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和老年朋友谈书法的养性怡情功能

2009-09-17 20:35:51

和老年朋友谈书法的养性怡情功能

吴孝治

  对于步入颐养天年时期的老年朋友来说,随着他们生活环境的转变、社会地位的转变、身体健康状况的转变,在心理上都会相应发生一些变化:有的浮躁,有的沉闷,有的激进,盲动,有的畏缩拘谨……以上种种心态,都不利于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纵观古今中外许多书画家都能长寿,而且性格开朗。不难看出练习书法具有养性怡情的功能。

  一、书法练习是对“浮躁欲望”的一种有力抗拒的过程。

  当老年朋友全身心地沉浸在学练书法并体验其中的快乐时,其它的欲望就会隐去甚至退出。而且书法的练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炼”过程,一种耐心、一种向上精神的培养过程,恒心、耐力、积极向上才能形成对书法这门高尚艺术的兴趣和品质。

  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傅山对书法的评价时,曾经说过四句话:“宁拙毋媚,宁天真毋安排,宁雕疏毋轻滑”,这虽然是品评书法美学的准则,但推而广之却可以看成是一种生活的法则。做人应该天真率直,不可媚俗,不可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浮躁。这对颐养天年的老人来说难道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态度吗?

  二、书法练习是一个手脑并用的思维实践过程。

  老年朋友进行书法练习,是一个手脑并用的思维实践过程。也是充分调动其思维情感及动手能力的一项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耐心、忍性。特别是在学习写楷书时,从姿势到握笔,从书法结构到用笔,都需要随时用心,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粗心。练一个中锋用笔,往往需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反复练习。横竖笔画练习,是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这也是练恒心、练毅力的关键时刻,一旦掌握了中锋笔法能迅速将字帖上的字写好时,便有“荆棘丛中藏妙境”的感觉,从而在心里总结自己的成功法则,并将以恒心、耐力贯彻到其它的事情上去。

  三、书法练习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状态得到放松宣泄的过程。

  书法练习活动是老年朋友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状态得到放松宣泄的过程。东汉书法家蔡邕说:“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唐太宗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平气和。”陈绎认为:“喜则气和而字舒,乐则气平而字丽”我们在练习书法时常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也是培养我们健康生活态度的良好方式。

  四、书法练习是一种正确认识自我的极好途徑。

  书法练习活动还能培养我们用唯物主义看待人间万物,是一种正确认识自我的极好途徑。书法练习存在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儒家的“中庸”法则,实际上也是道家的“物极必反”这一哲学原则的有机结合。一个人太保守顽固或者激进盲动都可能于事无补甚至招来灭顶之灾。书法创作却从艺术的角度对“物极必反”这一辩证法进行阐释。姜夔的《续书谱》在论用笔时说:“用笔不能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当我们在体验的同时,如果有狂妄者将会变得慎重,拘谨畏缩者,将会变得开朗大方。粗心大意者,将会变得耐心细致。他们会通过书法的感情转变为对自身品质的反省。行世立身将会做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综上所述,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人传统品德的构成,一直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团结力、凝聚力、创造力、无不包蕴在令人心醉神迷的书法艺术之中。老年朋友们,投入学习的活动中去吧,去认真体验练习书法的乐趣吧!

上一篇:岱山印象
下一篇:娇艳似火腿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