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绍兴华侨华人在“五水共治”中的独特作用

2014-09-16 17:07:52

绍兴华侨华人在“五水共治”中的独特作用

文/朱 平

  水是绍兴的灵魂,是古越千百年一脉相传流动的文化。从大禹治水开创中国治水先河,到越王勾践投醪于水激励士气、太守马臻修筑八百里鉴湖、王羲之曲水流觞成就《兰亭序》行书巅峰,再有鲁迅笔下的社戏风采、古纤道“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水乡风情,无一不与水有关。“百舸千舟摇摇摇,一河两岸桥桥桥。俯身水底见桥影,侧耳河面闻桨声”,不仅描绘了温婉的水乡风光,更记叙了古朴的水乡韵味。而这种韵味,正是海内外广大侨胞对家乡最原始美好的记忆和最深邃悠远的眷恋。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绍兴市委、市政府推进“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也是每一位海内外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水共治”与“重建水城”

  “五水共治”是绍兴“重建水城”,打造现代水城的基础条件。

  “五水共治”重在标本兼治,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来,绍兴市以清水工程为载体,在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中己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长期积累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对水环境的破坏依然严重,极大影响了绍兴城市品质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此,绍兴市提出近三年的“五水共治”目标:一年消灭黑臭河垃圾河,两年消灭五类水劣五类水质断面,三年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与印染产业集聚升级、“水气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河长制”、“四边三化”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综合施策、协调并举;更要与主题宣传、志愿服务、环境监督结合起来。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才能全民参与、形成合力,标本兼治、系统推进,打造水清岸绿、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现代水城。

  “重建水城”唤醒古城记忆。绍兴有2500年的建城历史,自范蠡筑城时,就设有“陆门三,水门三”。至清代时,设城门9座,其中7座为水门,全城有河道33条,石桥229座,大小湖池27个,水中有城,城中有水,“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是最形象的描述。

  但随着社会变迁、城市发展,古城内数次被填河筑路,1952年到1978年的27年时间,共填掉河道17条,拆除桥梁百余座,古城水网遭到严重损害。而绍兴的经济从“酒缸、酱缸、染缸”起步,尤其是“染缸”,仅柯桥区的印染行业产能就占到全国的近三分之一,重污染高能耗问题带来巨大的历史欠帐。重建水城,必须重构产业。自顶层设计,梳通水系节理,实现产城融合,打造现代水城。“轻舟八尺,低篷三扇”,乌篷船划过水巷,不仅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更牵动多少绍兴人儿时的记忆,有老酒的醇香,有摇橹划过水面的吱嘎声……

  “水城绍兴”需要独具匠心。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用2500年的建城历史和5000年的文化积淀,展现着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盛誉。小街古巷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旁枕河人家,舟行其间如在画中。这样的水乡格局和文化气息,是重建“水城绍兴”最独具匠心的基点。

  如何体现独具匠心,一方面要实现古城区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对具有历史文化特质的标志性区域和建筑,要实现文化遗迹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巧妙结合。另一方面要实现人水和谐。既最大限度地保留水乡人沿河而居的传统生活方式,又使这些传统建筑具有现代、便捷的生活设施。既梳通节理,恢复古城水系的自然形态,又有形式多样、功能丰富的休闲场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世界过目不忘的水乡,才是有灵气的“水城绍兴”。

  华侨华人与“水城绍兴”

  作为浙江省重点侨乡,绍兴有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11.3万余人,分布在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华侨华人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老侨浓厚的家乡情结。老一辈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讲究“落叶归根”,他们情牵桑梓、爱国爱乡,素有投资办实业、捐资办公益的优良传统,成为促进绍兴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绍兴华侨捐赠30年》记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全市接受华侨捐赠达1.95亿元,其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达4200多万,占总额的22%,推动了一大批重点项目的落成。

  在水利公益方面,尤以1999年环城河整治为最。作为城市防洪重要工程,绍兴市按照水利、城建、环保、文化、旅游五大功能的要求,连续三年对全长12.2公里的环城河进行综合整治。这一“德政工程”得到了旅外侨胞、港澳同胞的热烈响应。三年间,绍兴旅港同乡会及倪铁城、车越乔、章传信、高月明、韩永信等人,上虞籍港胞张杰、奥地利华人鲁家贤等累计捐款达302.6万元。整治后的环城河,全线河、岸、绿、路、景建设贯穿文化、亮化、美化、净化和绿化,既把环城河建成安全保障的防洪线、风景秀丽的旅游线、道路顺畅的交通线,又与夜景迷人的亮化线、休闲线,内涵深厚的文化线、旅游线结合起来,提升了城市品位,成为绍兴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

  新侨丰富的创业资本。随着老一辈华侨华人年龄的增长和事业的接班交替,新生代华侨华人逐渐走向前台。他们讲究“落地生根”,有着强烈的经济、社会、政治诉求,在父辈的资本、人脉基础上,逐渐进入侨居国的主流社会。而一大批海外留学生,凭借知识层次高、工作能力强,也纷纷回国创业,以自身的技术、文化优势,成为创业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2013年10月发布的《浙江新侨发展研究报告》,将新侨分为创业型新侨和创新型新侨两大类。创业型新侨又分为侨商新侨、创业新侨、女性新侨三个类别。创新型新侨关注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强调成果转化,更胜任“研究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相对于老侨,他们表现出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和更强的参政议政意识,从事的领域更广,尤其是在环保、医药、电子科技等新兴领域崭露头角。虽然他们对祖国和故乡的感知度较老一辈弱,但他们更注重投资环境与回报,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同样也是他们个人梦想的实现。

  华侨华人如何助力“五水共治”

  正是基于老侨浓厚的家乡情结与新侨丰富的创业资本,“五水共治”在吹响绍兴大规模治水行动新号角的同时,唤起了广大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心中强烈的共鸣,用他们的赤子深情、智慧和资源,为心中的“母亲河”纷纷助力。

  资金助力。浙江侨界为积极响应“五水共治”的号召,通过由中国侨联所属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发起“侨爱心365基金”,并在此基础上成立“365治水专项基金”,用于全省治水。绍兴市也积极响应,仅柯桥区侨界就捐款超过500万元,其中有柯桥区侨商会创会会长周永利所属的浙江永利集团捐款100万元、柯桥区海创会首席执行会长蒋振东所属的浙江天马集团捐款200万元。老一辈华侨华人也心系治水,上虞籍港胞、87岁高龄的张杰特地从香港赶到上虞,为“五水共治”捐赠5万元。这位“浙江省爱乡楷模”仅靠着在九龙尖沙嘴租用的一间6平方米店铺,以卖大闸蟹、茶叶蛋谋生,20年来为家乡捐资累计达1300余万元。他说:“虽然我捐得不多,但带个头,希望更多的人来支持‘五水共治’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华侨华人们为“母亲河”的捐资热情,为“五水共治”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来源,体现的不仅是他们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更是反哺家乡、造福桑梓的责任担当。

  技术助力。“五水共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大的层面,涉及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等;在小的层面,更涉及水环境治理的各个节点,如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餐饮行业油污净化装置的设立、农村生活污水的纳管收集等。华侨华人依托人才、科技的优势,发挥行业优势,“以侨引侨”直接参与“五水共治”。德国海归博士、浙江省侨联青年总会理事、浙江达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效军捐赠11套自主研发的“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设备,对11个村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通过这一系统,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用于浇灌、冲洗,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华利用其研发的物联网水质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水源中COD和氨氮的在线检测难题,并实现对污染源的跟踪监测,这一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大大加快了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进程,己在省内投入使用,并步入产业化阶段。他们助力“五水共治”的过程,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依托这一平台,追求创业梦想,实现价值共赢。

  文化助力。与“水文化”的源远流长相比,“侨文化”有很强的渗透力,从有形到无形,从侨界到非侨界,从国内到国外,“侨文化”影响了海内外的各个领域,并从老侨传承到新侨,影响数代人。“侨文化”的发展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而“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在绍兴水城的发展史上,有远到晋代贺循开凿西兴运河、明代汤绍恩建造三江大闸,近到解放后当代绍兴人多次奋战钱塘江,大规模围涂造田。这些与耳熟能详的地名有关的、与父辈亲身经历有关的,都能在海内外绍兴人中产生巨大的共鸣。作为宣传者,华侨华人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全局意识,以水城文化的感召力,倡议侨胞、侨团投身家乡“五水共治”,凝聚更多力量。作为监督者,华人华侨用“寸寸河山寸寸金”的责任意识,建古城、扬名城、兴水城,把书圣故里、仓桥直街、鲁迅故里……一粒粒散落的珍珠串成璀璨的项链。作为参与者,华侨华人用“明年春色倍还人”的发展意识,恢复旧时府河、打通老城内河,乌篷船摇橹其中,“慢游”古城是另一种水乡韵味,使重建水城到再现水城,不仅让江南水乡重生,更成就绍兴儿女的共同愿景。(柯桥区侨联供稿)

上一篇:海盐县重视侨情调查成果转化 丰富侨务工作内涵
下一篇:以“小资源”构“大格局”侨务理念 促禾城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