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何朝育的慈善人生与温州情结——王琼瑜 徐华炳

2009-06-01 11:17:54

何朝育的慈善人生与温州情结

——纪念何朝育先生逝世一周年

◎ 王琼瑜 徐华炳  何朝育(1916-2008),温州市瓯海区三垟乡池底村人,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台湾正大尼龙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台湾化纤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艰苦创业历程不仅令人称道,对家乡的无私反哺情怀更令人钦佩。他曾兼任台北市温州同乡会名誉理事长,特别是1991年起,不顾75岁的高龄携夫人黄美英女士先后8次回温,累计无偿向温州市捐赠1.3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向温州市捐款数额最多的温籍乡亲,捐资兴建了“育英”系列项目。

  一、传承美德 艰苦创业

  何朝育的行善美德源自父母。他的父亲何啸秋曾开办药店,却因经常萌动恻隐之心而无偿赠送药物于病人,结果导致药店严重亏损直至关门大吉;1912年春,时常为乡亲和孩子们在模糊黯淡的菜油灯下劳作和学习而焦虑的何啸秋联合多位乡绅收购并筹集新股金创建了普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使温州城在1914年3月27日夜晚亮起了温州有史以来的第一盏电灯;此后,发家致富的何老先生还给温州瓯海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前身)捐过一笔可观的钱款。而何朝育的母亲李夫人年轻守寡后,仍以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拉扯着四个孩子并教给他们坚韧乐观、积极向上、慈祥博爱及乐善好施的为人处事之道,母亲无疑是四个孩子的典范和榜样。后来家道中落,家境越来越差,但李夫人依然没有怨天尤人,依旧处变不惊,并且极尽所能的帮助其他比自己更穷的乡亲。父辈的宽广胸襟和热心公益的举动在何朝育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并引领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同时,父亲的早逝也让他过早地扛起家庭的重担并备尝人世的艰辛。迫于生计,少年何朝育辍学回家后便从事各项生计。他曾在大罗山上放过牛,也曾在荆棘丛中砍过柴;私人钱庄里,他当过学徒,常背着铜钱往返于各店铺之间,奔走在蒲鞋市老街和梧田南塘的田间小路上;街头弄口,他也曾卖过香烟,小小的年纪就体味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何朝育先生当年经常跑经销,从上海、宁波等地进货,然后带到温州卖。他在跑单积累第一桶金后,凭着自己的勤劳诚恳,逐渐博得周边人的认可,生意也越做越大。之后,他靠着积累的资金与其他人共同创办起“正大袜厂”。之所以取“正大”两字,就是取其“正大光明”的意思,一语道出了何朝育先生为人处事的风格和态度。正大袜厂在何朝育等人的苦心经营下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兼并温州针织厂后开始从事针织业,从而为以后在台湾创办“正大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抗战期间,为拓展生意,何朝育便与二哥何传槐轮流将袜子等针织品带到台湾销售。1949年,何朝育先生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黄美英、大女儿何蝶坐着温州到台湾的最后一班交通船前往台湾接替二哥,不料这一别,竟与母亲成为永诀,时隔40多年才踏上令他魂牵梦萦的故土。

  在台湾创业之初,日子依然很艰难。但凭着温州人灵活的经营头脑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何朝育、黄美英夫妇从家庭作坊起步,一点点发展起自己的事业。1963年,成立正大纤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北投厂,1967年又成立正大尼龙股份有限公司新店厂,1975年再设立淡水分厂,最终在上世纪80年代跻身于台湾百大企业之列,并成为台湾经济界的“四大豪门”之一。不仅如此,他们还创办了海事专科学校,其子何纪豪便是毕业于此校的航运管理系,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是他的同班同学。

  二、忧思难忘 终有归时

  何朝育在世时,曾以不同方式多次提到自己虽长期在他乡经商办企业,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一个人要是忘了祖国,忘了故乡,他就是忘本!“我在家呢坚持说温州话,这样呢,让自己全家都记得,我是温州人。” 何纪豪是在台湾出生长大的,但讲的却是地道的温州话。他说父亲对自己亲人的那份萦绕脑海半个多世纪无法消退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拳拳眷恋,给了他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深深地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何朝育先生家中挂有一张他母亲的画像,每逢过年过节,他和夫人都会对着母亲的画像跪拜。何朝育先生自小受母亲的影响很大,对家乡对乡亲都有着深切的眷顾和慈祥的爱护。何朝育外甥郑明新说,“只要一听到温州两个字,他就显得特别精神,连身板也挺直了。”

  1991年11月,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坚冰逐渐融化,已过古稀之年的何朝育先生偕妻女,终于踏上了归乡的路。当何朝育偕妻携子走出舱门,疾步走下舷梯,踏上故乡温州的土地时,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他喃喃地自言自语:“到家了!到家了!终于回到家了!”1992年清明前后,何朝育先生回到了位于三垟水乡的池底村——他生于斯长于斯的童年家园。面对祖宗牌位,夫妇俩倒头便拜;面对熟悉乡邻,不停地分塞红包……他在回忆首次重归故里时说:“家乡的何氏宗祠,每次来温都要去拜见的。我致电联络温州侄女玲珠等,负责重建何氏宗祠之事宜,2001年重建完成。”每次回到家乡,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好好拜拜他父母亲的灵位。他到关老爷殿,就说,爸爸妈妈我来了。每次要回台湾了,都会过去看一下:爸爸妈妈我走了,明年再来看您。他对家乡的男女老少也都非常慈祥。他“有恩必报”的传统美德,在家乡人民中留下了美好的口碑。

  三、舐犊情深 桑梓情浓

  母亲健在时,何朝育将辛苦所得报答母恩;母亲去逝了,报效社会的热血在他体内沸腾不息,他最终选择了将一生创业的积蓄回报乡情。当1990年和1991年的台北温州同乡会会刊《温州会刊》连续两期刊登了时任温州大学校长魏萼清所写的《温州大学简介》,希望初具规模的温州大学得到海内外同胞的资助,及需建造图书馆,恳请乡亲大力支持的消息时,牵挂家乡的何朝育夫妇商量后决定以黄美英的名义捐400万元人民币(后来追加到628万元)在温大捐建一座图书馆。1991年11月15日,何朝育先生和著名数学家、温州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一起为温大育英图书馆奠基。此后的日子里,何朝育夫妇不顾年事已高,四处奔走,迫不及待地安排一个又一个的捐资项目。而少年时代迫不得已失学的生涯、文化程度不高的遗憾,以及从商经历中对科技与人才的感悟,使他把捐赠的重心放在了教育事业上。而在他父亲当年捐资过的瓯海医院目睹了病人就医难的情景后,他又把目光聚集在了医疗事业上。与此同时,何朝育夫妇在救助受灾民众、改善民生等方面同样予以了极大地扶助。近20年来,以他们二人名字联合命名的“育英”系列项目相继奠基、落成、开放。(见附表)  捐赠年份   捐赠项目  1991年    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及皇冠轿车、图书  1991年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及丰田救护车  1992年    温州师范学院育英大礼堂及皇冠轿车  1992年    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育英门诊楼  1993年    温州市台联会面包车  1994年    温州医学院育英学术馆及皇冠轿车  1994年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育英大楼及三菱电梯  1994年    瓯海区啸秋小学  1995年    蒲州育英学校及慎志图书馆,电脑、图书等  1996年    瓯海区啸秋中学、育英岛花园及助学金等  1996年    温州育英学校  1995年    温州育英老年康复中心  1997年    三垟池底啸秋大桥、茶山卖鸭桥、路等  1997年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育英门诊综合大楼  1999年    瓯北育英新村  2001年    资助六名视光学博士研究生赴美学习  2001年    池底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2006年    温大育英图书馆购置图书及设备  2007年    捐资育英事业发展促进会,用于育英慈善事业的促进与发展  2008年    开展温州市“幸福微笑”公益医疗救助活动,救助贫困唇腭裂患儿

  对何先生伉俪反哺桑梓的强烈情怀,数次陪同来温的邱清华这样评价道:“他们并不是最有钱的,比他们有钱的人多得是,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肯拿出来给家乡。”

  四、育英情长 万古流芳

  1998年9月26日,何朝育夫妇来温参加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育英门诊大楼奠基仪式以及育英老年康复中心、温州育英学校落成典礼。12天后,他们离温返台。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温州。毕竟80多岁的高龄,而且因冠心病接受了心脏支架介入治疗,不宜长途跋涉,但他继续委派儿子何纪豪为代表,传递爱心接力棒。而这位“温州制造,台湾交货”的何家独子耳濡目染了父母对家乡温州的眷念,父母的慷慨捐赠、乐善好施更是影响了他的人生品格。何朝育先生的慈善精神在儿子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传承。“我感到自己每一份的付出都能得到精神上的一次升华,就是对温州人爱心的一次展示,这对于我而言就是一笔最大的财富!”何纪豪先生如是说。10年来,何纪豪背负着父母的重托,在温、台两地间不断地奔波,平均每年来温州两趟。

  2008年1月14日,温州育英事业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在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召开,何纪豪先生代表何朝育先生、黄美英女士向促进会捐赠550万人民币,设立温州育英事业发展基金。现今在温州,提起“育英”两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育英”已经成为爱的象征、奉献的标志,“育英”事业将永远地载入温州的历史。中共温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赞扬何先生伉俪的慷慨义举,称在这些项目的建设与经营中产生了一种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温州人务实、创新精神的“育英精神”,其意义与影响都是深远的。

  2008年8月10日晚5时38分,何朝育在台北家中向何纪豪说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话——“你什么时候再到温州去?”——便安然长逝,享年93岁。何朝育先生围绕着“温州情结”的人生落下了帷幕,但他的这一情结已经在他儿子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传承,温州人民也将发扬他的育英精神,努力建设温州。

(作者简介:王琼瑜,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专业05级本科生,徐华炳,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温州市世界温州人研究中心秘书长,从事海外移民问题研究)

上一篇:学会接受自己——周添成
下一篇:“我看拱墅新变化”——这里曾经是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