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陈嘉庚的公正评判

2014-01-22 16:12:00

陈嘉庚的公正评判

文/周添成

  翻阅旧报刊,在《同舟共进》2010年第9期上读到一篇题为《陈嘉庚对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的文章,深受教育,谈点感受。

陈嘉庚的公正评判

  文章说的是,在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日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筹赈会回国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实地慰劳考察。作者秦立海文中引用的资料,均出自陈嘉庚著《南侨回忆录》(上下两卷)。

  《南侨回忆录》是陈嘉庚于1943年至1945年在印尼遇难期间所写的回忆录。他在这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自己40多年的人生经历,记录了南洋华侨为囊助祖国抗战而作出的贡献,并陈述了他为发展教育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种种艰苦卓绝的奋斗。1946年《南侨回忆录》的出版,在海外侨胞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南侨回忆录》中有关抗战时期在重庆与延安两地所见所闻的记载,让海外侨胞对中国共产党寄予深切希望。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华侨学生返回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上世纪50年代南洋侨生回国高潮,《南侨回忆录》一书的出版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就是阅读了这本书后,于1952毅然决然回国的。

  今天阅读《陈嘉庚对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对我来说更有一番体会。文章由两大段落组成,每一段落都以陈嘉庚的原话作为标题,即重庆见闻:“绝无一项稍感满意”,延安之行:“如拔云雾而见青天”。这样,重庆与延安的所见所闻,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按事件发生的顺序,娓娓道来,读之如亲临其境。你瞧,陪都里的蒋介石,威风八面,所到之处,“蒋委员长到”之声四起。人们肃然起立,恭候相迎,而窑洞里的毛泽东,那么平易近人,他在与陈嘉庚谈话时,有迟到的学生摸样的人进来,就在他的旁边坐下,他还挪动自己的身子,让出较多的空间,使后来者坐得舒服一些。在重庆,官僚刮民脂,大兴土木,富人花天酒地,穷人水深火热;在延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军民团结,同甘共苦,一片积极向上的景象,尤其是军民关系,犹如鱼与水,亲密无间,如毛主席招待陈嘉庚的那只鸡,还是邻居老大娘听说毛主席有远方来客特意送来的,她的儿子生病时都舍不得杀。陈嘉庚是个爱憎分明的人,经过这样近距离的观察,得出上述两个结论:重庆“绝无一样稍感满意”,延安之行“如拨云雾而见青天”是很自然的。

  时光荏冉,70多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与进步。如今,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和平崛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道远。面对这一形势与任务,如何保持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如何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课题,这也是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对共产党进行近距离观察,并作出公正的评判。(作者系浙江省华侨华人研究会顾问,马来西亚归侨)

上一篇:舌尖上的童年
下一篇:我在悉尼的油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