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

2012-08-03 16:09:31

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

文/丘永宁

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这个名字,对于当今的国人而言,是比较陌生的,殊不知他是中国第一位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留学生,他还被称为“中国近代留学之父”、新式教育的催生者。今年恰好是容闳离世百年。

  1828年11月17日,容闳出生于中国南方边陲小镇——珠海市南屏镇,与澳门仅一水之隔,其父就在澳门务工谋生。由于这里是中国最早受西方传教士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所以在容闳6岁的时候,就跟随一位传教士夫人读书。12岁时,容闳进入澳门玛礼逊教会学校读书。校长布朗先生是1832年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容闳晚年回忆时说:“他别具天赋,释物说理,清楚明了,简洁易懂,无学究气。”

  1846年8月,布朗因健康原因,决定回美国,他想征求几位学生一起随行,以便在美国完成学业。容闳第一个站了起来,另外两个学生也站了起来,一个叫黄胜,一个叫黄宽。三人在布朗等人的帮助下,于第二年4月12日进入了著名的马萨诸塞州孟松学校(预备学校)就读。1848年,黄胜因病回国,黄宽得到资助转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容闳没有和黄宽一起去英国,而是一个人留在了美国学习。

  1850年,容闳考入耶鲁大学,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屡获校内英文讲演第一名。一位叫突依曲尔的牧师称赞道:“容闳从头到脚,身上每一根神经都是爱国的。他热爱祖国,信赖中国,确信中国会有灿烂的前程,配得上她壮丽的山河和伟大的历史”。

  1854年夏,容闳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受过完整的美国教育并取得学位的中国人,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完成学业的海外留学生。11月13日,容闳怀揣着用羊皮纸制作的耶鲁大学毕业文凭,从纽约登上“顾里加”号机帆船返回祖国。

  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先进教育的影响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感悟,常萦绕于容闳心头的,是救国强国的梦想。他晚年曾回忆:“我已经初步地想好了我将做什么。我坚信下一代中国青年应当能有机会受到我所受过的教育,而通过西方的教育,中国或许可以再生,变得文明而强大。这一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我一生事业的雄心之所在。”

  回到阔别8年,充满战乱、贫穷的祖国,容闳开始了他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在向西方学习中造就新一代国家栋梁的漫漫求索之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救国梦想,容闳先要积累财富,于是他开始经营茶叶生意。

  1863年春,由几位有识之士的推荐,他在安庆受到了权倾一时的曾国藩的召见,曾非常赏识他的见解和才气,“吾观汝貌,决为良好将材”,“望而知为有胆识之人,必能发号施令,以驾驭军旅”。曾国藩还向他介绍了一些有关洋务运动进展的情况,对他寄予厚望。

  1864年,清政府拨银六万八千两,全权委派容闳到外国选购机器。他先后考察了法国、英国和美国,最后决定向美国订货。第二年春天,所购机器全部运抵上海,这便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工厂——江南制造局的由来。这一政绩,使容闳官授五品。

  使容闳念念不忘的,还是留学教育问题,因为他认为这才是对国家最具战略性的,是他最想做的,对于中国未来最有益的事情。从国外购买机器回来后,他就不断地向曾国藩提出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几经周折,曾国藩联合李鸿章等人上奏朝廷,1870年清廷终于批准了留学计划。1871年8月清朝政府拨白银120万两,用于留学生教育经费,并分别在中国的上海和美国马萨渚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成立“选带幼童出洋肆业局”。

  追求多年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整个计划分4年进行:每年选派30名12岁到15岁之间的幼童赴美,4年共120名,留学期限为15年。15年后每年有30名学成青年回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人才工程。

  1872年8月11日,30名身着长袍马褂,拖着辫子的中国男孩,由上海登轮,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此后三年,又连续有三批中国幼童赴美留学。这便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幼童留美”事件,一个几乎完全由容闳个人努力,促成政府行为的“历史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批幼童中有浙江藉8人,其中钱塘县大关乡的孙广明是中国电报业的开山鼻祖和创业者。当时孙广明在美国尚未完成学业便被遣返回国,回国后参与了中国早期电报事业的开创工作。

  容闳这位默默地为中国开创留学事业的先驱,今天的世人知之不多,但他对日后中国社会变化的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上能与之相比肩的仅少数几人而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容闳“发现了”美洲,他是“中国的哥伦布”。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能以既不傲慢无知也不自卑恐惧的心态,来看待“中央帝国”之外的世界,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有一种人类思想在闪光。

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

  1912年4月21日,容闳在84岁的耄耋之年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最终长眠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选带幼童出洋肆业局”最初设在马萨渚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后来迁于此地)。

上一篇:重读《论华侨历史的研究》
下一篇:泰国 我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