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年味”尝一二

2015-04-10 10:43:41

“年味”尝一二

文/胡 丰

  (一)豆腐包

  豆腐包是金华人过年过节尤其是祭祖烧羹饭时供奉必备的菜肴。它的主要原料是豆腐皮、豆腐、萝卜,也用香菜或荠菜等。

  先将萝卜刨成丝,放锅内用素油炒熟,拌入豆腐和生姜末、盐作馅。然后将豆腐皮摊平,加入馅,包成长筒形。再放入油锅内煎,等两面煎成金黄色如虎斑状即可起锅。最后,用刀切成约两寸长,装盘。

  豆腐包是素食,别小看它是由极普通的食材做成,吃起来味道就不一般了,别样的鲜美和爽口。用箸夹起一只豆腐包,放入盘中,咬上一口,细细品尝,在唇齿舌尖,不仅是一种滋味的享受,更是让人进入一种境界。这是一种静谧、清新、广厚、平和的意境,甚至带着几分禅味、佛意。正如明代诗人苏平曰:“筒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

  将一颗颗大豆,加工成一块块豆腐,又做成一只只豆腐包,这简直是一种奇迹。我们的先人不断地摸索、探求,独辟蹊径,独树一帜。这不仅是物质的变化更是精神的升华。物质更精致、精美,精神层面更艺术、更诗化。这是先人对生活执著的追求,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贡献。每当想到这里,笔者更加笃信“饮食是一种文化”的说法,更为我国灿烂的饮食文化而感到自豪。

  豆腐皮,透明晶亮,薄如纸,韧如皮。它的制作方法是将经过挑选的大豆脱皮、浸泡、磨浆、滤浆、加热,在沸腾后保持一定温度,豆浆表面结起一层豆皮,可一张张连续捞起,最后烘干。有一首古诗如此写道:

  波涌莲花玉液凝,

  氤氲疑是白云蒸。

  素花自可调羹用,

  试问当炉揭几层?

  短短四句诗就把豆腐皮的生产过程艺术化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妙趣横生。

  (二)八宝饭

  八宝饭如同一位漂亮的“公主”,总是在宴席的最后才登台,是压轴大戏。

  “公主”的出台亮相,让人惊艳叫绝。远远看去,红、绿、黄、白……色彩缤纷,无比艳丽;近看更是晶莹剔透,像一件精雕细琢的玉器,精致、高雅,美轮美奂,简直让人不忍下箸。

  制作八宝饭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赤豆、红枣、桂圆、莲子、红豆、核桃仁、葡萄干、山楂糕、青梅、红绿丝、猪板油、白糖等。各地口味和习惯不同,选料亦略有不同。在金华人眼中,红枣没有蜜枣好吃,尤以兰溪的金丝蜜枣最为上品,所以多用金丝蜜枣替代红枣。莲子自然是选用著名的武义宣莲。

  原料准备就绪后,先将糯米煮成八分熟,用少许猪油、白糖拌匀;赤豆煮烂,捣碎,加猪油、白糖制成豆沙;莲子、红豆等先煮至半熟;山楂糕、青梅等切小丁或条,备用。用一大碗,在底部抹上熟猪油。把山楂条、红枣、莲子、核桃仁等有规律地放入碗底,摆放成图,铺入糯米饭,再在中间填进豆沙,用糯米饭抹平,上笼蒸煮。待蒸透出笼,将碗倒扣在一只大盘内,并撒上红绿丝,即可上桌。

  中国饮食,多有典故,各有出处。但正因为远古,故事更无法考证,聊起来也更轻松。为什么中国饮食故事多?笔者想了想,大概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吧。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吃、喝,脸红耳热,酒酣微醺,话就聊开了。古人酒足饭饱,讲点故事,既聊以宴席上助兴,也可饭后茶余增添闲情逸趣。

  八宝饭历史悠久。相传周武王率领诸侯东征,打败商纣王于河南洪县南的牧野,纣王自焚而亡,周武王乃定天下。在周武王伐纣建立天下的大业中,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蜗等八士功勋赫赫,深为武王和人民称誉。在武王伐纣庆功宴上,天下欢腾,将士雀跃,厨师应景而做“八宝饭”以示庆贺。

  压轴戏落下帷幕,宴席也就到了收场的时候。这正应了句老话: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作者单位:《亚峰》编辑部)

上一篇:羊年说羊
下一篇:望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