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我的绿色工艺情结

2010-05-10 10:24:10

我的绿色工艺情结

□ 高思佶

  剪月裁霞,寻芳撷英,

  蕴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

  慧心识兰质,巧手绣华章。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确是至理名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在退休之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认为还懂得欣赏美。可是当我退休参加了市老年大学之后,我才懂得我是多么肤浅。尽管现在也不是什么行家里手,起码在工艺美术、诗词、国画等教师的教诲下,开始向艺术殿堂一步步走近,初步懂得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当缪斯驻足心间时,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美化。人的眼睛也在骤然间明亮起来。过去熟视无睹的事物,一下子映入眼帘,过去不经意丢弃的废物,突然间变成了宝贝。当我看到那些五彩缤纷、图案精美的绸缎、棉布;那些纹理清晰、朴实无华的木片、刨花;那些洁白的鱼骨、鲜红的虾尾、澄黄的蟹壳;那些色彩亮丽的广告纸、包装袋、礼品盒时,不禁惊叹设计者的智慧与生产者的劳动!我也仿佛看到这些被抛弃的废物闪烁着眼睛对我诉说:“人类有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诚然,我们已作为鱼虾的外壳内骨,在餐桌上引得人们馋涎欲滴;我们也作为产品的华贵外衣,提升了产品的身价,但在人们酒醉饭饱之后,谁还记得我们的存在?又有几人能买椟还珠?把我们视为珍宝?我们只能被丢弃在垃圾箱中嘤嘤哭泣,暗自神伤。”这些可以二次利用的“废材”引起我的遐思,它们的颜色吸引着我,它们的潜质呼唤着我,它们默默无闻,甘为人类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它们开启了我智慧的心扉,我决心让它们物尽其才,将腐朽升华为神奇,让它们重新焕发出青春,再次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美感神经,给人类带来美好的低碳生活,给地球喘息的机会。

  在冬去春来的十八年中,我不断地摸索、实践,运用老师教给我的理论与技巧,拿起了刀、剪、钳、锤,实践着剪、刻、镂、贴、塑等手段,创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工艺画,其中有绸塑“月上柳梢头”、“问花无语”(获奖);有干花“垂钓”、“放飞”;有刨花,木片贴的“奔马”、“猫头鹰”;有用包装纸做的“断流”和“牵牛”,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梅、兰、竹、菊”(获奖),“一行大雁上青天”、“空中较量”等十多幅鱼骨、蟹脚画。像“白鹭飞来无处停”、“冰山消融”、“断流”等以环保为主题的壁挂,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我把蟹壳敲碎,拼成干涸龟裂的土地,天空中三只鱼骨做的白鹭急匆匆向远方飞去,好像说:“此地无水无草,哪里是我们安乐的家园?”“断流”是用硬卡纸塑成石头的模样,错综罗列在纸上,代表河床已干涸,石块裸露着,几条纸做的小鱼,有的已晒干,有的勉强往河床底下钻,企图找到一点水源……看了这些,你不能不在它们面前伫立深思,你也许会问自己:“是谁毁了它们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果这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2003年、2006年两次我参加了杭州“民间工艺大师”活动精品展;2004年又参加了浙江省老年工艺美术展,也获了奖;中国七艺节在杭举办,我用大龙虾尾巴的内膜做成荷花(七艺节节徽)献给七艺节,受到大会的褒奖。两次参加中国民间艺人节,各大媒体也纷纷作了报道。对于这些荣誉,我的态度是淡然处之。因为我既不想以此求名,更不想以此牟利,仅仅为了充实老年生活,愉悦自己,也把这种技艺教给别人,让大家和我一样受到美的熏陶,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在创造美的过程中,重新调动将近休眠状态的大脑,培养它的观察、想象、创造能力,让大脑变得富有青春活力。在教学中,和学员一起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做一个民族工艺的继承者,传播者。在这过程中,我们共切磋,同提高,共同享受着成功地喜悦,共同净化着心灵。既愉悦了身心,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宣传了环保理念。这种精神享受是再多的金钱也换不来的。我乐此不疲,惟愿终生与绿色工艺相伴。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创造美的队伍,绿化、美化自己的家园。用我们美好的心灵呼唤环保理念的回归,用自己灵巧的手化腐朽为神奇,呼唤、创造低碳生活,实现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的品质之城的梦想。

  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人的双手是灵巧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关爱地球生命的善良的心,我们就能将所有物质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让所有的人都来关爱无言的生命吧,它们会给人类带来永恒的春天。

上一篇:团 圆
下一篇:旅意华侨胡爱芬:朴素自己 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