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探索社区侨联工作 营造温馨“侨之家”

2008-06-26 11:07:10

探索社区侨联工作 营造温馨“侨之家”

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越都社区

  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越都社区位于市中心——古轩亭口,东邻解放北路,西傍潺潺府河,南连人民西路,北靠胜利西路。全国特色文化广场之一——城市广场座落在其北面,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历史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奖的历史街区——仓桥直街贯穿其中,是一个集古今而显商、金、旅、文、教、娱于一体的复合型社区。现有居民2500余户,人口6500余人,辖区内有留学生家属104人,归侨1人,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138人。可以说是人文精华荟萃、文化底蕴深厚、侨务资源丰富。自2001年社区成立以来,我们借力借资开拓,合心合力进取,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省文明社区、省示范社区、省百佳社区、省城市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省卫生先进单位、省民主法治五星级社区、市“五星级”社区、市、区“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是唯一的连续两届区“五星级”社区,被省委领导称赞为:“老区新貌独一无二、社区工作争优创新。” 越都社区自试点以来,中国侨联等领导对我们越都社区侨联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实地视察,各位领导对社区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好评价,2005年越都社区被授予全市侨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越都社区在02年区侨务工作试点的基础上,在街道党工委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社区侨联工作不断深化拓展。我们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主题,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侨联工作机制,完善侨联工作网络,努力探索基层侨联工作的新路子,积极开展社区为侨、侨为社区双向互动服务,积极发挥侨眷、归侨、留学生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开创了社区侨联工作的新局面。

  一、夯实基础树形象,确保工作有作为,坚持“三个到位”

  1、坚持思想认识到位。社区党组织十分重视社区侨联工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侨联工作,将社区侨联工作纳入社区党委、居委会工作范畴,使其成为社区党建和社区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区制订了越都社区侨联工作计划,制订侨胞眷属联谊会章程,部署社区侨联工作的目标、步骤、措施等。专题召开党委会议、居民干部会议、党员大会学习有关侨务知识、《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使党和政府的侨务政策深入人心。

  2、坚持组织网络到位。建立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民政助理员为副组长的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确定一名社区干部作为侨务工作者,具体负责辖区侨联工作。成立侨胞眷属联谊会,由党委书记担任会长,聘请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影响的侨眷担任副会长,社区民政主任担任秘书长。并建立由居民小组长、侨眷、归侨、党员骨干等组成的侨联工作联络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使社区侨联工作形成有人抓、有人干的良好局面,为社区侨联工作奠定了基础。

  3、坚持规范管理到位。由于社区由原来的五个居委会合成,为此,社区着手开展摸清侨情工作,逐个上门调查、走访、登记,召开各种座谈会和利用人口普查资料,基本摸清了侨情,并建立详细、规范的侨联工作基础台帐。把它作为发掘社区资源的有效手段并将其登记造册。同时,建立侨联工作五项制度:即工作例会学习制度、联系走访和接待制度、 情况通报制度、 联谊服务制度、台帐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工作,为社区侨联工作打实了基础。

  二、拓展服务谋双赢,促进工作上台阶,实行“双向互动”

  社区为侨是社区侨联工作的基点,侨为社区是社区侨联工作的深化。通过社区为侨服务,能给归侨侨眷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实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通过侨为社区服务体现“侨有优势、侨是资源”,发挥侨务资源对社区建设的推进作用,有利于调动社区开展侨联工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以为侨服务为抓手,构筑社区侨联工作大舞台,不断拓宽为侨服务新领域,挖掘社区有效资源,积极发动侨胞参与社区建设,努力形成“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良好局面。

  (一)开展为侨服务。为凝聚侨心,社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为侨服务活动,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归侨、侨眷心向社区,对社区有归属感,通过交流联络服务,深化侨联工作力度,强化服务深度和广度。

  1、为侨服务。社区为侨志愿者们每月定期上门为困难侨眷和老弱侨眷服务。如家住明珠苑的一位80多岁的侨眷沈阿雅,子女在德国,社区安排党员与之结对,经常上门问寒问暖,关心她的衣食住行。志愿服务队员们经常为其清洗衣被,整理家中。她的玄孙辈小孩户口在社区,居住在别处,不管风雨下雪,服务队员都按时将小孩的卫生防疫接种通知等方面的资料送上门,这些都使老人非常感动。港胞倪铁城住所处于著名的历史老街,邻居家把空调外机安装在他家天井,影响他家休息,他家亲戚几次与邻居交涉未果。社区干部闻讯后顶着炎炎烈日与空调的主人联系,经多次协调,顺利解决了空调外机的搬迁。寒暑假期间,社区组织学生开展为侨服务,用学生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困难侨眷,如社区团支部发起“寒假后如何用好我的星期天”的活动,把帮侨助侨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爱心小分队的学生带着水果等礼物来到红旗路113号的侨眷冯婉华家,为她整理房间,清洗被套,搬运堆满在门前的砖瓦,老人很感动。在“三月雷锋周”活动和“三八妇女节”活动中,志愿者们还专门开展“走访每一侨,服务每一侨”活动。每逢春节等节日,社区上门慰问、探望侨胞,送上春联和慰问品,使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社区还关心侨眷的身体健康,邀请“红十字”医院的医师免费为侨胞、侨眷进行健康检查,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

  2、帮困助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少数归侨侨眷在改革中成了下岗失业人员,由原来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生活发生困难,有些成了社区中的弱势群体。为此,社区认识到要为他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使侨眷与社区的距离更近,使他们及早走出阴影和困境。于是,社区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下岗待业的人员尽快就业,并且社区在“侨之家”开展心交心的帮助活动,对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四自”教育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切入点。为做好下岗再就业服务工作,社区干部不辞劳苦,四处奔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介绍岗位5个,实现再就业8人。

  (二)开展侨为社区服务。上级政府和社区关心归侨侨眷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好服务,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侨眷们也懂得回报社会,尽其所能为社区服务。归侨侨眷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才智,推动着社区的建设发展。

  一是参与社区建设。在越都特色工作建设方面,归侨侨眷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和才智,发挥侨界人士在社区事务中的参政议事作用。又如,明珠苑小区是越都社区比较典型的住宅小区。以侨眷朱友才、侨胞金吉安、台胞韩文照为主的一些居民,他们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八荣八耻的内容,针对小区的实际情况开办了《居民论谈》。用书面的形式在小区的明显位置进行张贴,对一些小区内的不文明的言行发表自己的见解,扬荣抑耻,受到了居民们的好评。同时,也引导着广大居民群众树立人人讲文明、个个树新风的良好风尚。目前,《居民论谈》共出了16期,效果良好。被绍兴各大媒体进行了刊登和报道。在社区开展“星级社区”、“平安社区”和“巾帼文明示范社区”等创建中,均献计献策,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参加社区活动。侨眷党员同志积极参与社区奉献,带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治安防范,协助解决矛盾纠纷。历年在为贫穷地区捐衣捐物的活动中,侨眷周吉生、宋荣清等多次捐衣献物。越都藏书楼成立之际,归侨周吉生带头组织侨眷们捐献书籍近200册。侨眷宋老师不遗余力地搞好黑板报宣传,还经常以家庭形式参加街道的才艺展现,祖孙同场献技,表现出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功底。社区还建立了由归侨侨眷为主体的书苑队、夕阳红戏曲队、老年二胡队,进一步活跃了侨眷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归侨侨眷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亲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社区采取联谊活动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邀请侨眷侨胞前来参加,加强与侨眷的感情交流,把亲情、友情有机地融入侨联工作之中。如举行春节茶话会,中秋节举行“如水清景无限,共享一轮明月”团圆会,元宵节的“喜逛大剧院,猜谜闹元宵”游园会,“万人行动别陋习,文艺演出进台门”活动等。

  三、情系侨眷凝侨心,心牵侨胞展侨力,架起“四座桥梁”

  确立侨界人士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参与、关心和建设社区,是实现侨联工作社区化目标的关键。为此,我们构筑起“四座桥梁”。

  1、凝侨心,架起友谊之桥。街道和居委会干部甘当归侨侨眷了解绍兴、接触社区的铺路架桥人。我们一方面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营造温馨欢乐的社区大家庭氛围,吸引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保持私密性的习惯,逐步加强了与侨眷的感情交流和心灵互应,调动了侨眷参与社区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开设社区“侨之家”,设立侨眷活动室,把侨务制度、侨务动态、侨务网络上墙公布,建有侨务学习角,侨务接待处,使它成为真正的“侨之家”。

  2、送真情,架起爱心之桥。每年上级有关部门领导都会专程来社区对侨眷代表进行慰问,送上一份党和政府对侨界人士的关怀,同时,也换来了侨眷们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热情。侨眷朱友才乐善好施,2003年出钱购置10套棉毛衫衣裤捐助特困家庭,还购置许多收音机捐献社区残疾人。05年,在得知社区单亲家庭华文琴不幸身患脑溢血,瘫痪在床时,他个人拿出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的500元钱,捐助这个雪上加霜的家庭,却一再强调要我们不要告知是他捐赠的。

  3、创文明,架起希望之桥。台胞韩文照已80高龄,他不仅是社区侨眷二胡队的队长,还是一位越州诗社的成员和书法爱好者,为社区文明创建工作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今年,在社区“保护古城河道、美化生活家园”为主题的创建“十佳河埠头”系列活动中,他特意作了一首“越水穿城清似镜,今朝淤染痛心弦。市民协力护河道,绚丽家园世代传。”的诗歌,给河埠头增添了几分古越文化气息,也表达了自己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支持。侨眷冯老师居住陈家老台门,80多岁可谓德高望重,配合社区的特色台门创建,积极为社区小报《越都春晖》投稿。在她的促动下,在台门内开展了互帮互学、团结友爱活动,组织台门内居民观看文艺演出,形成了文明、整洁的“互帮台门”,显现特有的台门特色。

  4、参政议政,架起沟通之桥。我们邀请侨界人士担任社区党风、行风的监督员、评议员、居民代表大会代表、楼组长等。通过经常性召开侨界人士座谈会,向他们通报社区工作,同进,也听取他们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使之直接参与社区的建设,成为活跃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如家住明珠苑小区的侨胞金吉安,是一位社区的小组长,是明珠苑小区开展民主自治工作的重要人物,今年,在小区车辆停放问题上,及时与居民和社区沟通,并献计献策,身体力行,发挥了主导作用,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也为社区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以上是我社区侨联工作所做的一些情况。我们将坚持好的传统,工作不断出新,总结开展社区侨联工作的经验,以社区为依托,整合资源,使社区侨联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努力开创社区侨联工作的新局面,将社区侨联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扎实,更富有成效。

上一篇:整合资源 凝心聚力 双向服务 努力探索社区侨联工作新路子
下一篇:社区为侨服务好 侨为社区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