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专 题
首页 > 正文

“重要窗口•侨有担当”大讨论发言稿(邹玲玲)

2020-09-10 15:44:00

最近,一部名为《八百》的国产抗战影片刷爆朋友圈。影片取材自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战役进行到最后阶段,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出于"凑整数"和鼓舞士气,扩大声势的目的,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之所以在四行仓库这个必死之地防守,是因为该地就在公共租界边上,毫无遮掩,相当于向全世界进行现场战事广播,有利于扩大影响,争取同情。

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4昼夜,歼敌200余名,自己仅伤亡20余人,胜利完成任务。八百壮士孤军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震撼了全国人心,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和尊敬。这场战争可谓是一场世界直播性质的战争,在苏州河对岸数以百计的中外记者及数以万计的普通老百姓。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但其实际意义缺失非常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四行仓库成为了当时国际社会观察中日战争的“重要窗口”,展示了中国人誓死不悔的抗日决心,引导着国际舆论的走向。

从影片我联想到当前浙江担当“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接受着各方面的检视。作为侨务干部,我有三点想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精神引领,作为侨请命的“理想者”。

影片一开始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而苏州河对岸的普通民众,对于这场战役,起先是带着事不关己的冷漠的。“戏照唱、舞照跳、麻将照搓”,一切照旧。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有很多:

亲眼见证了艰苦卓绝的战役后,对岸的民众以各种方式支援孤军,表达他们对八百壮士的爱戴与敬佩。在苏州河南岸公共租界大楼上观战的群众,每当壮士们击毙一名日军,无不拍手称快,挥动着帽子、手巾向他们欢呼致意,周围的群众还把日军集结地点、行动情况用黑板写字报告给孤军。信件、食品、药物源源不断地送入四行仓库。就在战斗进行得最激烈的28日午夜,一位爱国进步女士(女童子军杨慧敏小姐)把一面国旗裹在身上,冒着生命危险,渡过苏州河,冲过火线,献给八百壮士。第二天凌晨,国旗高高升起在四行仓库大楼顶上。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隔河观战的群众欢声雷动,在场的外籍人士也无不为之动容。自从日军占领上海市区后,到处都是侵略者的太阳旗,唯有四行仓库上高高飘扬着中国国旗。在太阳旗和米字旗之间,中国国旗显得格外醒目。

当时当日,这样的精神引领显然意义非凡。它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极大唤起了普通民众抗日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今时今日,浙江要建设“重要窗口”,同样离不开精神引领。车俊书记提出的“四个能不能”就是吹响了引航出发的“新号角”。作为一名侨务干部,我们直接面对见多识广、有国际视野的侨胞侨眷,怎样走出舒适区,寻找新坐标,我们同样面临“非比寻常的挑战”,肩负“非比寻常的使命”。

跳出舒适区,摆脱经验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是需要一点理想主义的。比如:……(困难侨胞健康包的决策过程)。由此可见,济世救民的理想情怀是永不过时的。我们侨务干部还是需要闪耀一些理想主义的光芒。

二、干字当头,作为侨服务的“实干家”。

百八壮士,哪怕面对占绝对优势的强敌也从未放弃抵抗到底的决心和斗志,即使一心赴死、决心以身殉国,也不是躺着等死,在战术上临危不乱、精心应对。挖战壕、布陷阱、排兵布阵、纹丝不乱。视死如归,强大的心理素质塑就真正的“实干家”。

车俊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浙江人崇尚务实,做事历来都是实打实的,也因为这一点,让人竖起来大拇指”。为侨服务,我们更是要实事求是,务实担当,务实功、求实效,不能做虚功。要作行家里手,作为侨服务的“实干家”。

实干要建立在充分了解侨胞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比如……(驰援海外浙籍侨胞防疫物资、“万水千山粽是情活动等)。实干也要尊重差异,不忘初心。作侨务工作,既要服务大局“连高新”“傍大户”,也不能忘了初心,服务好归侨侨眷,特别是侨界困难群体。

三、终身学习,作永不停歇的“永动机”。

目前,《八百》票房已突破24亿元,获评“华语战争大片里程碑”,刷新了人们对华语战争片的认识。而在此之前,定档,撤档,再定档,这部战争史诗电影被雪藏了一年,最初的30亿元起步的票房预估,因疫情预期变成了15亿元,直接腰斩。即便如此,这个目标能否达成,在放映前也被认为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好在它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并且因为疫情这个意料之外的外力,最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

由此,我想到“熵增定律”。“熵增定律”被认为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终极规律。搞懂了这个定律,就参透了世界的本质。什么是熵?它代表了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数值,系统越无序,熵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就越小。“熵增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是封闭的,且无外力做功,它就会不断趋于混乱和无序,最终走向死亡。生意是如此,公司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这就是熵增定律。

比如手机和电脑总是会越来越卡,电池电量会越来越弱,屋子总是会越来越乱,人总是会变的越来越散漫,机构效率总是越来越低下,等等……所以电脑和手机需要定期清理垃圾,人要保持清醒和自律,企业要不断的调整结构,这些都是为了对抗熵增定律。

那么如何才能对抗熵增定律?

一是保持开放。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企业来说,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其本能都是越来越走向封闭。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外力督促,就会活在自己固有的思维里,或者活在自己的偏见里。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如果仔细检查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局限”带来的,所以人的思维和认知必须保持开放,要随时接纳各种新鲜信息,这就是我们思维的兼容性。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外界的催促(环境/政策/市场等等的改变),就会在固定的模式里循环,逐渐走向守旧。所以任正非说:“我们一定要避免封闭系统,一定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不开放就是死亡。”而且华为每年淘汰干部10%,员工淘汰5%。很多公司都是这样,没有新鲜血液就会走向沉寂。

二是终身学习。学习的本质就是做功,一个系统只有外力在做功,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支持。学习是一种做功,是防止熵增的最好外力,学习可以让我们突破自己的局限,比如很多人说我不善于演讲,我不善于表达,我不善于逻辑等等,而实际上各种研究表明:人类是可以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去不断挑战自己能力边界的。唯有学习才能突破自己,并且我们要让突破的速度大于熵增的速度。

三是颠覆自我。人性里有一种基本:离不开原有的地方,或者习惯于把自己固有的性格/行为路径当作最合理的状态,本能上排斥跟自己不一样的东西。也因此我们总是会变的越来越傲慢,固步自封,不能对外界事物做出最客观的评价。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一场对自己的革命,需要把自己推倒重建。

这就是生命的玄妙之处,我们总是试图使自己更加合理,生活更加有序,然而一旦抵达了这种最和谐的状态,我们必须又要马上打破这种平衡,再竭力使自己走向更加高维的和谐,也就是说我们永远都不能停下来。或者这就是人生的真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