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侨情管理信息系统

走进“华侨村”

2008-11-18 17:00:54

走进“华侨村”

陈济开

  前些日子,区侨联周副主席打来电话,要我写一篇关于“侨与改革开放30年”的文章。我盛情难推。写谁呢?我在鄞县县府接待办工作时曾多次参与接待过鄞州藉的众多侨胞,大老板董纪勋、曹光彪、李达三、王传麟、徐呜翔、忻礼轼......等虽都多次接待过,对他们曾多次捐助家乡公益事业的爱乡爱国热情之事我也略有所知,但写这些大老板事迹的文人太多了,还是写一下别人吧。我忽然想到了多次接待过的陈名豪,他是我接待过这些侨胞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老板不大,但为家乡人民做出的贡献却很大。于是,在上星期五下午,我去到了被誉为“欧元村”、“马克村”、“华侨村”的姜山镇定桥村。

  我们的车穿过鄞县大道、鄞州大道后就进入了姜山镇境内。陪同的姜山镇政府办公室小林告诉我:“这条宽阔的马路是镇政府与定桥村新近投资建造的,命名为‘定桥路’,从镇政府门口直通定桥村”。我探头朝车窗外张望,宽畅的双向四车道水泥路笔直向前伸展着,道旁花木镶嵌,绿树成荫。不一会儿,一个环境优美、道路整洁的现代化新村展现在我的眼前。“哇!真漂亮!”我被这花园似的村庄吸引了。立即举趣相机“喀嚓、喀嚓”地拍起照来。村妇女主任李赛英对我说:“别心急,里面拍的地方可多了!”

  李主任带我们在石牌楼前停了下来,她用手指了指路旁的公园说:“这就是我们定桥村侨胞陈名豪先生捐资建造的,这样的公园在我们村里就有六、七座,你们看,漂亮不漂亮?”我们举目望去,这是一个足足有几百平方米的公园,里面除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卉草地,还有各种活动器材......此时,我看见有几个年轻女子在树丛中嬉闹,有几位老人正坐在亭中与小孩子逗乐.......。

  “多漂亮的别墅!”忽然,同行的老朱惊呼起来。李主任告诉我:“定桥村现在富裕了。你们看,这些造型别致的别墅多豪华,房子的主人们个个都是在陈名豪先生帮助下,带他们出国赚钱,钱赚回来后,他们就将原来的老房子翻新改建成别墅的,这样的别墅阿拉村里到处可见。”统一的欧洲式样,有2层的,也有3层的,屋顶上都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外墙全用白色墙面砖贴成,宽敞的天井内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样式的盆景花卉,将房子装点得象花园似的。围墙外用造型各异的铁栏栅围成,铁铸的大门壁垒森严,十分气派。我们进入路旁一户叫陈振银的家中参观时,陈老伯自豪地告诉我:“我是1989年受陈名豪先生担保去到德国做海员的。做了十多年,现在年龄大了,在家休养享福了。那时,去德国打工,人虽苦了点,但钞票好赚,每年能赚回来十几万呀!那些年,我们从心底里感激陈名豪先生。袋子里钱有了,生活好了、富了,就将老房子翻建成新房子,房子质量好了,面积大了,装璜也考究了。你看,我们的家当没比你们城里人差呵!”

  这时,村里退休的老会计陈能德刚好路过,李主任就把他叫住:“老会计能德公公是阿拉村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的见证人,请他为我们带路参观吧!”老会计今年73岁,看上去偏年轻,挺直的腰板红润的脸,一点老态都没有。当他得知我是为写侨胞陈名豪先生而来时,他竖起大姆指感慨地说:“陈名豪老板是阿拉定桥人的骄傲!定桥村能有今天,离不开众多定桥藉侨胞的热心捐资。他们虽身居异国他乡,却心系故里,造福桑梓。尤其是宁波市荣誉市民陈名豪先生更是为定桥的建设发展献计献策,作出了许多努力。过去阿拉村里穷啊,房子破破烂烂,道路七高八低,踢脚掰手,到处是露天屎缸,苍蝇乱飞,屎虫遍地。现在大变样了,1995年,陈名豪先生资助90多万元帮助村里造起了一座崭新的学校,学校里有电脑室、音乐教育室、图书室都相当先进。还配有接送学生专车。村里原来的烂泥路变成了水泥路,破房子翻建成了新别墅。屋前河道刮直,河中水清见底,吃的自来水,用的是煤气。整洁的公共厕所替代了露天屎缸,绿色的垃圾筒遍布全村路口巷间,垃圾由村里统一处理,还专门配有卫生清扫保洁员,村中24小时有人值勤巡逻,人民生活幸福和谐,农村成了城市小区......这一切,都是陈名豪先生的功劳呀!”老会计越讲越激动,在一幢靠河的三层别墅前停了下来继续介绍说:“我小儿子陈兴耀就是陈名豪老板担保1989年去德国做海员的,到现在快20年了,还在做。好呀,国外钱好赚,上几年每年净到手十几万,这几年也有四、五万,有啥不好?你看,前面一排排别墅,这些人就是靠到国外赚来钱后富起来的!我们村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靠毛主席翻身作主人,靠邓小平致富发了家!这话一点不错!要不是改革开放,陈名豪也无法回乡,定桥人也根本没机会出国打工,就赚不到钱,要想现在这样住别墅、开轿车,谈何容易。”

  村里的严书记是后来才赶回来的。他对我说:“陈名豪先生是村里第三代旅德侨胞,老板虽然不大,但他对阿拉村做的贡献实实在在,先是发动村里的华侨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资造学校、造路、修祠堂,再是从1989年起就每年组织村里年青人出国打工赚钱。并村前,定桥是个250户人家的小村,村里通过陈名豪去国外打工的就有100多人,这是一支了不起的劳务输出大军,不但使这些人的家庭迅速致富,而且使我们定桥村的集体经济也快速增长。陈名豪先生对这些出国人员约法三章,一定要好好工作,绝不能丢中国人的脸!还经常教育这些出国打工人员,要求他们‘富了不可忘记根本’,并规定在出国打工期间必须上交3%的收入作为定桥村公共福利事业日常开支基金,到现在村里已筹集资金120多万元。这些年,陈名豪先生个人捐资也从未间断过,到今年也有600多万元了。依靠陈名豪先生担保介绍,向国外输出劳动力致富,这也是阿拉定桥村的一大特色。目前,定桥村被区里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全国人大侨委会万主任誉为‘定桥建设模式’,使我们定桥这个千年古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华侨村’。这一切,都是陈名豪先生的功劳。全村百姓将永志不忘!”我从严书记、老会计、李主任等人的脸上读出了他们对侨胞陈名豪先生的感激之情。

  那时,夜幕渐临,村道上乳白色球形组合的封闭式钠灯已发出恬静的光,夜幕下的定桥村好似一座城中花园,令我们差点流连忘返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再次回望着这个鄞南平原上古老的村庄,脑海中不时地回放着那村中的幢幢欧式别墅、条条村间道路、座座村中花园、辆辆高档轿车......老会计的话说得太对了,这些年,要是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陈名豪先生等侨胞也不可能有为家乡人民作贡献的机会,定桥村的经济,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有这么快!(作者系原鄞州区委、区政府接待办副主任)

上一篇:乡 音
下一篇:(三等奖)《保护法》是归侨侨眷的“护身符”——王达钟