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016-09-13 17:43:05

文/胡 丰

  喜欢诗,常读,也写。不是因为有诗才,而是想有诗情、诗怀。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哲学家海德格尔在阐述这句诗时告诉我们,人类无论有多少劳绩,还只是在一个有限的世界,而人类应该冲出这个有限的世界,达到无限。无限就是让心灵在宁静、自由的精神世界里,就是我们仰望的那遥远而有理想的“天空”。人之所以有别与其它动物,是因为有两个维度:物质和精神。从历尽艰难困苦的劳绩,到诗意地栖居大地,就是从物质到精神,最后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诗意地栖居”是一种生活态度:自由的、精神的、灵性的、自然的。海德格尔说:“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我们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我们必须是一个诗意地栖居者,因为人类的生存本质是诗意的。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清代诗人袁枚说得好:“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心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因此,诗意地生活取决于人性灵的深度和广度,甚至可不识一字。

  诗意地生活,应是我们每一个人理想的追求。

  而生活的诗意并不是从丰裕的物质土壤上生长出来。宝马别墅、山珍海味、钻石珠宝、锦缎绫罗……奢靡的生活往往让思想田园一片干枯、荒芜。人,为物所役,为名所累,欲望就犹如心中的困兽,扰得人焦躁不安、心神难宁。只有无欲的心,才是宁静的湖水,而只有宁静的心湖才富有诗情画意。正如古人说: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食,自有一段真趣。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愁苦。

  诗意地生活就是会营造自己的心境,调节自己的心态,超然世俗以外。

  面对困苦,面对责难,面对伤害,面对挫折,豁达、开朗、乐观、进取。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乌云遮不住太阳;相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就像大文豪苏轼一样虽屡遭打击,一生坎坷,但极为达观,听到鸟鸣便是:“春山磔磔鸟春晨,此间不可无我吟。”就是被贬了官还能吟出:“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一顶笠帽、一身蓑衣、一双草鞋、一根竹杖,迎着风雨向前仍唱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诗意地生活其实很简单。一盆兰花、一支洞箫、一枚卵石、一幅字画、一片雪花、一场细雨、一弯月、一杯茶、一本书、一首诗……都会在宁静的心湖漾起欢愉的涟漪,带来无穷的诗意。

  “平生不烟酒,惟爱书和茶”。我不会打牌,也没有什么嗜好。一生历尽坎坷,受够大苦大难,如今虽清贫,但衣食无忧,心满意足。冬日书房案头置一盆水仙。一泓清水,数枚卵石,葱绿的枝叶举起三五点黄花。边啜清茶,边阅读。一卷在手,爱不能释,虽孤灯独坐,没有红袖添香,且寒意袭人,但花香、茶香、书香沁人肺腑。“筑室松下,脱帽看诗”的疏野、“花覆茅檐,疏雨相过”的旷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典雅……诸般读书滋味使人陶醉。在文字的抚慰下,心身感到非常惬意和满足。周末假日去踏青、登山、垂钓、戏水……都是乐事。更多的却是足不出户,闭门谢客,独坐书房,随心所欲信手涂鸦,虽常早餐二碗薄粥,午饭薄粥二碗,但在电脑前轻敲键盘写一篇小文,不亦乐乎。每当眼倦神疲时,喝一杯热咖啡,抬头观赏墙上的字画,欣赏采自西双班纳的大蝴蝶,把玩来自南海的海螺、贝壳,犹如置身山涧竹林,如同徜徉河边海滩,彩蝶翩翩,溪水潺潺,涛声阵阵,白帆点点,就有一股清流淌过心底,可谓诗意盎然,自得其乐。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丰子恺取自宋人谢玉逸的《千秋岁•咏夏景》的漫画。一张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壶茶,几只杯,天上是一钩月,窗边是一卷起的芦帘。看着看着,心,沉静下来,喧闹没有了,烦恼没有了,恍惚自己也随散去的朋友去屋外赏月,静,静极。读画竟有愿做赏月人,不羡为神仙的感叹。

  知堂先生在《北京的茶食》中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然而,可怜我们的现实生活。滚滚红尘中,人们追名逐利,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根本无暇顾及这“不求解渴的酒”、“不求饱的点心”。而周作人在此看到的是艺术,是艺术化的生活,也就是充满诗意的生活。正因为有了艺术,我们方知春雨不仅可以润泽禾苗,还可以窗下独听;茶不只可解渴,还可以养心;石不能言却最可人;花不但可以扮美女儿家,更可以案头清供,继而闻香动念,所谓“一花一世界”。诗意地生活是人生的大彻大悟。

  “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有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这是《菜根谭》中的话。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并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他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令西方人倾倒。当时美国有一书评家说:“读完这书后,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林语堂这本用英文写的书,曾一直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实实在在给国人撑足了面子。

  诗意地生活,简化生活。读一篇美文,吟咏一首好诗,莳弄几株花草,把玩一块石头,让哪怕最微不足道的东西充满诗情画意,这是生活的大智慧。床头有一本《胡适选:每天一首诗》,这是适之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编选的唐宋元明清绝句选,篇篇珠玉。每当清晨醒来,睁开眼,信手翻开,随意吟咏一首,犹如沐春风,淋甘雨;有如品不求吃饱的点心,饮不求解渴的酒。一一体味,此中真意,欲辩忘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这就是中国意境之美,可言说乎,不可言说乎?且算为自己苦多的人生、苦短的人生,寻觅点生活的真趣,增添点生命的诗意。

  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便能开垦出芳菲满地的精神桃花源来。(《亚峰》编辑部供稿)

上一篇:长篇纪实散文《洋葱皮》精选连载
下一篇:科罗拉多大峡谷:一部活的地质史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