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专 题
首页 > 正文

各市侨联五年工作总结——金华篇

2009-11-16 21:13:04


注重夯实基础 发挥职能作用

把侨联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金华市侨联

五年来,金华市侨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侨联和市委统战部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三个最大限度”和“四个充分发挥”的总要求,紧密团结全市侨界人士,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工作,立足现有条件,注重打基础,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瞄准薄弱环节做工作,为侨联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多年来,编制人员少,县(市、区)没有专职侨联干部,基层侨联组织不健全,经费紧张,侨情变化大,对情况掌握不及时、不准确等,是制约我市侨联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五年来,我们瞄准这些问题,加大基础性工作力度,夯实了侨联工作的基础。

(一)注重抓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五年来,金华市侨联始终把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并做了长期规划,每年年初有布置,中间有检查,年终有讲评。通过上下共同努力,五年来,全市县(市、区)全部建立了侨联组织,婺城区城区各街道都建立了侨之家。兰溪市城区各街道都建立了侨联组织,东阳市城区各街道都建立了留学人员和家属联谊会。为解决经费困难问题,基层侨联组织采取向当地财政争取一点,由热爱侨联事业的侨属企业赞助一点,使基层侨联组织做到了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特别是义乌市侨联五年来还相继成立了浙江省侨联青年总会义乌分会,义乌市侨商会,留联会顺利完成了换届,做到了组织体系完善,交流活动经常,影响不断扩大,由于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地推动了侨联事业的发展。

(二)开展侨情调查,掌握侨情动态,增强侨联工作的针对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每年走出国门和从海外归来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侨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增强侨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侨联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掌握侨情动态情况。为此,五年来,我们将侨情调查和侨情动态信息管理纳入了市侨联的重点工作。从2006年开始,我们在全市开展了侨情调查,由市委统战部和市侨联联合成立了侨情调查领导小组,动员了全市统战部和侨联的力量,用8个月时间对全市侨情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并在省侨联的统一组织下建立了侨情信息库。2007、2008年我们又对侨情信息库作了充实完善。2009年我们将建立完善重点归侨侨眷,特别是重点新侨的详细信息库,今后我们将侨情的动态管理纳入经常性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以便使各级侨联组织及时掌握最新侨情,使我们侨联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祖国的完全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二、凝聚侨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市侨联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凝聚和动员侨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积极引资引智,服务金华经济。

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五年来,全市侨联引进或参与引进外资1.5亿万美元,港币465万元,引进内资人民币1.2285亿元。市侨联引进15家高技术企业到金华,其中11家高技术企业入金华高新技术园区创业。市侨联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承办由市政府主办的第一至第五届“海外博士故乡行活动”,共邀请到112位海外博士(含硕士)来金参加活动,搜集到海外博士可供合作的项目 、专利、技术550多项,与我市企业共签定项目合作协议48项。有18位海外博士作科技报告,25位海外博士发布项目信息,有23位海外博士被市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有6 位海外博士到浙师大任教,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出了贡献。

(二)动员侨力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

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五年来,市侨联组织全市侨联开展了“百企联百村、千人帮千户”活动,活动中,动员侨属侨资企业和科技、医疗专家,深入开展了“送政策、送科技、送医疗、送健身器材、送温暖”的“五送”活动。五年来,全市侨联共协调经费1500多万元,帮助修筑村道路78公里,铺设饮水管道32.5公里,修建饮水池65个,为25个老年活动室购置了活动器材、电视机、DVD。组织科技人员700多人次,医疗专家478人次下乡服务,帮助168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慰问困难群众3568人次,全市侨联先后重点联系帮扶15个贫困村,其中有11个村摘掉了贫困帽子走向了小康。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三)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着力抓好08年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市侨联行动迅速,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号召,广泛发动全市侨联干部、侨联委员、侨属企业等侨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侨界人士行动积极迅速,有的向海外亲人通报情况,动员他们捐款捐物,有的归侨侨眷和侨属企业向当地民政部门询问捐款捐物的途径,已故的市政协委员、香港籍同胞、东阳卓尔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祖华先生夫妇12日刚到上海从电视里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新闻,连夜从上海赶回东阳组织本厂职工将准备发往广州的7149件、230箱、价值26万4千元(出厂价)的服装打包装箱,捐献给灾区。全市侨界共向灾区捐款1215万元,捐衣物11849件,捐帐篷10顶,捐铁路设施价值达10万元,为灾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做出了贡献。

  三、注重结侨谊,在拓展内外联谊、培育侨务资源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善借各种平台拓展对外联谊。五年来,全市侨联组织善于借助各种平台加强对外联谊和交往。如借市委市政府每年在深圳或珠海举办的“金华市港澳台同胞暨在粤乡贤迎春贺岁团拜会”的平台,组织全市侨联参加团拜会,加强与港澳台同胞的联谊交流;永康侨联借每年一次的科技五金博览会平台,热情邀请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参加博览会,并走访民营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联谊;义乌市借每年一次的中国小商品博览会的平台,邀请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参加博览会,进行深入交流和广泛联谊,2008年义乌市还借青年总会成立之机,邀请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青年侨胞齐聚义乌共叙情谊、共谋发展。此项活动被省侨联评为全省侨联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并受到表彰。

(二)通过传统节日深化和巩固对内联谊。每年的春节、中秋、国庆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全市侨联都召开由归侨侨眷和留学人员家属代表参加的茶话会、联谊会,共叙情谊,交流感情。每年元旦春节全市侨联还向海外的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代表发贺年卡,表达党委政府和侨联组织对他们的新年祝福和关切之心。

(三)热情接待来金开会、考察、访问、探亲的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在接待中加深感情,增进友谊。五年来,全市侨联共接待海外侨团116个,国内侨界团队205个,人员5900多人次。

(四)创新裁体联谊。全市侨联都与金华籍的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代表人士建立了互联网络平台,经常加强联络与沟通。2008年11月义乌市侨联、留联会还开通了短信互动平台,各类信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及时迅速地进行传递和交流。

  四、注重凝聚侨心,着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进一步激发侨界人士的爱国爱乡之情。

凝聚侨心是汇聚侨力的前提,而宣传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则是凝聚侨心的基础性工作。五年来,我们把维护侨益,为侨界群众排忧解难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市侨联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侨界人士的爱国爱乡之情。

(一)认真做好依法维护侨工作。

1.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2004年10月,市侨联邀请省侨联主席周慧兰来金作侨法知识讲座,市人大领导、市“四侨”负责人及机关干部、全市侨界代表180多人听取了讲座。市侨联还联系组织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侨联机关干部和各县(市、区)侨联及归侨侨眷共600余人参加省侨联组织的侨务法规知识竞赛。2008年6月我们借“全国侨务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活动之机,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外侨办、市妇联、市总工会等联合组织,在全市机关部门开展了有关侨务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知识竞赛答卷的答题,全市共收回竞赛答卷11150份。义乌市侨联和义乌市司法局被省司法厅、省普法办、省侨联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并受到表彰,通过学习宣传《保护法》,增强了依法护侨意识。

2.依法护侨,为侨界群众排忧解难。

五年来,全市侨联共接待处理侨界来信来访718件(人)次。为侨界人士落实政策、房屋拆迁补偿、调解矛盾纠纷、工作调动、联系就业、寻找亲人、办理护照、确认房产、提供法律服务;为归侨侨眷子女就读、升学、毕业分配、参军、就业及再就业;为华侨华人、出国留学人员来金考察、讲学、投资、创业提供帮助等800多人(件)次。走访慰问侨界困难群众1600余人次,看望生病住院的侨界人士200余人次。金东区侨联还利用华侨学校的优势,帮助更多的华侨子女入校读书,让华侨二、三代更多地了解祖国、了解家乡,增强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义乌市侨联牢固树大侨务的观念,不但为义乌籍的侨界人士排忧解难,五年来,还帮助在义乌经商的全国侨界人士和海外华侨华人解决疑难问题200余件(人)次。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和侨联组织对侨界群众的关心和温暖,受到了侨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二)注重调动侨界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性,引导侨界人士积极投身金华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

五年来,我市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侨界参政议政,就我省,我市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工作提出提(议)案,为侨代言,发表真知灼见。据统计,五年来,我市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或参与提出提(议)案1778件,其中涉侨提案42件。2005年,市侨联与六个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八家联合提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让我市农民喝上干净水的几点建议》提案,被市政协五届一次全会列为1号提案。市政协常委还就这一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向市政府提出调研报告,受到葛惠君市长高度重视。2006年市侨联与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市台联联合提出的《台湾义勇队旧址保护修复工作刻不容缓》提案,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目前保护修复工作业已完成,并以宣传台湾义勇队的贡献和历史地位为平台,开展一系列两岸交流活动,为争取台湾民心,增进两岸感情发挥了独特作用,该提案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三)认真做好侨界人士宣传思想工作。

我们充分利用重大政策出台,重大事件、重大节目等时机,及时组织侨界人士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中央的意图,使他们能够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并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做好他们在海外亲人的工作,以凝聚侨心,共同为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2005年,《反国家分裂法》颁布后,我们组织侨界人士进行认真学习,充分阐明《反国家分裂法》颁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揭露陈水扁之流图谋分裂祖国的反动本质,2008年台湾地区大选前,我们组织侨界人士召开座谈会,邀请市台办主任金振林同志作台湾形势报告会,阐明了中央政府对台政策,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坚决拥护中央的和平统一大政方针,坚决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罪恶阴谋,并一定做好海外亲人工作,共同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们及时组织侨联干部和侨界代表人士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并组织了专题讨论,加深了大家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2006年市侨联组织归侨侨眷和留学人员家属代表140人聆听了“浙江省侨联杨余律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的报告,与会人员受到了深刻教育。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市侨联广泛深入地做好奥运会宣传工作,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充分发动金华籍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积极参与奥运火炬在全球的传递活动。2008年9月,市侨联还组织召开了侨界人士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畅叙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回顾了改革开发30年来侨联组织建设和侨联事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党的侨务政策的落实情况,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归侨侨眷的爱国爱乡之情。2009年,全市侨联为侨界代表人士征订了《钱江侨音》杂志,让他们及时了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全省侨联事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凝聚了侨心。五年来,金华籍侨胞和眷属积极投身金华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和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6500多万元,为金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了推动侨联事业新发展的组织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从海外归来的人员也不断增加,侨情变化也非常快。同时,随着社会矛盾的日趋复杂,侨界群众利益诉求也不断增多。要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必须大力加强侨联自身建设。

(一)注重抓思想建设。五年来,市侨联机关通过抓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的学习;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增强了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强化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增强了做好侨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注重抓作风建设。五年来,市侨联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开展“作风建设年”、“调研创新年”活动,“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极大地转变了侨联机关的工作作风。侨联机关先后组织了六次调研活动,撰写了三篇调研文章,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侨联工作,如何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如何凝聚侨力为金华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等问题作了认真调研和思考。通过抓作风建设,进一步发扬了市侨联机关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好作风好传统,进一步树立了市侨联机关的良好形象。2006年,市侨联推荐18位从事侨联工作十年以上的侨联干部获省侨联“为侨奉献奖”,推荐12位从事侨联工作二十年以上的侨联干部获中国侨联“为侨功勋奖”。

(三)注重抓制度建设。制度建设也是规范机关管理的基础。五年来,市侨联健全完善了常委会、全委会工作会议制度等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机关效能建设方案,构建惩防体系方案等自身建设制度;建立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公车使用管理制度等规范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管人、财、物,确保市侨联机关各方面建设正规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