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君当有日终回首

2008-11-18 17:09:28

君当有日终回首

梁 冠  张园林

  1988年9月的一天早晨,太阳早早地在宝岛台湾的东海海面上升起,把宽阔的大海海面染成红色,晃动成一片金红色的绸子。

  旅台已经四十多年的浙江平湖籍谢八观先生,在台南自己的寓所里,早早的起床了。他今天特别激动,经过很长时间的奔波,终于获准回大陆探亲。他看着准备回家的行装,良久默默地坐着,今天要回故里,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此时此刻,心头上的愁结,一切的一切,恰如一江春水,都已流淌过去。在他的脑海中,山明水秀的美丽家乡,空旷静谧的乡村田园,清凉甜蜜的平湖西瓜,甜酸溜溜的平湖糟蛋……这一切家乡的景色和特产,对他来说具有多大的吸引力呀?

  树再大,总要叶落归根。几十年的海外漂泊闯荡,怎么不想家?现在要回家了,他努力的追逐着美好的憧憬。见到已经离别了四十多年的亲人,该有多少的离情别恋在心头,多少的心里话要畅诉。不尽的往事,不堪回首。如今,历史的新篇章,已经翻开崭新的一页,一切朝前看。他提着沉重的步伐,习惯地回首张望了自己的寓所,和家人作了简单道别,踏上了回乡之路。

  谢八观先生原是平湖市黄姑镇渡船桥村土生土长的人。养母是全中国解放前夕,被淞沪卫戍司令汤恩伯委任为东南海北纵队司令、名震一方的黄八妹;他的生父是东南海北纵队副司令的谢有生。

  谢八观先生到台湾时还只有十八岁。离开大陆前,他还是杭州一所高中的学子。由于战局吃紧,他不得不辍学回到乍浦。1948年秋,全中国解放前夕,国军在三大战役的战场上节节失利。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随生父、养母一起登上舢板,从乍浦山湾出海撤走,颠簸到了大洋山,辗转来到台湾。

  到了台湾,当时台湾时局混乱,生活一度陷入窘迫。后来终于找到台南一家“烟酒公卖局”的一份工作,做了小职员。由于生意卖力,升至科长。不久,经人介绍,和原籍浙江椒江的邬女士成婚,成家立业,生有二子一女。养母作古后,八观先生也不久退休。此后,思乡的情感在心头萦绕,隔着海峡,遥望故乡的那一边,恋乡之情与日俱增。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过台海两岸的一些接触,台湾当局勉强允许原大陆籍的台湾居民回乡探亲。谢先生思乡心切,很早就向当局提出申请,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拿到了获准回乡的相关证明文书。

  上海到了!家乡到了!我回来了!谢先生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贪婪地极目四望,变化真大呀!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马路宽阔平整,高架桥纵横交错;“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高耸入云霄。漂泊海外的游子,见到了祖国母亲,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一股酸楚涌上心来。

  他一路回家马不停蹄,到了四十多年阔别的故乡——黄姑镇渡船桥村。乡里乡亲,亲朋好友,团聚相庆,共聚离别之情。他回想四十多前的渡船桥村,遍野荒塚,田地荒芜,兵匪横行,民不聊生。而今目睹渡船桥村,人杰地灵,天高田旺;道路宽畅,村庄整齐清洁,别墅林立;田野稻菽腾浪,河浜水清鱼跃;好一派繁荣景象,他由衷地感到欣慰。

  亲友们的盛情款待使他应接不暇。在他回乡的路上,抱定“一切向前看”的念想,不愿再谈起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事隔一日,市、镇负责统战工作的同志热情地招待了谢先生,向他介绍了家乡的发展变化,欢迎他常回家看看;欢迎他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力;同时希望他回台湾后转告同胞们,家乡的乡亲盼望他们回家。谢先生深受感动,他在台湾,经常听到一些宣传,说大陆如何如何的贫穷落后,到大陆要受到如何如何的待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己亲身经受了体验,这些胡言乱语都是造谣惑众,蛊惑人心的骗人鬼话。他打心底里感到,共产党的光明磊落,正大仗义,真正为人民谋求福祉。他决定做三件事。

  他首先决定成立“平湖旅台同乡会”这一民间组织。目的是向台湾同胞介绍大陆的发展变化和情况;组织台湾同胞回乡探亲;帮助平湖招商引资。他向民政局提出申请,市民政局迅速作出回应,这个“平湖旅台同乡会”很快就组织起来了,他当选会长。在同乡会成立后不久,通过他的周旋,过去很多追随养母到台湾的老兵,何论是成家的或者独身的(至今很多仍是单身),回到阔别几十年的家乡和亲人团聚。其中黄姑镇海塘村的庄先生,黄姑镇陆沼村的尹先生,林埭镇的朱先生等就是例子。

  其次为他生父和养母建造墓地,了却了生父入土为安和养母落叶归根的夙愿。

  他说,在他有生之年,他要为桑梓做点好事,说是自己的一点“补偿”。根据他的体会,认为这个世界更加需要知识,才能不至于使人迷茫。在解放以前,他的先人也曾在家乡乍浦搞过慈善活动,向一所小学捐过资。他感叹自己,高中课堂的凳子,屁股还没坐暖就离乡背井,到远离家乡的台湾岛上颠沛流离。为了闯荡谋生之路,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上学深造。他的大学文凭是在退休之前通过自学得到的。他趁回乡探亲的机会,几次到有关学校去考察,看到家乡的莘莘学子活泼可爱,学习勤奋钻研,他深受感动。他决定把自己几十年积蓄下来的十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一所小学,作为奖学金,以表达自己的一片心意,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将来报效国家。近二十年来,已有近百名小学生享受到了这笔奖学会,怀揣着谢老的殷切期望,走进了高等学府。

  本世纪初,年事已高的谢先生患病,经医治无效,病逝于台南寓所。

  魂归来兮!谢先生在地下可以瞑目安息。

  如今,海峡的坚冰已经开始融化,两岸骨肉同胞可以跨过海峡,在一个家庭里团聚。同是炎黄子孙,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振兴,同心同德,作不懈努力,建设一个共同的美丽家园。

上一篇:海外游子 心系家乡 捐资助学 代代相传
下一篇:用爱温暖侨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