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五十年后再相会

2009-07-30 17:25:32

五十年后再相会

泰国归侨 丘永宁

  上了年纪的人,大概都是喜欢缅怀往事的。

  一日,在清理尘封已久的老照片时,发现一张五十年前浙江省高校归侨学生夏令营的老照片,我如获至宝地仔细端祥照片中的每一位“年青人”,一股怀旧之情涌上心头,把我带回那激情燃烧的遥远年代。这是一张120相机拍的照片,在当时已是最大的了,但如果让我们这些爷爷奶奶级的老归侨来辨认,实在太小了。于是,我用当下流行的数码相机翻拍放大,分发给相片中生活在杭州的朋友们。

五十年后再相会

陈春来(前左二)、王灿荣(前左四)、陈学勤(前左五)、丘永宁(前左六)、吴天赐(后左三)、关光秀(后左五)、姚天贵(后左八)                          ——1959年暑期,摄于杭州灵隐寺。

  五十年来的流光岁月,已在我们的脸庞上刻下了年轮印记。当他(她)们看到自己曾经年轻的面孔时,个个惊喜异常,如重获家珍,感慨万千。纷纷表示一定要选个好日子,到西湖周边的茶室,大家畅快地叙谈一番,回眸自己怎样从豆蔻年华走到古稀老人的心路历程。

  老照片的十六人中的姚天贵、陈春来、王灿荣(女)、陈学勤、吴天赐、关光秀和我七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和生活在杭州,我们早已把他乡杭州当作自己的故乡了。其余九人先后移居香港、意大利等地,有的至今不知去向。

  看着老照片,我们梦回到一九五九年暑期。那时,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部门,组织了全省高等学校归侨学生夏令营。营地设在杭州老和山下的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为期一周。夏令营的前半段是学习“反右”斗争及大跃进以来的“大好形势”报告,同时,配合形势教育参观了梅家坞茶园和农家,参观了都锦生丝织厂,浏览了西湖名胜,这张照片便是游览灵隐寺时拍下的。夏令营的后半段是到我国当时大型重点工程——新安江水电站参观学习。当我们站在百米高的水电站大坝顶部,环视广袤浩渺的千岛湖湖光山色时,当我们看到敬爱的周总理“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的水电站而欢呼”题词的巨型标语牌时,豪情满怀,为新中国有这样伟大工程而感到非常骄傲。这个时期,崇拜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的英模的意识,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从而也奠定了我们人生价值观取向的基础。

  我们终于在2009年初夏的一个晴日,来到玉皇山下湿地生态公园畔一间农家茶室。老友重逢,嘘寒问暖,相互端详,满面春风。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品着龙井新茶的袅袅清香,伴着小溪叮叮咚咚低吟,议论着五十年来悠远的往事,情辞恳挚,好不惬意。

  我们上大学的四年中,有三年是在“天灾人祸”的困难时期(1959年底到1962年底)度过的。百年不遇的“天灾”,田地里颗粒无收,出现了连包心菜也不包裹成型变成叶片张扬的“飞机菜”的怪象;大跃进中的共产风瞎指挥的“人祸”,造成了丰产不丰收的局面。人民终于陷入物资极度短缺的困境,一切生活必须品都实行凭票凭证供应。政府千方百计地采取一切措施,带领人民能安度难关,这时侨生们也会不时分到一些海外华侨华人捐赠的赈灾食品,受到党和人民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寒暑假期间,学校为侨生们组织了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春节时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聚餐,让我们倍感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坚信匮乏的物质生活的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吾爱吾国”的情愫从来没有动摇过,觉得它是做人的基础。就在这个“困难时期”,我们先后走上工作岗位上的,有了安身立命的依托。这一切,涵育了我们今生今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不懈怠”的思想渊源。

  一九六二年我被分配我浙江省重点中学杭二中任教,从此开始了漫漫四十年的教学生涯。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是我一天中最投入忘情的快乐时刻。教研室、课堂、宿舍三点一线,每天泡在学生当中,工作充满了激情。三年后的一九六五年,当我看到第一届的学生们欢天喜地地走出校门时,心中涌动着一股庆丰收的喜悦,这是我在桃李园地里耕耘的第一茬收成。

  一九六六年开春后不久,由姚文元《评“三家村”》文章为发端的大批判运动,波及全国,校园内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以后发展成全国范围内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这是一场令海内外华夏儿女痛心疾首的“全民大浩劫”,我们都在这场运动中经受了考验和洗炼。

  “海外关系”是归侨的一条生命基因,我们曾因孙中山的《华侨为革命之母》的题辞,而沾了一点光。曾几何时,在“文革”中“海外关系”成了归侨的精神羁绊,成了挥之不去的思想阴影。一九五三年,陈学勤背着父母和兄弟姐妹们,冒着被某国政府抓捕坐牢的危险,偷渡回到祖国。在温暖的祖国大家庭里,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专心致志读书,敬业尽责地教学。不料,“文革”中的一夜间,“美蒋潜伏特务嫌疑犯”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地贴满了校园。内容皆是胡编乱造无中生有的无稽之谈。这突如其来的冲击,使他怂然一惊,不知所措,跌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深渊。在那人妖颠倒黑白混淆不可理喻的日子里,哪有他说话申诉的地方?值得庆幸的是厚道的陈学勤得到几位好心人的救扶。一位好心人劝他远走福建,暂避群众运动的风头;另一位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好心家长干脆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中,隐居起来。使他免除了被不明真相群众的进一步纠缠的厄运。这位好心家长成了陈学勤终生的挚友。

  印尼回来的关光秀,“文革”中举家被下放到浙南山区丽水县,教书、劳动、下工地、筑水库。艰苦劳动不足惧,人格遭损实难当。背着“臭老九”的鄙称和说不清的“海外关系”,教师早已斯文扫地。“上纲上线”,“无限上纲”成了那个年月的时代特征。一个国家的整个社会陷于煮豆燃豆萁式的内斗中,这背后的不少事例和过程都是令人感到后怕的。我们其他几位归侨,在“文革”中虽然没有受到正面的冲击,但也不时被“海外关系”所困顿。当生活凝结成理性认知时,我们深知,困境不单是归侨所独有的,全国人民当时都在遭受苦难。

  在文革初期的“停课闹革命”期间,我们当教师感到最难耐的是无课可上。后来,上面提出“复课闹革命”后,我们终于有课可上了。学物理的王灿荣、陈春来和我上《工业基础课》,因为《物理》课已被取消;学中文的陈学勤上《毛泽东思想课》,因为《语文》《历史》和《政治》也被取消了;而《化学》、《生物》则被《农业基础课》替代了。我和陈春来还参与了校办工厂的创办和技术管理工作,因为工厂在学校寒暑假期间不能停工,我们当教师几个人也放弃了休假。在忙忙碌碌中把日子填得满满的,心中倒反而感到充实些。

  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换新颜。俱往矣!一九七六年粉粹了“四人帮”,“文革”十年动乱终结,举国上下一遍欢腾。一九七八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祖国社会重新走向现代文明的新时代。党的侨务政策回到了正确的路线上,尤其是邓小平说“海外关系”“这是个好东西”后,广大归侨为这欢欣鼓舞,精神大为振奋。个个摩拳擦掌,决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干一番,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在我们的职场上的最后二十几年里,大家都努力工作。在浙大工作的姚天贵教授,硕果累累。荣获全国技术发明三等奖,成为金属热处理领域中的知名专家之一。曾被评为浙江大学先进党员、全国侨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关光秀则在浙江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的岗位上,勤奋负责,清正廉洁,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侨联先进个人。

  我们在杭州市中学界工作的几位归侨,从事着平凡的基础教育工作,为祖国的现代化培养下一代以及在“大团结大联合”的社会生活中,出了一点绵薄之力。王灿荣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校先进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也不时会光顾我们。陈学勤被选为省青联委员;陈春来被选为杭州市人大代表、市民盟常委;我也在不经意间被选为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常委、市侨联副主席,市致公党副主委等职,两度被市政协评为“双好委员”(本职工作好、委员工作好)。

  岁月如歌,流淌欣慰。我们庆幸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里,赶上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好时光,物质生活日益殷实,政治生活开明和谐,祖国三十年来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作为一个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当我们到海外访亲问友时,他们反而羡慕我们这些古稀归侨老人的晚年生活:享受着公费医疗、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有一份衣食无忧的退休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平平安安地享受品质生活。

  回眸漫长的五十年春秋,望向历史深处,恍然若梦。一路走来,兜兜转转,有憧憬、有砥砺;有求索,有徬徨;有挫折,有顺意;有妥协,有坚守;有折腾,有欢乐。有时很多苦涩,却会酿出一坛好酒。我们感到怀旧经常是一种老年美好生活的选项,人生经过时间的打磨,岁月河流的冲洗,往事反而会闪现出新的光彩。我们出生于二战烽火忧患乱世的南洋诸国,成长和求索于新中国成立后有起有落的治世,老于中华走向伟大复兴的盛世。一条从乱世到治世走向盛世的人生轨迹贯穿我们的一生,是与祖国同衰荣共命运的一生,也是回味无穷的多姿多彩的人生。这一生有太多的特殊时刻,化成永久的定格。今天,古稀的我们的心依然年青:激情、好奇、进取,与时代脉博一起跳动。关爱社会,关心国家大事,以欣然之心,做喜爱之事,让晚年的生活更充实。我们感到自己都是祖国大家庭中芸芸众生中平凡普通的一员,平生并没有出众的成就,只是发出荧荧闪光隐含崇上之意而已。及至暮年,扪心自问,只有融入骨髓的“华夏情结”和“从不懈怠”聊以自慰了。

  去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伟大成就,余兴尚未消退。今年,我们又在迎接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前夕,举行了老归侨五十年后再相会的活动,分外有意义。

  望着葱笼叠翠的苍山美岭,饱赏山岚之气,傍着茵茵芳草的生态湿地公园,泽利生聚人居,一派祥和安逸的太平盛世景象,这不就是天堂里神仙般的生活吗?

  热心肠的姚天贵教授,为我们这批古稀侨人在花树丛中再拍下一张集体照。我们相约明年再相聚会。

五十年后再相会

右起:姚天贵、王灿荣、陈春来、关光秀、丘永宁、陈学勤

上一篇:偷听“敌台”庆国庆
下一篇:祖国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