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携手互勉:让一个普通家庭走出了两个留法博士--童土妹

2008-06-22 21:53:04

携手互勉:让一个普通家庭走出了两个留法博

  走在恢宏大气、文化意蕴深厚的金华施光南音乐广场,也许你一定会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敬佩不已。它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堪称西方建筑艺术与中国文化巧妙结合的一个典范作品。就是这个被设计界广泛称好的精品广场,却是出自一个在金华长大的留法博士魏黎华之手。作为回报家乡的第一个作品,他为这个广场不仅投入了智慧和才能,还投入了感情。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已经在法国和国内建筑设计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人物,很难让人相信他在读中学时却曾是一度要放弃求学的青年。是什么促使一个曾要放弃求学的青年,如今成了一个知名的建筑设计师呢?这得从他的家庭说开来。为此,我们特地走访了他依然健在的母亲童土妹。她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致深的家庭故事。

  和许许多多工人家庭一样,在上世纪70、80年代童土妹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也是一个十分富有教育意义的家庭。她说起个个都已有所成就的儿女时,如数家珍一般激动不已:两个儿子均是留法博士。大儿子魏黎明现任法国杰壳·阿尔斯通公司总工程师(电机博士)。他从事和研究的电压型逆变器异步电机牵引控制系统设计,目前该系统已用于所有异步电机牵引系统中,如法国巴黎双层地铁、法国国家铁路火车、英国地铁、西班牙巴塞罗那地铁、美国高速列车等等,并获得三项国际专利。儿媳阿莱德是法国人,一家四口现住法国里昂。小儿子魏黎华是法国知名建筑设计师,由他设计的公共设计广泛分布在法国和国内许多重要城市;于1999年回国后任法国喜邦建筑设计公司中国事物部首席代表,厦门喜邦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设计师,中国华陆工程厦门公司设计顾问(建筑博士)。大女儿魏室丽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女高音歌唱家,曾多次代表国家赴日、美、韩、港、澳等国家演出,并获得了国际声乐比赛三项金奖;女婿王次火召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是中国音乐界的领头羊。小女儿魏丽则在婺城区政府机关工作。更令她欣慰的是儿女们在事业上都有了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孙子辈们也都有出息,外孙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孙女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都在全国名牌大学读书。童土妹说,他们之所以能有今天跟他们四个兄弟姐妹同舟共济、携手成长是分不开的。

  由于父亲去逝较早,全家四个兄弟姐妹打小就很齐心、特懂事,在成长的路上始终能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回忆起这些同舟共济的成长经历,让现在婺城区机关从事宣传工作的小女儿魏丽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她说,父亲在24年前就离开了我们,但他那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宽容、豁达的良好品德却深深的影响和感染着我们。我们兄弟姐妹从小读书都很优秀,成绩也一直很好,姐弟间非常团结,因此,不论什么事,遇上什么困难,都会想方设法鼓励对方,正是因为从父亲那儿继承了这些良好品德,才使我们的四个孩子都没有辜负父母期望,各有出息,才使我们这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走出了当时让许多人难以置信的两个留学生。在家中,大女儿魏室丽和小女儿魏丽分别排行老大和老二,她们俩工作都在外地,姐姐在杭州铁路工作,妹妹在水电十二局工作(在云和),但在每年假期,姐妹俩不管工作怎么忙,都要挤出时间一起回家团聚,叙生活、聊工作。为的就是鼓励两个还在读中学的的弟弟。大弟弟魏黎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西南交通大学后,姐妹俩都争着每个月为他寄生活费,妹妹为了能减轻姐姐的负担(因姐夫当时也在中央音乐院学院读大学),往往提前把钱寄出去,然后写信告诉姐姐,说钱已寄去。妹妹的抢先之计也给姐姐带去了欣慰。正是有了这样的支持,使魏黎明的学习更加认真。后来他之所以能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法国图卢兹国家高等电气电子计算机水利工程学院留学。这与两个姐姐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他考上出国留学生后给姐姐的一封来信中,可以看出姐姐对他成才的影响。弟弟在信中说:“我回首往事,姐姐你还记得吗?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你在房间的地板上教我写字,当我写了一个较好的字时,你就夸我几句,你可知道那几句话的份量有多重,后来我上学后,你又教我练字……虽然我们的父母文化不高,大姐出去又早,但在学习上你却成了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争取学习上的胜利,姐姐此时此刻我真想插上有力的翅膀,飞到你的身边拥抱你我亲爱的姐姐……。”而几个哥哥姐姐合力帮助小弟弟魏黎华成才的故事就自然更多了。魏黎明读大学后,每个假期结束回学校前都会用自己节省下来钱给小弟弟包一个红包,然后交上一封励志书信。在物质贫乏的年头,这兴许算是一种很普通但也最有效的激励办法吧!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们父亲因病去逝时,哥哥、姐姐们共同扶起了一度想永远弃学的弟弟。1981年春节,父亲魏水崽病重住院,生命垂危之际,最让这位一辈子为人忠厚的父亲临终前始终放不下的是年幼的小儿子魏黎华。

  正如他们姐弟所料,父亲的病逝给年仅16岁的魏黎华以沉重的打击。他那尚未成熟的心灵还需要父亲的慈爱,根本无力抵挡突然亲人离去的疼痛。而丧期过后,哥哥、姐姐分别离开家回到了各自工作或学习岗位,天各一方,这使他更加感到寂寞。从此,小小年纪的他竞不知不觉学会了抽烟,而且越抽越历害。

  几个月后,魏室丽、魏丽、魏黎明从母亲处得知魏黎华整天神思恍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消息。他们都十分心急,这一年高考,原来成绩一向在班里名列前茅的魏黎华却以三分之差没能考上大学。

  大家心急如焚,姐弟共同商量后终于想出了个办法:包括魏室丽爱人在内的四个人每人每月给魏黎华写一封信,鼓励他不要灰心丧气,要重新振作起来,再苦读一年。在当时很少有电话的年头,信又是何等的珍贵,“弟弟,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要想有个好前程只有靠自己的不懈努力。你怎能甘愿这样自暴自弃?你一定要用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父亲,对得起为你日日愁苦的母亲……”信中,大家除了谈自己的奋斗经历外,还语重心长地向他重复这些做人的道理。一封封来自哥姐的来信,深深打动了他,很快魏黎华那沉重的心结开始松动,1983年,这一年发生的两件事最后让魏黎华完全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即哥哥和姐姐分别考入了公费留学和考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5月,当哥哥魏黎明在长途电话里将这一好消息告诉弟弟时,魏黎华又喜又忧,他为哥哥高兴的同时,更对自己的状态产生了不满。从此他开始了奋起直追,同年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天津大学建筑系。1989年去法国国立里昂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哥哥、姐姐们共同扶起了一度想永远弃学的弟弟。如今这些互相激励、互相支持的往事,也成了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上一篇:为孩子们的成长而努力是我们的责任
下一篇:一 门 两 清 华--郑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