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潘世锦——旅荷华侨总会常务副会长

2010-12-05 16:37:15

潘世锦:游子心,故乡情

□ 陈丽华

潘世锦——旅荷华侨总会常务副会长

  他走出大山深处,漂洋过海,来到遥远的风车王国;他有着大山一般宽厚的胸怀,身在异乡,情系桑梓。他在海外创业有成,回国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为瑞安公益事业捐资150多万元,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奉上一片赤子之忱。

记忆乡间

  潘世锦先生1944年出生于桂峰乡坳后村小方山,这个海拔600多米的偏僻山区,过去交通条件极其落后,到湖岭集镇要走2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百姓生活贫苦。与其他大多数人一样,潘世锦的孩提时代是靠吃番薯干充饥的。

  他16岁从湖岭中学初中毕业后,便进了永安乡凤山头小学当民办教师,不久又到湖岭镇新垟村、桂峰乡小型水电站担任会计。后因坳后小学需要,他又重操旧业去该校执教,兼任学校团支部书记,一直到1971年被转为正式教师。

  那时,村里还有着重男轻女的陋习,很多女孩子上不了学或是中途辍学。对此,潘先生很心痛,他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她们的命运,也会改变乡村的命运。当老师的总是想让孩子们多学一点,但没有别什么的办法,他只能极耐心的一次次去说服她们的父母,使得她们能有机会接受教育,于是很多孩子才回到了课堂。

  潘世锦是个热心肠的人,教书之余大力支持家乡建设林场和农机厂,对生产队里的事也非常操心。当别人碰到困难时,他总是伸出援手帮助,当地百姓对他赞许有加。

  潘世锦的父亲虽然早在1958年就出国了,但潘世锦的家里没有多少钱。穷则思变。他觉得,生活在这个贫困的山区,日子过得艰辛,要想发展谈何容易,何不趁年轻到国外闯一闯,也许能创出一番事业呢。

  1973年10月,潘世锦告别故乡,远渡重洋,来到荷兰。离别的那一天,村里的男女老少很多人都来送行,其中不少人依依不舍地流下了热泪,这一难忘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异国打拼

  潘世锦来到荷兰之前,他的父亲和叔叔在荷兰格当汇克市合伙开设“皇城酒楼”,生意不错。潘世锦来了,就在这家酒店的厨房里做帮手。“国外的生活同样是艰辛的,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惬意,初来乍到,语言不通,靠自己的双手成天在厨房里勤劳干事。”潘世锦回忆道。

  一年后,潘世锦和他父亲自立门户,第二次在荷兰开自己的餐馆,取名亚洲餐馆。新餐馆装修期间,潘世锦又接来了妻子、孩子,共同打理。然而此后的餐馆并没有多少起色,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于是潘世锦把餐馆转买后,第三次开了迎宾酒楼,并把将母亲也接到荷兰,他起早摸黑,勤勤恳恳地经营。由于经营有方,加上一家人吃苦耐劳的打拼精神,餐馆有了初步的发展,之后酒店生意十分红火。

  在国外的生活总算安定下来,一晃也许多年了,而潘世锦的心里始终惦记着桂峰,惦记着在桂峰的乡亲。他想以自己的仅有的能力帮他们在国外做点事,他想方设法把他们带出了国门。对他来说,乡里人就是家人,他考虑的是如何让他们在国外扎下根。

  但是,事情并不是都能心随人愿,很多乡里人带出国后不能停留在荷兰,几经周转就逗留在意大利潘世锦的姐夫那里,但都不能入户外国国藉。为了能让这些乡亲们早日能有个安定的生活,潘世锦自己又不能离开赖以生存的荷兰,就决定让十八岁的二儿子潘永海放下大学学业,到意大利开餐馆,因为那时只有持荷兰国藉的公民,才可以随意到西欧国家从事经营活动。二儿子虽然舍不得放下学业,但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到了意大利,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在意大利,他的二儿子就和乡亲们生活在一间租来的小厂棚里,就连结婚也是睡在厂棚的隔层上。在那艰难的异国环境里,二儿子在父辈们的帮助下还是开张了酒楼,这样就把几十位乡亲招到餐馆做工,有机会并帮他们入户意大利国藉。乡亲们对潘世锦是感恩戴德,念念不忘。

回报桑梓

  潘世锦在国外忙过了一段时间后,日益挂念着家乡。1980年,他第一次回国,回到阔别已久的桂峰。眼前的桂峰乡还是原来的桂峰乡,山水依旧,贫困也依旧,这让潘世锦不免心痛,这当村干部的劲的马上又来了,他说要让桂峰乡的几处没通电的地方通上电,事不宜迟,他就自己出资拉起了电网。之后,他又开始建造碾米厂,为购买碾米机,他连续三次来桂峰,还盖了厂房,着实的减轻了村民的负担。接着就建桥和修路,可他当时还没有能力出资修一整条路和路段上的好几座桥,于是他就拿出辛苦积攒的20万元钱修建了由县城到桂峰必经路上的第一座桥梁和一段桂峰乡坳后至翻山的路面。那时候,20万元是个沉甸甸的数目,更是沉甸甸乡情。乡亲们广为传颂,一部份居住国外,回乡探亲的华侨,听说此事,深有感触,于是在当地形成了华侨为家乡出资出力建桥修路的共同愿望,此后桂峰乡的第二座桥,第三座桥陆续建起。

  1999年,桂峰乡里又组织修建水泥公路,且需要大量资金,几番协商一直没有着落,于是在潘世锦归国期间,找他商议。潘世锦一听,就心急,当天就要村委干部组织开会,发动同乡村的侨胞一起集资,自己带头又拿出20万元,在他的号召之下,侨胞们一个下午就认资70万元,后来加上省交通财政资助,终于修好了桂峰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第一条大路,从此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

  路是修好了,了却了桩心事,但当过教师的潘世锦,还关心着村里的学校。原来的坳后村小学落在一处祠堂里,已是破旧不堪,回乡期间,潘世锦带动他的外甥张永首一同建造了坳后小学,后来看看还差个围墙和操场,又帮着修筑,之后又看看学校门口的路面太窄小,就把路边的地基买了下来,修了较宽的水泥路,等学校修得差不多了,又觉得学生教学设备太差,于是又配置了电脑。对自己的母校湖岭中学,更是情有独钟,他在校庆四十周年之际成立了“潘世锦教育基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他给学校的贺信中写到:“永远不会忘记母校的教导。作为母校的一份子,为能给母校添一砖一瓦而感到高兴。”

  2003年十月份来参加世界温州人大会,洽谈中,桂峰乡村委提出建立巾子山自然风景区。潘先生就说:“既是桂峰乡的事,身为桂峰人,就让桂峰乡几个侨胞带个头,再动员大家吧。”他又准备帮忙了。回乡时,经过村学校看见教室门窗油漆脱落,室内破损,就叫人去计划一下,重新粉刷一番。他又去乡村委,说要修山里的哪一段路了,加宽哪段路面,让村里好好安排一下。他也去了乡亲家,乡亲就连自家建什么样的房子,孩子该上哪所学校都要问一问他。和往常一样,村里人知道潘世锦来了,都来看看他,也请他去家里坐一坐,喝杯水,吃顿家常便饭。用潘先生自己的话来讲,能为乡亲们做点事,这顿饭吃起来也踏实有味。

  来到故乡,大凡他经过的地方有,有困难的也总帮一帮忙。看到桂峰乡人民政府办公没一辆车,就和那些同乡华侨捐赠一辆轿车,作办公之用,组织筹建桂峰乡侨联办公大楼,安装自来水、湖岭建造派出所等等。给瑞安侨办、华侨新村侨联、瑞安慈善总会、老人协会、坳后村委、等等捐了不少钱。在瑞安市慈善总会成立时,潘世锦率先捐赠了4万元善款,却不留姓名,离开了中国,后来市慈善总会经多方了解,才知道他就是捐款者。

  捐钱帮困这已经成了潘世锦的回国的一种习惯。他说回国就是想帮国内,帮家乡做点事,除此以外,就没别的事了。据统计,20多年来,潘世锦为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数目可观,其中向家乡瑞安公益事业捐资达150多万元。

  潘世锦在担任旅荷华侨总会常务副会长和荷兰中国商会副会长期间,时常组织经商、考察活动,接待国家领导人,召开联谊会、展销会等,搭起中外经商、贸易、友好往来的桥梁。

  所谓夫唱妇随,潘世锦的妻子杨彩英,是位朴实善良的贤内助,她也在桂峰乡长大,和潘世锦一直同甘共苦几十年,夫妻俩相敬如宾,照顾有加。谈到潘世锦的优点,她总是说:“老潘不抽烟、不喝酒,没有其它娱乐,挺勤俭的。”

  看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感受一番乡土气息,已过花甲之年的潘世锦,对家乡更为思念,于是他想在村里建一间房子,让自己和子孙们经常往来于桂峰,系上不能割舍的挂念。他忘不了故乡哺育过他的山水,忘不了乡亲对他的嘱托,更忘不了家乡给予的永远的血脉亲情。

上一篇:姚力军——海归创业精英、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下一篇:林美银——翱翔在意国蓝天的“中国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