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抓住着力点 找准切入点 把握落脚点 扎实推进社区侨联工作

2008-06-26 11:14:16

温州市鹿城区莲池街道侨联

  温州市莲池街道位处素有侨乡之称的鹿城区中心,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5万。现有归侨、侨眷932户,华侨3048人,其中在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担任侨领的就有14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区侨联的指导帮助下,依托辖区的侨界资源,以“抓住着力点,找准切入点,把握落脚点”为主线,借助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平台,构筑了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侨联工作社区化的良好态势。

  一、夯实基础,抓住社区侨联工作的着力点

  开展社区侨联工作,不仅是加强党的基层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凝聚侨心,整合侨界资源,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动力。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社区资源中,充分发挥侨界力量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独特优势,把侨联工作进社区纳入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党工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工作中做到:一是思想上有位置。街道侨联工作确定党工委书记亲自抓,统战委员具体抓,社区主任重点抓,侨联联络员配合抓的工作领导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精心部署,把社区侨联工作纳入街道社区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二是工作中有路子。根据新形势下侨联工作新变化,不断创新社区侨联工作方法,突破过去 “开开座谈,唠唠家常”等形式的局限,建立全方位联络、多渠道服务的工作模式;突破过去侨联工作政府“一肩挑”的思维定势,建立社区“大侨联”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将侨联工作拓展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新经济组织与社会团体。三是活动中有“银子”。街道将侨联工作经费列入社区建设与管理专项资金,每年定期划拨,对重大联谊活动,实行预报审核报销制度,同时,在街道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腾出80平方米用房,建立“侨友之家”,使归侨、侨眷联谊有去处,休闲有场所。

  二、健全网络,找准社区侨联工作的切入点

  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是侨联工作社区化管理的切入点。近年来,街道根据市、区侨联的工作要求,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做到二个加强。

  首先,加强组织网络,构建社区侨联工作新格局。近年来,我们按照条块结合原则,不断完善三级组织网络。一是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辖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侨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协调力度,拓宽了沟通渠道。二是建社区侨联工作小组,负责社区侨联“学习宣传,工作联系,交流信息,为侨服务”四项工作的开展。三是对街道侨联班子进行重新调整,推选年富力强,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公益事业的侨界人士进入侨联委员会班子,并实行坐班制,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次,加强制度规范,完善社区侨联工作运行机制。街道结合实际,根据侨联工作社区化的要求,一是制定学习活动制度、信访接待制度、侨联办公制度、交友联系制度等十项与社区侨联工作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同时建立社区侨联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三助一关心”(即归侨、侨眷患重病主动帮助、生活有困难主动帮助、家中遇大事主动帮助和华侨回国探亲访友主动慰问关心),街道卫生院开设“为侨服务绿色通道”,为60岁以上归侨、侨眷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免费上门义诊体检。二是加强侨情调查,分类登记侨胞、归侨、侨眷,立册归档,实行侨联信息动态管理制度,并根据社区状况,确定侨联委员挂钩联系社区,做好日常联络、沟通和信息交流工作。三是在街道侨联中成立党支部,建立妇代会、法律调解小组、老年人协会,开展社区侨联专项工作。健全的侨联组织,完善的工作网络,形成了上通下达、左右联动、条块结合的社区侨联工作新态势。

  三、强化服务,把握社区侨联工作的落脚点

  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服务归侨、侨眷为先导,根据侨界人士的不同需求,提供全程、全方位、综合性的为侨服务网络,是社区侨联工作的落脚点,同时,也体现了“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双向服务”原则。

  首先,开通街道侨联“维权”服务热线,积极为侨户解忧排难,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如辖区石板巷100号侨户房产被侵占案,双方调解多次未果,法律调解小组获悉后,深入调查,反复取证,成功调解了此案。奥地利侨眷周佐翠与邻居因房屋漏水问题发生矛盾,双方固执已见,纠纷久拖三年未决,法律调解小组得知后,7次上门开导、调解,最终以自己的真诚和热心,化解了矛盾,消除了双方误会。仅2005年,街道侨联工作领导小组就在维权中成功调解8件纠纷。

  2004年7月开始,部分社区列入旧城拆迁范围,一些归侨、侨眷的房屋面临动迁,街道侨联工作领导小组得知这一情况,立即会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前往拆迁办,要求拆迁办在动迁侨户房屋时,切实按照《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严格依法办事,给侨户该享受的政策优惠,决不打折扣。针对一些侨眷子女在国外,在房屋拆迁中涉及的公证、析产、继承等问题,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特事特办。通过我们的宣传和协调,既维护了侨户的合法权益,又使动迁工作顺利进行,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如西班牙侨领王绍基先生,其旧房拆迁后,数年来未得到妥善安置,街道侨联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协调有关部门,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其次,开展温馨服务,凝聚侨户之心。近年来,我们在侨联工作社区化建设中,注重体现“三个延伸”,即社区服务网点从过去单纯为民政优抚对象的服务,延伸到为归侨、侨眷的服务;社区医疗保健中心从过去的为特困户、下岗职工的无偿服务,延伸到定期为归侨、侨眷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的跟踪服务;街道领导、社区干部的侨户家访,从过去的仅对重点户、困难户的家访,延伸到每季一次对所有侨户的慰问家访。同时,依托社区人才资源库,把一些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与社区内的归侨、侨眷结成“一对一帮扶”服务,社区教育学苑、女子修养学校定期为侨户开设针对性专业课程,如“社区英语角”、“中西方社交礼仪”等,深受广大侨户的好评。去年12月,针对辖区侨眷“留守”老人多的特点,在社区教育学苑的电教室开设了归侨侨眷“天涯咫尺”电脑培训班,经过8期课程培训,使“留守”老人基本掌握了电子邮件的收发。今年春节,众多侨眷纷纷用自己的双手,在键盘上敲出了新春的祝贺。去年重阳节,街道党工委举办了为百岁旅美归侨金惠先生祝寿和九对归侨侨眷伉俪“金婚”喜庆宴会,社区十支文艺团队现场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使侨界人士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侨联工作社区化的运行,维权服务、温馨服务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广大侨户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而且社区居民也认识到侨界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资源和力量。迄今为止,我们街道侨胞、侨眷为家乡建设、赈灾扶贫捐款累计已达300多万元,其中仅郑珍存先生就捐助100多万元;街道前侨联会长王培权先生,一人结对捐助9名特困生的6年教育经费;西班牙华侨叶克恩先生捐资10几万元;西班牙华侨叶海鸥专人结对100个小学生,赞助经费20万元;侨眷陈宝珠向鹿城区教育基金会捐赠3.5万元;杨步通先生捐资20万元。黄镇中、林锦夫、王绍基还向平阳、永嘉等贫困地区捐款捐资。社区侨界人士自发捐款成立的“星愿”帮困基金会,每年为辖区新入伍的军人购置箱包,赠送慰问金,几年来已为辖区特困户、残疾人家庭捐助6万多元。海外侨胞还纷纷回乡投资,仅2005年至今,辖区侨胞已回国投资达五千万美元,其中王绍基先生投资的“亚洲包装大厦”,第一期投资就达两千万美元。各社区侨联工作小组,还组织归侨、侨眷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社区环境打扫和便民服务活动。在去年我们开展的社区“三德”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中,两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侨眷光荣当选为“社会公德”形象大使。

  几年来,我们街道的侨联工作进社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侨联的要求,与我省其他兄弟基层侨联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侨联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社区侨联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优势,通过“抓落实、抓深化、抓创新”,成立一支侨法宣传演讲队,建设一条侨法宣传长廊,开办一个侨法阅览室,开通一条维权服务热线;增强为侨服务意识,丰富为侨服务内涵,提高为侨服务质量;进一步健全“三个延伸”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侨联工作激励机制,努力推进新时期社区侨联工作的新发展。

上一篇:发挥优势 服务侨胞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下一篇:凝聚侨心促和谐 服务社区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