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重温追梦激情 再现岁月峥嵘

2008-12-18 18:45:05

重温追梦激情 再现岁月峥嵘

徐迪辉 鞠长海

  2007年10月27日,是裘皮经营者喜庆的一天,也是朗霞人值得骄傲的一天。在这一天,在余姚中国裘皮城主楼前, 2007’中国裘皮服装节暨中国裘皮城开业仪式隆重举行。在一片激昂的音乐声中,特邀嘉宾及主要领导登台上场,随着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台上台下响起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

  来自国内外的上千位嘉宾以及近百家媒体,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其中有一位老人,注视着眼前发生的宏大场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就是香港新阶集团董事长、朗霞裘皮产业的创始人港商干如良先生,为着这一刻的到来,他已经等了近30年。

  30年,在这全国人民难忘的30年里,积淀了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的记忆。30年,虽说步履维艰但却光耀辉煌,30年,让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不仅翻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命运。回首往事,许多人都还能够清晰地记着那个历史时期一个又一个打开国门、“开眼看世界”举措的艰难推出,还能够清晰地记着在走出国门时的兴奋与恐慌、迷茫与期待。

  顺着历史的足迹,让我们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1979年10月,朗霞街道杨家村(原朗霞镇西干村)来了一位港商,他就是干如良先生,祖籍余姚朗霞西干,早年由沪赴港,经过一番奋斗在香港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远在异地他乡,他始终怀揣着那份浓浓的乡情,铭记着家乡,铭记着朗霞。

  当时正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回乡建厂、捐资支持家乡建设。一部改革开放史也就是一部华侨的爱国史,30年来他们对祖国家乡的支持,不仅是物力上的更是精神上。

  回乡后的干如良先生,被乡亲的创业激情深深感动,经过了解、考察,干先生决定在家乡西干建皮草厂,为家乡建设出力。于是这个促进西干经济的“西干皮草厂”在朗霞诞生了,经双方商定,由干如良先生出资60万元港币为兴建厂房、购置设备、购买原材料等企业运转资金,由西干村以土地和组织劳动力作为投资来参加组建,合同规定,期限5年,由港商经营,合同期满后,皮草厂的固定资产所有权都转归西干村委会。

  这就是朗霞裘服业的开始。作为余姚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的“西干皮草厂”,不仅是余姚裘皮业的源头活水,更是点燃一方激情的火种。

  厂房有了,设备有了,还缺“东风”,那就是操作技术。当时西干村本来准备派一批村民去香港参加为期6个月加技术培训,可是好事多磨,当时香港尚未回归,去香港就是出境,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手续,那时办个手续可不象现在参加旅游团去香港那么简单,有关部门就怕你出了境不回来,公安部门不同意,于是干如良先生只好委派香港师傅来厂传授技艺。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培训,他们成了西干皮草厂的骨干,筹备就绪,1980年4月1日,西干皮草厂正式开工投产。原料来自香港、广州,工人大部分是西干村人,也有部分外村人,根据工人的技术水准和工作量,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随着工厂的发展,产品营销势头的良好,皮草厂的工人数量逐步增加,最多达到280多人,世代为农的农民转变为裘服厂的工人后,家庭收入普遍增加,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裘服生产改变了西干村的面貌。

  在那5年期间,干如良先生数十次往返于内地和香港,为家乡裘服生产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集体裘服企业自然消失,心灵手巧的裘服女工们则纷纷在家中创办起了属于自己的裘服企业,由于其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特点,再加上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这种个体裘服企业如雨后春笋在朗霞蓬勃兴起。

  随着个体裘服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地政府决定在朝阳路上建裘服一条街,对裘服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干如良先生获悉后又给予了鼎力相助。余姚裘服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干如良的心,到后来,听说朗霞要建中国裘皮城,得知这一消息后,干如良先生更是惊喜若狂,从该工程的立项、选址、规划等,他多次给家乡领导打来电话出谋划策,告诉和支持家乡领导建中国裘皮城是有前途的,说这是为朗霞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朗霞这个“不毛之地”,如今兴起了全国最大的一个专业水貂皮服装市场,2007年10月开业的中国裘皮城,开业后的四个月时间里,销售总额就达到4.5亿元,平均每月销售1.1亿多元。从当时的小小西干裘服厂,到一家一户的个体小作坊,再到如今的中国裘皮城,如果没有当初干如良先生播撒下的那一粒火种,就没有朗霞裘服这一新兴产业。

  喝水不忘掘井人,让我们怀着真挚的心向干先生及为余姚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侨胞致敬!希望你们事业兴旺,永远幸福安康。

上一篇:构筑“长城精工”世界著名品牌的人
下一篇:惠泽桑梓念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