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夏辇生:在荆棘与鲜花丛中前行

2014-03-11 15:39:11

夏辇生:在荆棘与鲜花丛中前行

文/本刊记者 蔡小飞

  千喜,是夏辇生的网名。在QQ签名档上,她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千喜,是一个愿望,愿有缘相逢的人心生喜悦。喜悦,是生命阳光。

  夏辇生是一个不需要挑起太多话题就可以跟你一直聊下去的采访对象。因为她的人生足够精彩,经历足够丰富。

  80年代采访未解禁的金庸

  早年,夏辇生因文笔出众在嘉兴日报社当记者。1988年,她利用去香港探亲的机会,采访了故乡名人——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成为大陆第一位采访金庸的记者。

  采访金庸,岂是易事!当夏辇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当即就逗乐了已是五所大学客座教授的外甥女婿,“别说采访,就是见上一面都不可能。”

  尽管想法被否认了,可夏辇生忍不住内心强烈的愿望想要去拜见、采访金庸。她翻阅《明报》,找到金庸的编辑部地址,打算写封信给他。

  怎样才能写出一封打动老先生的信呢?如果是按照常规,写自己多么想要采访他,然后列出几个问题,这样的信一定不会被送到金庸手上。夏辇生意识到必须得到回复的重要性,思考过后,她执笔用文言文写作,大意为:我是您家乡的一位记者,想见您,聊聊家乡的事。把一次采访转变成是一次老乡之间的见面。不到两百字的文言文寄出三天后,对方打来电话,“夏先生吗,金先生约你下周三下午3点在《明报》西楼见。”

  采访金庸难,第一是见面难,第二则是准备工作难。对于金庸其人其事,尽管有很多记者对他作了报道,可是在夏辇生看来,大多是东拼西凑,没有新意。于是,她开始天天跑商务印书馆,用七天时间翻完了一整架的“金学”研究。当时还因为只看不买,被书店的服务员用扫帚“服务”了好几回。

  采访自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金庸看完采访稿后感叹,“到底是家乡的记者写得有感情。”

  “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是有着非凡的智慧。”与金庸半个小时的交流,让夏辇生印象深刻。对于夏辇生的提问,“您白天写社论,属于政治范畴;晚上写小说,属于文学范畴。一个个体创作意识如何跨越两座大山?”金庸的一句反问就“破”了提问。“小时候一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你又是怎么学习的。换一副脑筋呗。”“换一副脑筋想问题”,这一句话,夏辇生记了一辈子。

  “历史选择让我叙述金九的故事”

  金九是谁?他是韩国独立运动家,被誉为“韩国国父”。

  夏辇生为什么选择韩国重大革命题材?韩国KBS、朝鲜日报、韩国日报、东亚日报等各类媒体采访她时都会提问同一个问题。她的回答是简单的,“不是我选择了韩国题材,而是历史选择了我来叙述。”

  夏辇生坚信,生命是可以创造的,尤其是历史的或是文学的生命。通过创造,人类有限的个体生命,不论大小、轻重,都可以成为衔接历史或文学的一个链环,从而变得博大而永恒。

  事实上,夏辇生的生命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与金九产生了联系。大姐夫刘劲松的父亲刘平波是当时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的侍卫官,提供了最可靠的史料。金九因策划了“四•二九”虹口公园爆炸事件,炸死日本高级将领,被日方追捕,逃亡至嘉兴,并生活过一段时间。得知这一消息,她敏锐地感到这一历史人物的价值性,开始搜集金九在嘉兴生活的痕迹。

  在金九的著作《白凡逸志》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和船娘朱爱宝过着夫妻一般的生活”。仅凭这一句话,夏辇生抽丝破茧,层层递进,在嘉兴各地寻找线索,终于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船月》。动笔写之前,她曾会面韩国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提出了自己想法。总领事只是告诉她,在韩国,有关金九的书籍可以填满一个图书馆。她答:“我相信,我要写的,正是这个图书馆里没有的。”果真,《船月》出版后,夏辇生在韩国人气高涨,小说还被韩国读者誉为“一个中国作家填补了韩国文坛的空白”。

  写作过程中,由于一改往日写童话时轻松、愉悦的笔调,转而变得严肃、沉重,超常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撞击,以及思考带来的重重压力,夏辇生敏感的神经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但最终她还是完成了长达百万字的创作。

  如今,“韩流三部曲”——《船月》、《回归天堂》和《虎步流亡》均已顺利出版,并获得韩国政府奖,成为中日韩三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非专业画家受邀参加专业画家展

  2013年12月,夏辇生受邀参加意大利双年展之一的佛罗伦萨双年展,该画展是国际上独立的当代艺术平台和艺术节日之一。

  夏辇生是一个作家,写童话,写小说,但她也是一位油画家,用画笔创作。她的画以蓝色为基调,绘画作品大多为“莲”。不曾受过专业培训的她,画画多了一份“随心所欲”,握着画笔的手完全是在内心的指引下勾勒出一幅幅抽象派作品。

  夏辇生学习油画,受邀参加意大利双年展,实属有些误打误撞。女儿喜欢画油画,且画了之后只送不卖。看着女儿的画作得到朋友们的喜爱与追捧,她向女儿表达了自己想学画的想法。女儿欣然答应,让妈妈先随意画几笔,谁知,夏辇生却迟迟不敢下笔,在油画架前愣住了。女儿见状,握住妈妈拿笔的手,飞快地在画板上画了一笔,然后丢下一句话“接下来自己看着办”,扭头就走了。

  回过神来的夏辇生,看着画板上那飞来的一笔,终于开始创作,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都融入画中。左一点,右一划,创作出带有个人意识的作品。俗话说,画由心生,看她的作品,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平和、安然的意境。

  受邀参加第九届佛罗伦萨双年展的画家中,她是唯一一位非专业画家,但来到她的展示区域参观的人并不少,就连黏在作品墙上的古典中国扇也全部被观赏者掰走,身边人为她感到气愤,她却笑着说,“看来此行定会广结扇(善)缘。”

  不关注儿童思维教育的画家不是好作家

  “打造国内第一座童话幼儿园”,夏辇生写了半辈子的童话,现在的她专注于儿童思维习惯养成教育。她认为,现在孩子大多有“思维惰性”。举例来说,之前在北大做项目,一位25岁的新职员整天开着电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让他搜材料,反倒过来问她“怎么搜”;让他去寄信,就问“邮局在哪儿”,告诉他可以在校园里找一下,又问“为什么不让别人去?”

  “这是现行教育只顾着知识传递的结果,不注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其他能力的培养”。夏辇生希望能够从幼儿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集体意识,懂得去帮助他人,为对方考虑。

  同时,作为中国创意产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她把这个想法扩大为一个“三环叠加”的超级构想。“三环叠加”核心是幼儿思维习惯养成教育,建造一个童话幼儿园,注重园区内情态、形态、生态和谐统一;“二环”是创办一个全国幼儿教育童话游戏教学的培训基地,除了幼儿教师接受培训外还有园区的行政负责人;“三环”则是主题公园、广场、商业圈的综合开发,举办有关儿童教育的一系列峰会及论坛,甚至开拓商业一条街,吸引世界知名动漫人物前来入驻。

  采访金庸,创造百万字的“韩流三部曲”,作为国内唯一一位非专业画家参加佛罗伦萨双年展,独创思维习惯养成教育法,夏辇生的一个个想法总是不同于常人,起先受到质疑,但都被她逐个打破,创造了自己生命的不同,圆满了自己的愿望。“因为做法不常态,招来异议,这很正常。我的自信心很强,相信生命是可以创造奇迹的”,问她如何面对他人异议,夏辇生洒脱地回答。(本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叶茂钱:痴迷的侨界收藏家
下一篇:管坤良:成就人生非凡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