国高潮是在改革开放后兴起的,约有50万新移民。这些浙江籍移民的70%左右集中侨居在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欧国家。[1]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进入的是一个现成的社会圈子,从朋友、亲戚、娱乐、生活到谋职就业,沿袭着前人走过的老路。尽管在传统的商业服务业经营中,他们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要想在欧洲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海外积累,回国投资,在参与祖国经济建设中,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成为其必由之路。

  如前所述,浙南籍华侨华人,最基本的特征是两个“高度集中”,即人员高度集居于欧洲,经济高度集中在包括商业服务业的第三产业。这个特点决定了他们可以在当地进行资本积累,却很难就地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究其原因,这是因为:

  (一)欧洲已经没有华侨华人自身经济走向现代化的时空条件和机遇

  欧洲的国家是世界上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建立起完善严密的市场经济体系,其现代化又是属于内生早发型的,早在二次大战后就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而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工业已没有多大的拓展余地,但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则被美、日等外部资本主义科技强国占据了很大份额,华侨华人发展的空间微乎其微。另外,欧洲作为世界投资主要目的地的地位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象法国、意大利等经济大国已经退出了最具吸引力的FDI(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前十名资格,而让位给了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资本主义自身必须向外拓展发展空间,相对弱小的华侨华人资本更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没有新兴产业、没有大型的现代化工业企业,这也是旅欧浙南籍侨胞没有“大华侨”、“大财阀”的秘密所在,是其发展滞后的根本缘由。

  (二)欧洲市场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以及第三产业自身的缺陷

   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达地区,这里的生活水准很高,人们对消费追求高档、新奇、刺激,这使第三产业大有可为、面貌不断更新。于是,象中国餐这样文化底蕴深厚、风格迥异、美味冠天下、欧洲当地所类缺的独特饮食,就自然大受青睐,大有市场,高度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的浙南山民就这样纷纷下山,走进欧洲,垒起灶头,大兴中餐业,与同样是劳动密集型、技艺要求不高的皮革业、服装业构成半个世纪以来浙南侨胞的三大支柱产业,赖此为立命之本,生财之道。走入欧洲从事这些产业的浙南人,经过艰苦经营,积累了一定的资本,经济地位起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旅欧浙南籍侨胞的这些产业均属第三产业,他们的资本仍属商业资本,虽然有少数人曾试图进入第一、第二产业领域,做过办农场、开工厂的尝试,但都未能成功。从事第三产业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实现资本的增殖,却不能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这是由于商业、手工业、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不必也很难在很高程度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不可能全面采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可以由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也未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农民经营,这些人更是盯着每天的营业进账,特别容易满足与成本少、技术含量低,只需手工、半手工操作以及家长制之下的家族集体自治自营的经营方式,容易形成一种自抑力和惰性,极大地阻碍了经济产业根本性转型,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改革和提升,也就无法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

  (三)旅欧浙南籍侨胞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其在当地实现产业转型

  据资料显示,在浙江新移民中农民比重最大,占50%左右,工人约占25%,商人约占12%,学生占7%-8%左右,干部占5%左右。而其出国前的文化结构大致如下:文盲与半文盲约占7%~8%,小学文化程度占30%,初中文化程度占4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占1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约占7%~8%。从总体来看,新移民的文化程度与老华侨大多是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状况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但是,即便是在本国,其整体文化素质还是偏低的,与其居住国的公民相比,那差距就更大了。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在一个完全陌生、文化迥异的国度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还有一定的积攒,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其奥妙就在于他们的经济形态决定了不需要过高的文化素养和科技能力。但企求向前跨进,要走上现代经济的发展道路,就无法有作为了,他们不能逾越文化差异和科技水准低下的障碍,语言、知识、技能、信息和气质、习俗等等阻挠着他们“当地化”,不能融人当地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无疑,产业的转型、走向现代化便缺乏起码的条件。

  不可否认,旅欧浙南籍侨胞中的确也有一些精英(原文化程度高或在国内事业有成的人),现在又有一批在当地土生土长、受过“洋教育”的高学历华裔。这两类人比第一代华侨,更容易适应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但近期内由他们实施产业转型、实现华侨经济整体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人数很少,他们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高学历的华裔群尚未形成规模,要有相当长过程才能充分成长,但这都是不能坐等的。

  那么,旅欧的浙江籍华侨华人为什么能在回国投资创业、在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呢?

  (一)中国已被认定为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外国直接投资 (FDl)的首选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对中国大陆这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力低廉、政局稳定、发展高速、民族和睦、前景美好的大市场兴趣越来越浓,特别是1992年以来,外商前来投资大增。据全球性的管理咨询公司科尼尔对世界最大型公司总裁们进行2003年年度调查表明,最具有吸引力的FDI目的地发生了很大变化,FDI份额在新兴的发展中市场明显上升,工业化程度高的传统市场却有显著下降,出现亚洲超过欧洲之势。亚洲的最大国度中国更是继2002年后第二年蝉联世界FDI排名第一,进一步超过美国。接受调查的总裁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可支配收入增加,加人了WTO后,大量低成本和受教育程度日益提高的劳动力储备,使FDI的收益远远超过风险。他们指出,中国经济将是未来亚洲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侨资无疑有更大吸引力[2]。

  而浙江又是中国境内的最佳选择地之一,其优良投资环境对FDI又有突出的吸引作用。在2003年底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公布的《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23个城市排名》(全英文报告)中,浙江杭州的得分(91分)最高,与上海(90分)并列第一名。[3]在以往的公共、权威测评中,投资环境名列前茅的浙江城市还有宁波、温州等。可见这些城市吸收大量外资、侨资完全在情理之中的。浙江籍旅欧侨胞回祖国、回家乡会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而逐步加大。据统计, 2003年浙江侨务部门,引进项目217个,合同外资19.31亿美元;引进华侨华人专业人才47人,使新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浙江创办的企业达330家。[4]在21世纪头2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为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文化认同的一致性使其有更好的适应性

   浙南籍华侨华人长期生活在欧洲,参与当地的社会生活,必然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处于不断的交流或交融状态。但是,他们与中华母体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源远流长。他们在文化传统、习俗方式、心理思维、价值取向等方面,仍然保持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依然深层地渗透在他们心理结构之中,成为永恒的内在能量因素。他们世代相传,牢牢地把握着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中华民族文化之根使浙江籍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有了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为没有任何语言的障碍,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政策,实现产业的转型;因为有国外市场特别是居住国市场的信息,既可以开拓中国市场,也可以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因为有相同的文化传统,更容易进人投资地的人际网络,实现现代企业的“外联内结”。说到底,他们的素质、生活、经历、文化属性等因素决定他们在欧洲兴办现代工业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克服的,而在中国的人文环境下,认同的一致性和亲和力的发挥成了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近期的产业状况和结构调整十分有利于侨资选择最佳的产业门类实施投放

  众所周知,20多年来侨资在中国投入创办的行业多半也是商业服务行业,其中前10多年以餐饮业最多,近些年则较多地投入房地产业,这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味地追求“短、平、快”的理念密切相关,所以投入工业制造业、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生态开发等长线项目就非常稀少。如果这种投资格局不改变而继续下去,他们虽然可以赚到钱,对国家也能作出贡献,但他们的产业性质与在欧洲没有任何根本区别,仍然不能走向现代化。只有改变投资方向,从事第一、第二两大产业的开发,着重转向工业制造业,甚至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才能“质变”,实现自身经济的转型、腾飞和现代化。

  2004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其中有关工业生产的情况值得关注:“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 054亿元,同比增长17%。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 118亿,增长26.7%,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第二产业增长值达到6l 778亿元,增长率为12.5%,高出GDP增长率9.1%的3个多百分点,而在全部GDP中占有率近52.9%。”“当前我国经济不仅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起点”。[5]以上这些情况和数字向我们展示了:(1)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和主要因素,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中,将继续居于决定性地位;(2)包括工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第二大产业在执行经济发展战略和执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中,仍将继续得到充分重视,快速增长,在结构调整中,工业仍将保持快速、稳健发展的势头。

  这就给浙南籍华侨华人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因为他们的资金最需要进入第二产业领域,投人工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把经济发展推上现代化轨道。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工业化和科技化的发展,既需要吸纳侨资,又把华侨经济也带上现代化的道路。

  事实上,浙江侨资已经有这些方面的动向和事例了:截止 2003年,青田籍华侨华人在家乡创办的工业企业有60多家,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其中已有机械、电子、光学仪器等门类。还有从事小水电的开发,仅杨焕恩一家就建了6座小电站。近几年,浙南华侨华人逐渐瞄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华北地区生态开发、西北大开发、华东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二次创业”,加快了投资步伐,形成了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的趋势。

  此外,还有两个动向令人鼓舞。一是浙南侨胞正在采用以集资入股的办法,使大量分散零星的资金聚集成巨额资金,从而有利于从以往的“短、平、快”投资模式中挣脱出来,面对国内大型项目,敢于应战,敢于投入。这样的情况已有不少,旅荷胡志光(文成籍)、旅德孙焕然(青田籍)、旅奥胡元绍(文成籍)、旅德金岳祺(青田籍)等多达二三十人就以这样的办法形成了大额资金,在北京、张家口等地投人大项目的开发;文成县建设高岭头水电站,就有30多位侨胞集资投入了8 000万元。二是如旅荷侨胞傅旭敏(青田籍)的做法;傅在出国前受过国内的高等教育,在荷兰10余年,先打工,后开中餐馆,通过艰苦创业,终于事业有成,有了资金的积累,但就地很难在产业转型上有所突破。经过认真观察、分析、思考,决定走资本与科技结合的道路,到国内创办新型、大型、技术型的实业,2003年两度回浙江进行考察,并与我国留荷科技人员达成一致,确定以各自的优势投入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为此还建立了“中荷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这些动向;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浙南籍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总之,旅欧浙江籍华侨华人经济就其当前产业,性质、档次和技术化程度讲,是无法在当地走向现代化的。而要走向现代化,必须从商业领域大踏步、大面积地转向新兴工业,尤其是转向高科技、信息化的产业,使这些新兴产业在经济架构中居于主体地位,并向现代股份制的经营方式、管理机制转化。但是,这个转变、转化,是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的,更不可能在欧洲当地实现,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其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地。

  华侨华人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部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侨务部门应努力为回国投资的华侨华人创造条件,使其与中国现代化接上轨,推进其经济的现代化;这既符合华侨华人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周望森、吴潮.浙江籍海外新移民研究初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3):22.

  [2]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外国直接投资首选地[N]联谊报·民周刊,2003- 09-30.

  [3]杭州的魅力在哪里[N].钱江晚报·财富调查,2004—01—13(B2).

  [4]浙江侨声报,2003-12-20(1).

  [5]2003年中国经济逆风飘扬[N].钱江晚报·每日新闻视点,2004:01

上一篇:金华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华族的经济推动力与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