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总统学者奖”费乔雨:我以这样的方式寻根

2013-09-13 13:05:23

“总统学者奖”费乔雨:我以这样的方式寻根

文/特约记者 黄 俊

“总统学者奖”费乔雨:我以这样的方式寻根

费乔雨和美国教育部部长合影

  费乔雨,英文名字乔治,一个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中文却说得倍儿溜的美籍华裔。

  6月初,乔治在岱山的外婆接到了女儿的越洋电话,得知外孙获得了“总统学者奖”。6月18日,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了象征全美高中生最高荣誉的“总统学者奖 ”的颁奖盛况。在美国,“美国总统学者奖”可被称为“比上哈佛更荣耀”、“中奖几率比被雷电击中还低9倍”的“传奇奖项”。今年有141位来自美国各州的“精英中的精英”获此殊荣,他们在华盛顿接受了美国教育部长唐侃的颁奖表扬。获奖成员中有31人是华裔学生,刷新了历届纪录,祖籍舟山的乔治就是其中一员。

  舟山,从来都不是“祖籍”而已

  “祖籍”这两个字,对于很多晚辈来说,似乎都没有太多的回忆,但乔治是个例外。他喜欢舟山,喜欢家乡的海鲜,还时时惦记着奶奶的鸡汤年糕。

  每年全家都会回老家看看,这个习惯雷打不动。7月初,乔治随父母一道回国探亲。乔治的爸爸费铮翔是上海康耐特公司董事长,祖籍定海岑港;妈妈申洲波,硕士毕业后以访问学者身份留美,祖籍岱山高亭。乔治长得和爸爸一样高大威猛,眉宇间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

  费铮翔是当年叱咤有机化学界的风云人物,是学者,也是商人。如今,申洲波还会时不时告诉儿子他们当年的奋斗史。巧的是,在今年“总统学者奖”的测试中,有一篇文章就是让考生描述家庭或者社区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申洲波原先建议儿子写自己的家庭,写父母曾经的求学和经商经历,可乔治并没有听取妈妈的意见,他义无反顾地描写了心中的家乡——舟山群岛。每次只要爸爸回国后给他带海鲜,他就会开始怀念出海的感觉,想念家乡的海味,迷恋奶奶当年的鸡汤年糕,这个大概是乔治最爱的中国美食了。

  “总统学者奖”从来不拼爹

  乔治写的这篇关于家乡的文章,是第二轮评估的7篇命题文章中的其中一篇。

  申洲波说,角逐总统学者奖,首先要根据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或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考试成绩,每年从各个州挑选男、女生各30名左右入围,今年全美就有3300名学生以顶尖的成绩通过初选。然后,再由专门的评估委员会对学生提交的短文、自我评价、个人才能、领导能力及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进行第二轮评审,今年有560位选手进入了准决赛。最后,总统奖选拔委员会对各选手的申请材料作进一步评估,选出121名学术成绩优秀和20名艺术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总统奖的获得者。

  记者曾以为美国的“总统学者奖”的获得者就好比中国每个省市的文理科状元,其实不然。“我们之所以去参加评比,是因为该奖项的考核内容除了成绩,个人能力占了很大的比例。”申洲波觉得,儿子乔治能胜出,他的课外学术和社会活动能力拥有绝对优势。

  学中文、做义工,生活从来就这么丰富

  8月份的江浙沪一带已然炎热,乔治却“淡定”地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安静地进修汉语。从小,乔治就开始学习汉语,把它当英语一样作为母语来看待。因此,他现在可以流利地和我们进行交流,而且基本听不出他的美国“口音”。

  有了良好的汉语基础,对乔治后来回中国做义工有很大帮助。“我可以讲讲你的那篇文章吗?”每说儿子的一篇文章,申洲波总是会先征求乔治的意见。

  其中一篇文章是根据图片谈想法和感受。图片上的作品是一位英国画家在18世纪创作的,内容是一个哲学家正在给很多小孩子上课,教授很耐心,听课的孩子眼中也充满了好奇心。

  抓住这个好奇心,乔治开始结合自身经历发挥。他觉得自己当年就像那些孩子,对世间万物都充满好奇,而如今,在另一半球,他也发现了这样的眼神。2011年,在社团的带领下,乔治报名参加了丽江的支教行动,在那里,他发现孩子们眼中也有像他过去一样的好奇心,只是因为受到条件的限制,得不到满足。如此渴望的眼神,深深打动了乔治的心。

  回美国后,乔治立即自发成立了一个义教俱乐部,用义卖义演的方式筹集了一些书籍、文具用品等教学用具,希望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那些孩子,完成教育。于是这几年,他除了和父母一起回国探亲,还陆续组织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云南、内蒙古等地做义工。

  乔治说:“我以这样的方式寻根。”(舟山市侨联供稿)

上一篇:邹素莲:因为责任,所以坚持
下一篇:陈省身:美藉华人、世界著名数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