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为国教子义不容辞 以德育人责无旁贷——浙江省遂昌县周媚球家庭事迹介绍

2008-06-22 21:55:00

为国教子义不容辞 以德育人责无旁贷

——浙江省遂昌县周媚球家庭事迹介绍

  在浙江省遂昌县有这样一个家庭:长辈正直善良,关心爱护子女;子女敬业爱国,孝敬尊重长辈。一家人相互支持,平等和睦,与邻为善,共同营造出了一个“温馨港湾”,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这个家庭就是周媚球一家。

长子的成才之路

  朱亚峰是周媚球的长子,他的基础教育却是在“十年动乱”中渡过的,在工厂当学徒的两年中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勤学苦读的斗志修完了基础教育的全课程,在“十年动乱”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第一年的1978年3月,考入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1982年9月考取出国研究生,攻读昆虫病毒学,次年10月公费赴日本留学。从1983年到1991年的八年中,相继获得病毒学硕士、病毒生化学博士、遗云子工学博士后。

  攻读博士后期间,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抗条纹叶枯病转基因水稻获科技成果奖,其研究成果被评为1990年世界基因工程十大成果之首。将外源目的基因转入水稻,以防治病虫侵蚀,这一人类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在朱亚峰手中变成了现实。当时日本的一些报纸称之为“梦幻之花”,国内的一些媒体也相继作了报道。在日本的二十年中,他始终倾心奋战在科学技术研究的最前沿,专心致志地从事着他所热爱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的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人类作出贡献。先后攻克了10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在日本、美国、英国等国际性学术界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专利3项,并参加出版专著6部;荣获《利用仙台病毒研制成功基因治疗用超级载体》、《转基因水稻的开发研究》、《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的研究》、日本科学技术厅省际基础研究项目获得者、日本科学技术厅新事业技术团博士后研究基金获得者等10多项奖励。

赤诚的忠孝两全

  常言道:“忠孝难两全”,但朱亚峰却以高尚的情操努力实践着“一个完美的人就应该立足于忠孝两全”的诺言。

  忠,忠于祖国。身居海外,情系祖国,中国人,中国心,吃水不忘开井人。近10年来,他频繁出入国门,履行着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副会长、会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农林科学院顾问、北京市海外专家咨询团专家、青岛华侨科技园经济技术顾问、浙江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海外交流协会名誉理事、浙江省出国人员家属联谊会海外顾问等职责。多次组织并亲自带领代表团回国参加各种为国服务活动,为推动留日学者开展技术交流,实施科研成果在国内的应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任日本DNAVEC株式会社董事、事业开发部部长、北京博尔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以“学子丹心”、“做有志气的中国人”、“走向尖端”等为题作了专访和记述报导。应国务院的邀请回国访问期间,曾多次受到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他仅自费回国参加各地的交流活动就达50多次,足迹遍布浙江、北京、四川、内蒙古、云南、广东等13个省、市、自治区,并率领专家团对我省欠发达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察访问、招商引资、洽谈项目,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出谋献策。尤其是当个人利益与祖国需要发生冲突时,他总是以祖国利益为重,体现了海外赤子对祖国母亲的赤诚情怀。

  孝,孝敬父母。远渡重洋求学奋斗的二十三年里,乡情、亲情始终让朱亚峰牵肠挂肚,他与国内的亲友保持着电话、网络的密切联系,而且每年都能挤出时间回家看看,哪怕是短暂的一天。2001年12月朱亚峰的父亲得了癌症,次年9月不幸去逝,在这短短的九个月时间里他回了六趟家,40个日日夜夜他基本上是在父亲的病榻前度过的。白天和父亲拉家常、谈国际国内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形势;晚上为父亲擦身洗脸、陪伴入眠;深夜操作计算机、进行科研数据的测算与分析;清晨与日方公司通话、了解工作进度并作好关键性问题的指导。家人三番五次劝他回家休息,可他总说你们白天要上班,决不能因精力不足而耽误了工作。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使在场的医务人员和病友都为之感动。2002年9月,朱亚峰父亲的病情恶化,刚回日本不久的他接报后,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火速赶回家乡,与老父见上最后一面,料理后事,抚慰母亲,处理家务,义不容辞地履行着长子为父的应尽义务和责任。

和谐的幸福家庭

  周媚球的家庭是一个美满幸福、团结和谐的家庭,她的二个儿子、二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分布在科研、银监、工商、医务、水利、交通等各个工作部门,有的还担任着相应的领导职务,他们个个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在周媚球家里,夫妻之间,兄妹之间,长辈子女之间,大家都非常注重团结和睦,从来听不到打骂、争吵声,给人一种安逸温馨、幸福美满的良好感觉。

  “我们兄妹小时候做错了事,爸爸妈妈从来不打骂我们,都是重话轻说,耐心地给我们讲道理。”在周媚球小女儿朱雅丽心中,父母是多么的慈爱和伟大。

  周媚球长子朱亚峰读小学时,有一次,父母给他十元钱让他去食堂买饭票。朱亚峰在路上不小心把钱掉了。当时的十元钱相当于两个人一个月的口粮。父母虽然觉得心疼,但并没有大动肝火责骂儿子,而是耐心地教育儿子做事要细心认真。这件事也让朱亚峰记忆深刻,使他在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时,始终保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周媚球夫妻在工作上敬岗爱业,同时非常注重知识的学习,读书和看电视成了他们的爱好。每天,夫妻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周媚球丈夫还有记笔记的习惯,国家大事、经典名句、科技动态……他总共记了十几本。在父母的熏陶下,子女们也形成了爱学习的习惯,整个家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

拳拳的教子之心

  孩子的茁壮成长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培养教育好下一代,使他们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之才,作为做父母的责无旁贷。新中国成立后朱亚峰的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代人,缺乏系统的教育理念,只能用中国人有志气,自强不息,终使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这些实例激励子女。同时把握好三点;一是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二是抓好道德品质教育。三是强化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理念。孩子们从小就很懂事,体谅父母的艰辛,衣食住行从不提过分要求。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当朱亚峰十二、三岁时就能协助大姐、带领弟妹操持家务了,假日里上山砍柴、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兄弟姐妹的劳动分工他安排的井井有条,邻里们称他为“组织部长”。是当时环境条件的磨炼,造就了他后来的成才之路。

  随着岁月的流逝,周媚球的孩子们现已成为教育下一代的第二代人。他们从“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高度更新了教育理念,创新了教育手段和方法。一是艰苦朴素的传统教育。追忆长辈们艰苦创业辛劳持家的历史,培养生活条件不攀比、学习成绩求上进的精神。二是防微杜渐的品行教育。剖析青少年犯罪的实例以加警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开诚布公的平等对话。随时掌握孩子的一些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引导正确的思维轨迹,提高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能力。四是激流勇进的不断鞭策。学习成绩优秀时查不足、比差距;学习成绩波动下滑时分析问题找原因,以鼓励为主增强自尊心。此外,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全方位的子女教育工作。使他们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昂首迈步,在祖国的百花园中茁壮成长。

  现在周媚球膝下五个孙女、外甥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两个已是在校大学生,有的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情此景她深感无比的欣慰。

 

上一篇:身体力行,让孩子一路走好--姚忠义
下一篇:“海归”专家和他的父亲——朱亚夫为国教子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