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刘承桓:故乡,永远是游子归来的方向

2014-09-17 15:44:17

文/蔡 锋

  1980年11月,深秋的上海已是落叶缤纷,叶子纷纷扬扬地在寻找着根的方向。就在这一天,在外漂泊了32年的海外游子、美籍华人刘承桓终于踏上了归乡的路程。他就像一片随风而飘的秋叶,满怀对根的回忆,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母亲的怀抱。

刘承桓:故乡,永远是游子归来的方向

  说起刘承桓,如今很多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说起他的父亲刘湖涵和他的祖父刘镛,江浙沪一带还是津津乐道的。其祖父刘镛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南浔镇人,晚清时期的江南首富,号称“四象之首”;其父刘湖涵则是一位在1956年公私合营时期在上海拥有上百套房产的民族资本家。刘承桓就是刘镛的嫡孙,刘湖涵的独子。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刘承桓只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三代”罢了,其实不然。1948年,年仅18岁的刘承桓就借钱前往美国,就读于普渡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多肽类药物研究,如今是普渡大学高级研究员,是美籍华人中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可以说,刘承桓在求学立业上并没有继承祖辈、父辈的半点遗产,不过他继承了父辈留下的家训:百年世家,重在积德,万般好事,唯有读书。

  刘承桓说:“一个人在美国呆了32年,衣食无忧,但我总觉得自己像一片无根的落叶,没有归属感。无数个夜晚都会做同样的梦,梦到回到祖国的怀里,回到繁花似锦的上海,回到水晶晶的江南小镇。”“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终于,他回来了,站在了故乡的土地上。那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与他会面时,刘承桓说了一句感人至深的话:“前半生已为adopted country作了贡献,现在我有条件为mother country作些贡献了。”话虽不多,但他那颗久托与梦的拳拳爱国之心不禁令人动容。

  刘承桓回来了,亲眼目睹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祖国现代化建设中日新月异的巨变,他想即刻扑向这股大潮。他说,中国要现代化,首先要教育现代化。于是,他萌发了建立教育基金会,促进教育发展的想法。1983年11月7日,刘湖涵教育基金会在上海曲园成立。刘承桓以其父刘湖涵之名,在万元户都很少见的那个年代倾囊而出,把政府落实政策后归还给其父的100万巨款作为基金,开始了他回归故里,报效祖国,将传统文化的家训,结合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探索利国利民的民间涉外交流活动的新旅程。

  弹指一挥,三十四年间,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由各层次的志愿者支持着的基金会参与资助教育项目200多个,资助资金超过250余万,这200多个项目广泛到学前教育、普教、高教、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艺术教育,其中受资助者也包括来自故乡的南浔人。1990年,刘承桓回到南浔,将父亲珍藏的古籍碑贴806册捐赠给湖州图书馆;为了筹备资金帮助更多的人,刘承桓甚至不惜变卖了父辈收藏的名家书画,在南浔设立刘湖涵教育奖励金,一年一度奖励南浔区优秀小学老师和学生。同时,他还关注家乡的老年建设,先后组织承办了上海—湖州(在南浔举行)桥牌赛、南浔区老年乒乓球比赛和象棋比赛,真可谓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今年五月,笔者在南浔久安老年俱乐部的走廊上和刘承桓不期而遇。瘦弱的身躯,清癯的面容,柔和而清澈的眼神,这就是刘承桓。机会难得,不禁上前简单地询问了老先生几个问题,他语速缓慢、彬彬有礼地一一作答。笔者清晰地记住了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刘湖涵教育基金会要继续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贡献。虽然我已经84岁了,但基金会还年轻,它要继续下去,永远没有句号!”闻此,不禁让人模糊双眼,老先生迈着缓慢而稳重的步子慢慢离去。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但他的形象却一直在心头摇曳、荡漾,越来越近,越来越大。刘承桓热爱祖国、眷恋故乡之情激励着我们所有中国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耳边一直萦绕着刘承桓那句饱含深情的话语,“我前半生已为入籍国作了贡献,现在有条件为祖国作些贡献了”,是啊,故乡,永远是游子归来的方向。祝愿刘承桓的游子意、爱国心、故乡情插上翅膀展翅高飞,飞向神州大地、飞向五湖四海、飞向远方……(湖州南浔区侨)

上一篇:许为:美国英特尔公司资深人机工效学专家
下一篇:陈正吉:创业新加坡的青田籍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