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小松素描

2011-08-08 16:22:31

小松素描

李德忠

小松素描

  李德忠,号紫庭主人。祖籍山东枣庄,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师承朱颖人、卓鹤君等,曾就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浙江省侨联党组书记。

小松素描

  绝对是一块没有半点泥土的花岗岩石上,生长着一棵倔强的小松。

  可能几百年了,也可能几千年了,就是长不大,它太缺少养分了,仅靠着天性的顽强和那么一点点在岩缝中的些许水分,顽强地生长着。为了这些许水分,它还得把根须长长地延伸。但是够了,它足够了,只要有些潮湿,它就不至于死亡,几百年了,几千年了,就这样过来的。

  这是一棵孤独地长在天柱山一块不知名的大大的花岗岩石上的小松。花岗岩与山体同方向倾斜着,可能太硬了,风霜雨雪只在上面打了些星星点点的小坑,石面略带些赭色,少许地方有些泛青。这块岩石是专门为小松置放的,不管是只有这样的岩石才配得上这样的小松,还是只有这样小松才配得上这样的岩石,反正小松就长在这么一块岩石上。

  远远望去,小松就长在岩石上;走近了看,还是长在岩石上;彻底地几乎是触及了的端详,方看清楚其根象钢针似地刺向了岩石上唯一的那一道裂缝。裂缝见不到底,确切地说,没办法见底,因为那缝隙太窄了,窄得像一截线似的,根须犹如是钢爪似地焊在了岩缝之中。

  小松依着岩石的坡面也斜向地生长着,总长绝对不会超过一米。是的,总长而不是总高,因为我说了,它是沿着岩石的坡而长的,几乎与岩面平行着,不少松针已触及了岩面。或许是太累了,想依倚在石上休息一会儿;或许被长年累月的山风吹成这个样子的;或许它一开始就作着匍匐状;或许是在某一次暴风雨中骤然间被压弯的。但是看得出来,它没有倒下,它还是那么潇洒,那么快乐和那么顽强,似乎在一边歌唱、一边继续沿着斜坡向上生长着,没有一丝一毫想停下来的样子,任何人看见它都会这样认为的。

  小松的形状不复杂,没有盘根错节、虬枝横生,它只有一柱枝杆,半挂松叶。若不是在这么一块突兀的大岩石上孤独地生长着,不是因为它的周边再也看不到其它植物的话,人们简直不会注意到它。它太微不足道了,太不夸张了,要不是枝杆上留着祖先给它的椭圆形的龙鳞一样的皮和针状的叶子,还真想像不到这是棵松树。但它的确是棵松树,虽然小。

  它的主杆上明显地有不少的错枝,有些还有寸把长,有些几乎已成了痕迹,人们可以认为这些是伤痕,也可以看作是残疾的烙印,但是,不可能认为这是柔弱的,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明确地表明,它曾经抗争过,只有抗争过的枝杆才是用这样的线条弯曲的。

  它的松盖不大,但是却用自己近一半的身躯覆盖着抗争过的主干。松叶们似乎明白,得尽力地呵护好主干,哪怕自己牺牲着。所有的一切靠着这直径不足10厘米的主干,只要主干在,根就会勇敢向地下伸展,枝叶才得以向天空触及。然后,松盖像个嗽叭状似的朝向了天空,歌唱着,当再有山风吹过的时候。

  这就是一棵平凡的不知名的小松的素描,在蔚蓝蔚蓝的天空和沉闷闷的巨大岩石之间,生长着这么一棵不知名的小松。它没有办法选择肥沃,但它潇洒地选择了快乐;它虽然终究会贫瘠,但也终究会永远地精神富有。(★)

上一篇:情系故乡——怀念家乡青田
下一篇:徜徉在马克思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