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延安朝圣感思

2013-05-15 11:18:43

文/林孝双

  坚守信仰的星空

  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驻足延安窑洞,不禁思绪万千:党在如此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奥秘就在“信仰”二字。因为信仰,成千上万的进步青年冲破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来延安参加抗日救亡;因为信仰,一大批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不变节叛党,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因为信仰,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硬是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中国共产党转战陕北移师延安的13年,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历经八年抗战和十年内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靠的就是一种信仰的追求、一种精神的支撑。延安精神昭示我们:只有拥有坚定的信仰,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才能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梦想。

  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无论对一个政党还是对一个人来说,信仰永远是指路的明灯、人生的航标、力量的源泉。革命战争年代如此,改革发展时期也同样。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心中的信仰是坚守还是动摇,正在叩问着我们的党和每一个共产党人。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回答了执政党执政的信仰问题。而对每一个共产党人来说,面对当前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都要努力清除思想上的“雾霾”,将政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到自身的血液和灵魂中,做到不迷茫、不动摇、不懈怠,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胜的信心,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得民心者得天下

  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没有徇私舞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不良作风。政府官员当官不像官,自觉做人民的勤务员,群众评价边区政府是“只见公仆不见官”。因而在战争时期的恶劣环境下,群众宁可饿死自己也要主动上交粮食支援部队,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红军战士安全,真正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情。党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表明,只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为人民群众图翻身、谋利益,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民党蒋介石之所以失败,就是由于严重地脱离了人民,背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关乎人心向背,历史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当前,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上,虽然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更好条件,但如果不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不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易滋生骄傲自满、脱离群众、贪图享乐、消极腐败等种种背离为人民服务宗旨,甚至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的思想和现象,就易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疏远和紧张,由鱼水关系变为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这是极其危险的。

  “人民群众是天、是地,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共产党人才能顶天立地;人民群众是风、是雨,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共产党人才能呼风唤雨。”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心中装着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将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群众的评价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晴雨表”、“度量尺”和“风向标”,放下架子,伏下身子,广交贫友、深结穷亲,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诉求,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打牢群众这个根基、畅通群众这个血脉,才能逐步消除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负影响,更多地凝聚“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正能量。

  艰苦奋斗是法宝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参观延安革命旧址,无论是在凤凰山麓、杨家岭,还是在枣园、王家坪,都会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我党我军高级领导干部住的是普通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不搞任何特殊化的场景;驻足南泥湾纪念馆,不难发现中央领导同志带头参加劳动,种菜、纺线,带头节衣缩食的画面。这些场景和画面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在战争年代是克敌制胜的传家宝,而且也是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准则,是凝聚群众的精神力量,是引领风尚的思想高地,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应该说,与过去相比,物质条件已极大改善,那种吃糠咽菜、穿补丁衣、住茅草房的情况已不复存在了。但当今由于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党员干部贪图享乐,生活奢糜的负面影响不刹住,人民群众的“仇富”、“仇官”现象就会更严重,党与群众的关系就会疏远,实现“两富”现代化浙江也就无从谈起。

  当然,我们倡导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做苦行僧,只是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在工作中做到节俭办事,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不大手大脚,用好纳税人的钱,管好钱袋子,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上。就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勒紧裤带过紧日子。“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共产党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居安思危,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带头遵守中央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的“六个禁令”,带头弘扬戒奢倡廉的传统美德,带头践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放下架子,勤俭修身;甩开膀子,勤勉工作,以自身的艰苦指数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对权力心存敬畏,对监督从善如流的工作习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唱好“廉正曲”和“艰苦歌”,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提供坚实的作风保证。(作者系省侨联办公室主任)

上一篇:杭州通判苏东坡的文学与人生
下一篇:华侨华人坚信:儒家思想是“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