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詹正云:浙商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2013-11-01 17:03:12

詹氏“催化传奇”——记温岭籍留美博士、浙商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詹正云

  尽管掌管着一家颇具名气的制药企业,詹正云博士被更多人称呼为教授。以他的姓氏命名的“詹氏催化剂”(ZhanCatalyst)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国际知名药企的药物研制,其衍生产品更可能改变中国数千万丙肝患者的命运。

詹正云:浙商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这位从温岭走出去的中年人有着令人瞩目的科研履历:在芝加哥大学化学系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在加州理工学院的院士实验室从事抗病毒药物的博士后研究,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室从事不对称催化反应及应用的研究工作,分别在美国Schering-Plough和Array生物医药公司从事新药研制工作。

  2003年,刚过不惑之年的詹正云回国创业,在上海创建赞南药业有限公司,10年间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了4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美国发明专利、8项中国发明专利,不少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

  2012年,国家公布第七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其中评选难度最大的创业类人才不过寥寥数十人,詹正云跻身其中。而在几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云集的上海莘庄工业园区,他也是兼有国家千人计划和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的惟一一人。

  化学情结

  1980年,18岁的詹正云从温岭中学考入杭州大学化学系。这位温中学子对化学的爱好似乎与生俱来,上高中时就拿过全校化学竞赛的第一名。进入大学,詹正云更是如鱼得水。

  “我们的传统教育,小学中学紧、大学研究生松,这是错误的,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是搞科研的基础时期,荒废了实在太可惜。”几十年后,他回忆起求学历程,仍为自己没有得过且过而自豪。

  1984年,詹正云高分考上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他的勤勉在第二年就获得了回报。这年10月,全球最好的化学应用杂志《德国应用化学》发表了导师蒋锡夔院士、詹正云等四人联合署名的学术论文。

  为了完成这篇论文,在整整四个月时间里,詹正云每周工作六天,每天早晨6点起床至晚上12点睡觉,靠着过硬的实验拿出了一组组扎实的研究创新数据。

  这篇论文的研究方向是物理有机化学。就像治病需要知道病理一样,他们的研究专注于化学变化背后的反应机理及其应用。这也正是詹正云此后几十年间孜孜以求的主攻方向。

  海外求学

  1988年,已经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的詹正云幸运地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人生转折:中科院与美国有关院校推出联合培养计划,成绩优异的詹正云被推送到普渡大学完成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

  普渡大学以理工科见长,被称为“美国航空航天之母”,也是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母校。

  在攻读三年后,因为导师变动,詹正云应聘到美国先灵葆雅药物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工作三年间,就在很多亲友认为一切应该顺理成章走下去的时候,詹正云却作出了让他们意外的决定:到世界最顶尖大学继续深造。

  放弃眼下的待遇并不容易。先灵葆雅研究所既给他提供了优渥的工资,也允许他同时继续自己的实验以取得博士学位。放弃这些等于重新回到清苦的校园研究生活。但是詹正云最后还是作出了决定,他说:人生有很多东西不能看得太近。

  1994年,边工边学的詹正云考入梦想已久的芝加哥大学。这里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原子能诞生地,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崔琦都是这里走出的博士生。

  靠着踏踏实实的钻研,詹正云在芝大完成了全球首例无酶条件下DNA催化有机合成的创新成果,还拿到了美国政府颁发的1996-1997年度GAANN Fellowship奖学金。

  创业梦想

  只用了短短三年,詹正云在芝大就完成了博士学位,以完美的成绩结束了求学生涯。1997年,他来到美国西海岸,进入加州理工学院。这里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周培源、谈家桢的母校。在美国科学院院士Dervan教授实验室,詹正云开始药物化学的博士后研究。

  就在此时,选择又一次放在了他面前。1999年,詹正云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国家承诺为每位归国人才提供200万人民币科研启动经费。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类似的诱惑。几年前,香港一些大学也曾以高薪聘请他们任教,不少同学纷纷赴港就任。

  但最终,詹正云都放弃了。当时实验室的催化剂研究进展顺利,对他来说,科研成果比短期的资金补助更重要。

  2000年3月,詹正云进入诺贝尔奖获得者Sharpless教授实验室担任副研究员,从事不对称催化反应及应用的研究工作。4个月后,他受聘Array BioPharma生物医药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从事新药研发工作。

  而就是这里,给了詹正云科研之外的全新视野。

  Array是一家充满活力的新型创业公司,1998年以22个人、800万美元起家。詹正云刚到Array工作时,公司的内部期权激励股价是0.6美元每股,半年之后公司上市不久,股价就一路飙升到了16美元。

  一年时间,股价飙涨25倍,这就是科技和资本有效结合的魅力!

  在多重激励下,2002年成了热火朝天的一年。那段时间,他几乎很少在凌晨1点半之前睡觉,短时期内成功研发了高效新型的“BK-1B”先导化合物,并作为核心发明人申报了两项世界发明专利。

  实业报国

  2003年8月,詹正云作为紧缺高级人才引进回国,一方面,受聘担任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和博导,另一方面,是在莘闵科技创业园创办赞南药业有限公司,以董事长、总经理兼技术总监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这是一次破釜沉舟的决定,向Array公司递交辞职信时甚至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已决定回国创业。

  创业初期的詹正云,手里只有500万元启动资金。如何用小钱办大事,詹正云选准了催化剂这一潜力无限的研发方向。

  催化剂既是新材料、新药物的核心,又是评价反应效果、性能应用最快,研发周期最短的。对一家有科技实力,但缺少资金支持的企业来说,没有比它更合适的起点了。

  催化剂有成千上万,选择哪一个开始?烯烃易位复分解催化反应是诺贝尔奖获得者Grubbs教授“垄断”10多年的研究领域。“但是为什么不这么想呢:超越他的研究成果很难,可一旦找到了打破了,你就站上了最高点,成为这个领域的下一个王者!”詹正云说。

  两年时间夜以继日的研发,他们拿出了自己的成果。这是一种高催化活性的新型钌络合物,结构与所有报道的催化剂不同,解决了在空气和水中不稳定等问题,催化性能和应用范围明显优于Grubbs催化剂。

  2005年7月,詹正云自主创新成功研发的产品分别申请了中国专利、美国专利和国际专利,正式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詹氏催化剂”。

  新型詹氏催化剂迅速被默克等国际知名制药公司广泛用于大环状丙肝等新药研发生产,有关詹氏催化剂的许多研发应用成果已发表在各种国际一流的专业杂志和专利。而另一个证明其突出性能的例子:日本企业用产自中国的詹氏催化剂研制生产出了自己最高档的高分子新材料产品,而其原有产品反而退居次席。

  产业“催化”

  如同是化学中神奇的催化功能一样,作为核心的研发生产应用平台,詹氏催化剂也迅速催发了赞南科技的高速发展。

  高性能“氢化丁腈特种橡胶(HNBR)”系列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具有优良的耐油性、耐腐蚀、耐氧化、耐高温性、机械性能和拉伸强度,在汽车、钻井、高铁、航天飞机上都有着广泛应用。过去30年间,这一产品专利长期被日本瑞翁和德国朗盛两家厂商二分天下。

  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詹正云团队就成功研发出HNBR产业化核心制备技术。垄断被打破了!

  2011年底,年产500吨的HNBR生产线顺利投产,实现了重要战略物资国产化,并为赞南今后的做强做大、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詹正云又自主创新研发了高强度的“聚双环戊二烯(PDCPD)新材料,其产品性能超过了垄断国际市场的两家日本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在交通、电气设备、土木建筑材料、体育娱乐设施、铸造、通讯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更让他寄予厚望的是“高效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剂新药”的研发。

  丙型肝炎是全球性严重的传染疾病,全球约有3-5%人口、总计高达2.1亿人患有丙型肝炎。中国的丙型肝炎患者2010年公开报导已高达4000多万人。为了防止病情恶化,不少美国患者每年光吃药就要花费四五万美元。如何让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丙肝患者得到更有效、更低价的治疗,是詹正云的梦想。

  过去几年间,詹正云领导的研发团队研发的高效抑制丙肝病毒的新药已经完成了临床前各项试验,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相比国外进入临床三期的同类药品,詹正云对他们自主研发的“Me-Better”重大新药前景充满期待。希望最终成功研制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1.1类“重磅炸弹”原创新药,能够安全有效地治愈丙肝患者,为国家战略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不缺好官员、不缺企业家,但是太缺少一款能救命的好药了!”詹正云说。这一刻,他,詹教授,显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温岭日报记者 王军波)

上一篇:陈省身:美藉华人、世界著名数学大师
下一篇:蒋元福:舟山籍留美华侨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