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一帧珍藏近六十载的照片

2011-06-15 15:23:43

一帧珍藏近六十载的照片

周添成

一帧珍藏近六十载的照片

  这是贴在我相册里的一帧侨领陈嘉庚先生的照片,屈指数来,我把它珍藏了近60年。

  说起这帧照片,还有一段故事哩。

  陈嘉庚先生是我心目中最崇敬的伟人之一。在南洋,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打从懂事那一天起,就经常听家人谈到他的为人与善举。特别是我7岁那一年就读于马来西亚、槟城、丽泽小学一年级时,恰好是1941年日本南侵的前夕,海外侨胞的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校园内热血沸腾,老师慷慨激昂,宣传抗日救国,学生踊跃捐款,支援祖国抗战。正是我们的侨领陈嘉庚先生领导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他于1938年联合各属侨团在新加坡组成并领导南侨筹赈总会,号召侨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截止1941年,南桥义捐5亿国币,有力地支援祖国抗战。他组建南侨机工队,保证滇缅抗战运输线畅通。他反对投降,主张抗战,1938年,他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向正在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拍去“敌人未出国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表现出一身凛然正气,深受广大侨胞的拥护与爱戴。以后我又读了《南侨回忆录》,对他的教育救国思想以及倾资办学的义举,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他于1940年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侨团回国慰问抗日军民,对重庆与延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所得的结论是:在重庆,“绝无一项稍感满意”,到延安,“如拨云雾见青天”,让海外侨胞看清国民党的腐败与不作为,寄希望于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1950年代许多侨生纷纷回国读书、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我就是在这个时候毅然决然回国的。

  1952年我回国,当时有三个地方(即北京、广州和厦门)招收侨生,我因为仰慕陈嘉庚先生,又听说他已回国定居,专事办学,所以我决定去厦门。在集美学村里,我们经常看到陈嘉庚先生的身影。他拄着拐杖巡视工地,遇上在劳动的工友,他会嘘寒问暖。他对我们侨生关怀备至,我们不仅不用缴交学杂费,生活有困难的还可以申请助学金。记得我刚到集美时,已是11月份了,天气很冷,一到校就领到校主发放的衣被,让我温暖过冬。逢年过节,或组织出外旅游,或组织文娱演出,除夕发红包,使每个侨生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还有机会聆听他老人家的报告。他身体健朗,精神矍铄,从来都是站着作报告,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他见多识广,报告的内容很丰富,往往从国际到国内的大事,谈到个人卫生,娓娓道来,如叙家常,十分亲切。读完高中后,我又报考校主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幸运得很,当年我考进了厦门大学历史系。

  为了把这一切定格下来,以作永久纪念,最佳的办法就是把它们拍摄成影视资料,那怕是留下一张照片也好,可是条件不允许,像我这样一个穷侨生,哪来的照相机,更甭说摄像机了。于是,我在当年集美街上的一家照相馆里选购了这帧陈嘉庚先生的照片。你瞧,他老人家在作报告,多精神!拿着这帧照片,我几次想请他在上面签个名,但终因不愿打扰他老人家而作罢,最后还是我自己在照片的背面写上这几个字:“侨领陈嘉庚先生”。

  因此,珍藏这帧照片,就是珍藏我对侨领陈嘉庚先生的永远敬仰。

上一篇:天安门前孔子雕像随想
下一篇:梅坞茶乡侨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