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狭缝中求生存、谋发展——记衢州市衢江石油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08-06-13


在狭缝中求生存、谋发展
——记衢州市衢江石油有限公司

  企业金名片:“AAA”级信用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省级“计量信得过单位”及“先进企业”等,董事长    系衢江区工商联副会长、区慈善协会副会长和衢州市五届政协委员。

  衢州市衢江石油有限公司创建于1989年,是一家主要从事汽油、柴油、煤油的批发、零售与配送业务的企业。目前公司现有职工100多人,公司下属拥有嘟嘟加油站、衢江区开发区加油站等五家加油站和5000立方米的油库,拥有专业危险品运输车队、汽车修理部。近年来,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对民营油品公司大力压制的背景下,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以农村为主战场,稳扎稳打,健康发展,企业效益强劲增长,成为衢州市能源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1989年初,公司现任董事长    辞去公职,从遂昌来到衢江(原衢县)沈家开发区,人生地不熟,对油品行业一窍不通,凭着干一番事业的执着信念和吃苦精神,从承包他人加油站起步,开始涉足油品行业,走上了一条艰苦创业的崎岖之路。到1995年,不仅成立了自己的油品公司,取得了批发、销售油品的资格,拥有了衢江开发区加油站、衢江区振兴加油站、龙游湖镇加油站、开化青阳加油站等五家加油站和储存能力达5000立方米的油库。正当企业想甩开膀子大干一番的时候,国家从95年开始实行了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国家出于全局和战略考虑,开始大力扶持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以此来抗衡国际市场,要形成两大集团一统国内油品天下的局面。在这种政策环境下,绝大多数民营加油站举步维艰,生存艰难,先后纷纷被收购。前有堵兵(国家政策)、后有追兵(两大集团),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公司审时度事,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行业前景作了全面的分析判断: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汽车行业将得到极大的发展,油品市场前景看好。二是即使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能源企业也不是全部都是国有的,也有民营资本的存在,如果把两大集团比喻成大石块的话,那中小民营企业就是垫脚的小石子,公司应该有其存在的空间。三是公司经营油品已有较长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拥有自己固定的进货渠道和销售市场。通过分析,公司坚定了信心,一定要在狭缝中求得生存。方向明确后,公司一方面加强与供货方的良好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做好和提升原有加油站的销售和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及时转变战术,不和两大集团正面交锋,把国道、省道市场让给他们,而把战场转向两大集团够不到的广阔的农村市场。公司自喻自己是蚂蚁,两大集团是铁拳,铁拳力量再大,也打不死灵活小巧的蚂蚁。为此专门组建了针对农村市场的以个人为单位的营销队伍,把乡镇单位和农业机械作为主攻对象,提供优质服务,随叫随到,有求必应。几年来,经过公司上下多方的共同努力,逐步在农村打下了一片天地,并且把销售范围扩展到本市以外的周边地区。这其间,中石化、中石油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公司下属加油站的收购,两大集团轮番上阵,价格逐年上涨,其中嘟嘟加油站的收购价从90年代末的700万上升到2005年的2200万,但公司不为所动。2005年为了挤垮最后的竞争对手,全面占领市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联手采取批零倒挂的办法,即油品的批发价高于零售价,一段时间后经济实力不强的私营加油站抵挡不住,纷纷关门或被收购。但衢江石油公司在艰难的环境中、在政策的狭缝里逐步站稳了脚跟,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得到了发展。销售市场不断扩大,销售量逐年增长,每年的销售额都突破了亿元大关,17年来累计上交国家税收3000多万。

  公司在自身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据统计,成立以来已捐款捐物 10余次,在捐助敬老院、资助失学儿童、扶贫赈灾等公益活动中捐款捐物累计达 30多万元。2007年公司还发起并参加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